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斯迪克的“绿色梦”

2025-07-09 05:26

  □李守亭

  “热情”的阳光下,两辆“长城炮”疾驰在新疆吐和高速上。好长时间碰不上一辆车,好长距离看不到一棵树。目之所及,沙漠、戈壁、骆驼草……

  我们来到喀什地区英吉沙县,这里由山东对口援疆。

  太阳的余晖在戈壁滩上洒下一片金黄,从沙石之间“冒”出来的一座座大棚,也披上了闪亮的“金装”。

  走进英吉沙县戈壁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园那座长约两百米的现代化蔬菜日光温室大棚,里面宽敞明亮,生机盎然,一个个红彤彤、圆润润的西红柿,像一盏盏小灯笼挂于青翠欲滴的枝叶间,煞是好看。红绿之间,工人们正忙着采摘西红柿,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喜悦。

  我们又走进一座生姜大棚,像进了一片芦苇丛,满目苍翠,生机勃勃。工作人员斯迪克·伊敏从沙土中刨出几株来,发达的根系与秸秆之间,是一块块金黄色的水灵饱满的生姜,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还有沙漠中难得的泥土芬芳……他不无骄傲地说,戈壁滩上成功种出生姜,在南疆地区尚属首例,开启了美好“姜”来。

  结束采访,时近中午,一直陪同我们钻棚下地的斯迪克,逐渐同我们熟络起来,连连邀请我们去他家做客,一如棚外热情的阳光。盛情难却,也缘于对维吾尔族风俗的兴趣,我们欣然应允,用“长城炮”拉上他一起走在了回家的乡间路上。

  “小伙子今年多大了?能介绍一下你们家乡的情况吗?”

  “我是1996年的。我的家乡英吉沙在雄伟的昆仑山脚下,塔克拉玛干沙漠的西边,这里到处都是沙漠戈壁,只能生长骆驼吃的野草。耕地只占十分之一,以种玉米、小麦为主,以前冬天很难吃上新鲜蔬菜。”

  “你是怎么来这里工作的?感觉怎么样?”

  “我毕业于新疆财经大学,学的是会计专业,毕业第二年回到家乡,听说山东人要来我们这里的戈壁滩种菜,很感兴趣,想学习种植技术,就来了这个示范园上班,负责园区两百多个大棚的管理工作。山东来的团队竟然在戈壁滩上建起了成片的高标准大棚,成功种出了西红柿、草莓、生姜,还有娇艳的玫瑰花、百合花,冬天棚内还不用加热,我感觉太不可思议了!师傅跟我说,这就是科技的力量。

  “我很向往山东,很想去逛逛寿光菜博会,亲眼看看菜乡的模样,走进那片‘棚海’。”

  “好啊,好客山东欢迎你!说走就走,这次干脆跟着我们回山东,圆了你的‘绿色梦’吧!哈哈哈……”

  “长城炮”上的我们都开心地笑了,笑声回荡在空旷的戈壁滩上……

  他家在英吉沙县依格孜牙乡三村,约半小时的车程,我们一路说笑间,很快就到了。

  这是一个传统的维吾尔族村落,湛蓝苍穹之下,民居掩映在盎然绿意之间,一个田园般的美丽家园。他家门前搭有葡萄架,紧邻公路,交通便利。

  迈过大门,三面有房,院落不大,几株长势正旺的无花果树,枝叶延伸到屋门前,为整洁的小院平添几分生气。进得屋来,豁然开朗,这是一座有中央天井的四合院式建筑,红黄绿花纹相间的地砖,每间屋门口挂有枣红吊穗的帘布;北面长廊高于地面,铺有地毯,是重大节日或喜庆宴会时唱歌跳舞的地方;南屋外间是客厅,天花板和窗帘上饰有漂亮的民族图案,宽宽的沙发,长长的茶几,足以围坐十几个人;自家地里种的玉米、甜瓜、西梅、桃子,自家做的馕和酸奶,早已摆放桌上,弥漫着诱人的香气。

  一进屋门的厨房里,与面板一体的碗橱前,站着斯迪克的母亲和两个嫂子,正在熟练地包着牛肉馄饨,露出热情友善的微笑和眼神。

  斯迪克的父亲是村里的一名电焊工,被伤害的右眼,是辛勤劳作的岁月留下的印记。他指着天井处的一根根铁质梁架说,那是他亲手焊接制作的。正是凭借自己的这门手艺,他家建成了这栋大房子,供应子女们上学,两个儿子娶妻成家,日子越过越红火。

  挑动味蕾的新疆大盘鸡,米肉飘香的手抓饭,热气腾腾的牛肉馄饨,依次被端上桌来,热情好客的主人和远道而来的客人,有缘相会,济济一堂,传递着亲如一家的民族情感。我们的摄影师不失时机地按动快门,定格一个个温暖的瞬间……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