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08 17:49
(转自:兴业证券订阅号)
编者按
“时刻怀有谦卑之心、敬畏之心。”这是当初首次合体对外发声做客《兴·访谈》的杜昌勇和王晓明送给后辈们的箴言。2020年,私募行业首例合并还历历在目,彼时的兴聚投资官宣与睿郡合并,市场翘首以盼又一家百亿私募诞生。五年过去,市场经历起起伏伏,睿郡资产却始终在自己的轨道上稳步前进。在这期间睿郡再次扩大投资经理队伍,迎来另一位兴证全球老将董承非加盟,管理规模从一百亿发展至超过四百亿。
如今,封盘两年的杜昌勇再次发行产品,兴业证券为本次产品唯一的券商发行渠道。《兴·访谈》也再次邀请到这位我们的老朋友,听听他对于市场、投资和行业的最新看法。
本期嘉宾
杜昌勇
睿郡资产创始人、执行董事
●
32年从业经历,28年投资经历,历任兴业证券证券投资部总经理助理,兴证全球基金基金经理、投资总监、副总经理,兼任兴全睿众执行董事。
谈市场
Q:
时隔两年再度发行产品,是看好后市吗?
A:
是的。如果说2024年是否极泰来的话,2025年是突围的一年,这个市场是可为的。2024年924行情是一个分水岭,924之前市场只青睐低估值高分红,这个板块在过去三年可谓一枝独秀。924之后大家可以看到科技题材等都表现不错,国家政策再次强调了资本市场的重要性,总体上市场信心正在逐步修复,市场更加多元化,活跃度有所提升。
Q:
能否具体说说“可为”的原因?
A:
首先无风险利率不断下行的情况下,权益市场的机会成本很低。权益市场经过三年多的持续调整,调整的幅度和空间都足够。市场的估值来看,A股市场处于一个合理的水平,港股市场又处于一个相对来说低估的状态。在其他可比较资产缺乏的情况下,这个市场是可为的。
谈投资
Q:
您此前提到“突围”,那在投资方面我们又该从哪些板块“突围”呢?
A:
实际上我们对市场过早地转向了积极,从去年开始我们一直保持着比较高的仓位。因为我们看到众多领域中许多中国的优秀公司在不断突破,社会层面,我们看到中国在科技、文化、军事科技等领域的信心在修复,未来资本市场信心也会修复。
一直以来我们都是以投研为主导的公司,投研团队占据半壁江山,主要覆盖消费医药、高端制造、TMT、新材料和可转债五大领域。具体选择哪个行业还是宏观角度去看行业的成长阶段与估值水平,以消费为例,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不怎么配是因为2017~2021年是一轮核心资产牛市,消费股的估值处于高位,但经历了三年多的调整之后,我们觉得价格逐步合适了。我们谈的更多是传统消费,新消费目前我们觉得高估了。
未来,我们觉得依然还是两条主线,一条是低估值高分红,另一条则是科技创新、自主可控和国产替代。但这两条主线也都走了一段时间,股价都已有一定涨幅。比如半导体产业链,中国公司确实取得巨大的突破。但资本市场反应比较充分,必须对产业链的不同环节公司区别看待。在半导体制造环节,由于关键设备的突破,制造环节大概率会出现产能过剩,竞争格局恶化。但材料环节,因壁垒相对较高,竞争格局相对友好,未来会存在相对长期的机会。
再看新能源行业,如光伏,行业的大部分环节已经长期处于亏现金流的状态,我们相信这种状态不会长期持续。行业协会不断呼吁,相关部门重点关注,在“反内卷”的大背景下,行业迟早出现转机。在股价上,目前所含的预期较少,这是投资上的机会,只是偏左侧。
Q:
从中观和微观角度,我们的投资策略又是怎样的?
A:
从长周期角度,比如三五年的角度来说,我觉得宏观对于投资决策还是起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中期和短期来说,宏观的作用相对就比较弱,所以实际上我们在整个投资决策过程中间会把我们自己的主要精力、团队的主要资源也都摆布在从行业角度,从具体的微观企业,去寻找一些相对的确定性和企业的一些成长,这个是我们关于中观、微观的态度。
比如说新能源车,以及光伏产业,你可以看到整条产业链中国的优势非常突出,但过大的股价涨幅带来了高估值风险。过去的三年,股价经历了充分调整,它又回到一个股价和基本面相匹配的阶段,估值合理后,从微观层面又带来了投资机会。
Q:
我们目前规模已经达到四百亿,未来对于规模是否有更高的目标?
A:
规模一直不是我们的主要目标,关键还是业绩的持续性。我们追求与管理能力相匹配的规模增长。从经营上,私募的抗风险能力弱于公募基金,尤其过去几年资本市场的巨大挑战。我们觉得,最核心的还是要回归到资管的本质,管理人的专业能力,用业绩来推动业务的发展。资产管理机构一定不能以规模为首要目标,持有人的利益,或者说产品的业绩一定是第一位的。只有这样,才能长期实现规模的稳步增长,公司才能可持续发展。
谈行业
Q:
未来私募赛道会不会越来越拥挤?睿郡如何体现自己的竞争力?
A:
现在金融行业的发展都是头部化。我们是一个平台型公司,是真正的合伙人制公司。主要合伙人之间,基于共同的价值观,基于长期的信任和了解,大家相互支持,形成合力。日常的沟通中,大家会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而不同;大家投资风格比较接近,但每个人擅长的领域有所不同,对于市场的判断也会有一些差异,相互既有互补,又容易形成合力。董总(董承非)加盟之后,研究团队得到极大的增强,我觉得这是过去五年睿郡又一个非常大的提升。我们的研究更加扎实,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强。目前的平台,团队比较完整、全面且稳定,从而对合作伙伴而言,未来的稳定性和确定性都得到保障。
Q:
如何看待金融行业的发展?
A:
不管过去还是未来,金融业对整个经济体的高效运行都是非常重要的。国家层面也是再次强调了金融作为国之重器的地位。我们很有幸经历金融行业的蓬勃发展,得到大家的信任才能走到今天。所以一直希望通过公益的方式回馈社会。过去,我们和兴全、宁泉的伙伴们一直在做教育方面的资助,这两年我们也开始加大对医疗领域比如对医院规培生的资助。规培生在医疗体系中承担着最苦最累的活,但收入是最低的。规培生,压力巨大,需要社会更多的关怀。我们关注了这个问题后选择了一些医院中不太热门的科室去做一些资助。通过规培生一些补助,解决部分实际问题的同时让这些年轻的医生感受到社会的一些关怀。作为金融机构,希望通过多种公益行动回馈社会,传递更多金融温暖。
风险提示:基金投资须谨慎,请审慎选择。本文观点具有时效性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
往
期
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