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外卖大战再度升级!美团、阿里同步放大招,高盛构建三种竞争情形评估未来格局

2025-07-07 08:40

美团内网公布信息显示,截至7月5日22时54分,美团即时零售当日订单已经突破了1.2亿单,其中,餐饮订单已超过1亿单,占比超过80%。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当晚20时45分,美团内网曾显示即时零售日订单突破了1亿。这也意味着,在2个小时的时间内,美团已产生了超过2000万笔订单。

图片


 

这组数字背后或是由阿里与美团在暑期档开始的“补贴大战”所致。7月5日是暑期消费旺季正式开启后的第一个周末,也是外卖消费的传统促销季,两大平台同步放出“满25减21”“满16减16”、“满18减18”“25减20”等无门槛大额券,这近乎免单的超级红包,直接点燃消费市场。

有网友抢到了平台优惠券在网上晒开心:“2元一杯的瑞幸真是炎炎夏日最佳解暑神器”“麦当劳的早餐只要7块,薅羊毛的快乐谁懂!”

由于大量用户涌入两大平台,昨日下午美团一度出现外卖点餐页面卡顿、优惠券使用异常、无法下单等现象。对此,美团方面回应称,7月5日下午6点前后,因用户下单量突破历史峰值,触发了服务器限流保护,美团App小范围地区用户出现了短时服务异常,现已全面恢复,大家可以正常下单。在此期间部分受影响用户的优惠券,可延续至次日继续使用。此外,针对部分受系统影响短暂出现接单异常的商家,“我们将进行回溯,确保商家评分及后续排名等不受影响”。

在此之前,7月2日,淘宝闪购宣布,启动规模高达500亿元的补贴计划,将在未来12个月直补消费者及商家,通过发放大额红包、免单卡、官方补贴一口价商品等方式给消费者带来优惠,同时上线店铺、商品、配送补贴及免佣减佣等措施,促进商家生意增长。补贴上线首日,餐饮连锁品牌和中小商家的订单量分别环比增长170%和140%。京东方面,6月27日,“京东黑板报”披露,自3月1日正式上线以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业务覆盖全国350个城市,超150万家餐饮门店入驻。

中国消费经济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洪涛教授此前接受采访时表示,随着消费市场的变化,人们即时消费的需求越来越多,个性化和及时化的需求要有相应的企业来提供供给,美团、京东、阿里三个平台的业务不仅仅有外卖作为入口,还有其他多个服务,只有错位竞争才能使得外卖行业整体迎来更好地发展。

高盛在最新研报中构建了三种竞争情形,以评估外卖配送和即时零售市场的未来格局。情景一也就是基本情景,美团将成功捍卫领导地位;情景二是双寡头格局,阿里和美团平分秋色;情景三是“三足鼎立”的碎片化市场。

高盛在报告中还表示,本轮价格战根本目标是通过高频次的外卖服务获取用户流量,交叉销售至盈利能力更强的电商和旅行业务,中期可能带来GMV利润率提升。预计这场外卖大战将持续更长时间,短期阵痛可以换取长期收益。

高盛测算三家公司仅在6月单季度的总投资额就达250亿元人民币,这场价格战持续时间或远超以往,将重塑行业格局。分析师指出,此轮竞争将持续更长时间,预计将在2025年9月达到投资峰值,随后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出现拐点。

该行还指出,与此前电商平台在数个季度内缩减投资规模的做法不同,所有参与公司都在争夺成为中国“日常应用”的地位,希望通过高频次的外卖配送服务,交叉销售其低频次的电商和旅行服务。美团在这一模式上已经验证成功,通过外卖用户向到店、酒店、旅行业务的交叉销售,实现30%—40%的EBIT利润率。这一成功案例促使电商巨头重新整合业务架构,将新服务整合到单一应用中。

高盛估算,到2030年外卖配送市场规模将达2.4万亿元,即时零售市场达1.5万亿元。新兴的集中式出访模式和供应链改善将进一步推动渗透率提升。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