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08 00:0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6月30日,一则核数师“非标报”引爆香江。
香港大佬杨受成旗下英皇国际166亿港元银行借贷逾期,德勤对其持续经营能力亮出红灯,“可能对其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
英皇也是香港大集团,业务涵盖地产、电影及娱乐、酒店、钟表珠宝、金融、媒体等等,地产业务也就是在上市平台英皇国际(163.HK)里面。
利空消息迅速引发市场剧烈反应,投资者用脚投票。
英皇国际股价当日一度暴跌超15%,尽管尾盘跌幅收窄至11.76%,但市值已缩水至仅11.58 亿港元,这一数字甚至不足其债务总额的零头。
更具连锁效应的是英皇系个股的集体重挫。
截至港股收盘,英皇钟表珠宝跌8.33%,英皇娱乐酒店跌5.26%,英皇资本暴跌18.18%,英皇文化产业,跌幅亦达 14.89%,整个资本版图在市场的寒意中震荡不已。
166亿港元银行借贷已逾期
前几日晚间,英皇国际公布了2024/2025年度全年业绩公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公告数据显示,该年度英皇国际持续经营业务总收入13.76亿港元,同比增长41.5%,但年度亏损由上年的20.28亿港元扩至48.4亿港元,亏损扩大138%;股东应占亏损47.43亿港元,同比扩大131.7%。
上个财年,英皇国际股东应占亏损为20.46亿港元,也就是说,这两年内股东们亏了67.89亿港。
值得注意的是,英皇国际的这份全年业绩公告被核数师德勤发出非标准报告:不就集团综合财务报表发表意见。
对此,德勤回应,英皇国际上财年录得亏损48.4亿港元,截至3月底,账面共计166亿港元的银行借贷已逾期,或已违反贷款协议的若干条款。银行可能要求其立即偿还银行借贷。因此,上述银行借贷已于3月底分类为流动负债。德勤称,事件可能会对集团持续经营能力构成重大疑问,故对其业绩不发表意见。
关于公司亏损的原因,英皇国际在财报中指出,主要是投资物业的公允价值亏损,亏损达15.41亿港元。同时,公司还面对经营压力,香港商业租赁及写字楼需求持续放缓,导致商业楼宇空置率高企。并且,集团预计未来零售及写字楼租赁业务仍将面临挑战。
不过,英皇也在其业绩公告中提及,集团正与银行协商财务重组,以就计划达成一致,并密切监察其进展,有信心按照财务重组的时间表,通过出售投资物业筹备充足资金。
拟抛售地产项目回笼资金
英皇表示,公司将于未来12个月通过出售物业及投资物业的租金,持续加强流动资金及经营现金流量,并通过多种渠道管控行政及经营成本。
杨受成也拆借自家腰包,购置英皇国际的资产。2023年共斥资30.8亿港元,买下屯门的Lane Up商厦、北角的建威坊商场。去年,又购入中环公寓大厦,铜锣湾、尖沙咀、屯门15项非核心物业,和跑马地One Jardine's Lookout双套大宅,花费近19亿港元。
事实上,英皇国际的投资物业规模十分可观。英皇虽然起源于钟表零售业务,但现在已经是综合性集团。其经营范围包括地产、金融、钟表珠宝、娱乐文化、酒店、数码媒体和家私等。
其中,英皇特别钟爱地产业务的投资。从1990年正式成立后,英皇就不断扩展业务,善用商机,积极扩大位于内地、香港、澳门以至海外的物业组合。
早在本世纪初期,英皇就抓住了澳门旅游及博彩业的发展机遇,收购了当地优质物业。同时期,英皇还在北京开拓房地产业务。
此外,英皇一向积极购入黄金购物区的零售空间,这些资产多在香港铜锣湾罗素街。罗素街是全球最受欢迎购物街之一,英皇集团在此持有多个地铺及整幢物业,租金收入比较稳定。
综上,目前看来,英皇集团在财务重组过程中,比较可能出售的物业资产就是一些香港地区的商业楼宇和酒店资产,内地一线城市的部分商业地产和高端住宅开发项目,或者部分海外投资物业。
这些资产的出售或许可以助力英皇集团快速回笼资金,恢复市场信心。同时,如果处理得当,也可能进一步优化英皇的资产结构,提高其资产的流动性和运营效率。
(转自:中国地产基金百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