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07 07:06
转自:南湖晚报
N晚报记者 孔嘉敏
2025年上半年资本市场的帷幕落下,嘉兴交出了一份颇具分量的成绩单:截至6月30日,全市66家A股上市公司总市值定格于6200.89亿元,稳居浙江省内第四位。
这张凝聚着资本与产业双重力量的榜单,不仅描绘出嘉兴经济的韧性轮廓,更揭示了其向“新”而行的跃迁轨迹。
“嘉兴板块”展现多维活力
细览榜单,头部企业的分量清晰可见。华友钴业凭借629.91亿元市值蝉联榜首,其作为全球钴业龙头的实力持续获得市场高度认可。卫星化学、合盛硅业紧随其后,分别以583.79亿元、560.37亿元市值,与华友钴业构成第一梯队坚实的“铁三角”。
在头部企业光芒之下,清晰可见嘉兴资本市场的多维活力。长盛轴承以127.18%的惊人涨幅领跑,其精密制造实力与新兴市场开拓能力在股价上得到极致放大。浙江荣泰、福莱新材同样表现不俗,半年涨幅均超100%,昭示着特种绝缘材料、功能性涂布复合材料等细分领域旺盛的需求前景。
更令人瞩目的是北交所阵营的崛起——七丰精工以244.94%的涨幅与37.33亿元市值成为耀眼新星,同时稳居上半年浙股涨幅榜单第一;坤博精工、荣亿精密等北交所企业也凭借超50%的涨幅跻身涨幅榜前列,为嘉兴资本市场注入新鲜动能与多元活力。
纵观66家上市公司构成的产业图景,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的“新”字头产业集群已然成型,成为嘉兴在资本市场上最鲜明的标签。从华友钴业、合盛硅业引领的电池与硅基材料到福莱特的光伏玻璃、蓝特光学的精密光学元件,从斯达半导的功率芯片到汉朔科技的数字化零售解决方案,产业链条正从基础材料不断向高附加值终端延伸。
与此同时,榜单也映射出嘉兴产业迭代的独特路径——传统制造根基并未褪色,而是在融合创新中焕发新生。景兴纸业、民丰特纸、嘉欣丝绸、兄弟科技等企业,或通过技改升级提升效率,或跨界延伸产业链条,在资本市场中依然保有重要席位。这种“传统产业升级”与“新兴势力迸发”交织共存的生态,恰是嘉兴经济厚积薄发的生动写照。
政策“引擎”驱动企业资本发展
6200亿元市值稳居浙江第四,离不开政策的有力支持与引导。
近年来,嘉兴深入实施企业“上市100”专项行动,抢抓国家级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和区域性股权市场创新试点机遇,建成运行长三角(嘉兴)科创金融服务中心,完善上交所、深交所、北交所嘉兴服务基地功能,坚持后备企业“培育+招引”两手抓,推动“境内+境外”上市赛道双优化。同时,持续夯实全市企业上市后备基础,更新迭代“孵化-培育-股改-辅导-报会-上市-提升”等“七个一批”上市培育库。
值得一提的是,早在2021年9月北交所设立之初,嘉兴便敏锐启动“育苗工程”:组织60余家企业参与专业培训,并及时调整《〈嘉兴市企业“上市100”专项行动方案〉政策操作细则》,增加北交所上市政策,鼓励引导符合条件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赴北交所上市,提升企业对接多层次资本市场政策的精准度;与浙江省股权交易中心共同打造“金南翼科技创新板”,围绕嘉兴重点培育产业,深入挖掘创新型中小企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免费加入“金南翼科技创新板”,为入板企业提供“上市加速营”专项服务。
层层递进的培育机制催生“嘉兴速度”,目前全市北交所上市企业达6家,数量居全国地级市前列,其中海盐县独占4席,成为名副其实的“北交所第一县”。
“从政策引导到通道建设,嘉兴将继续全力为中小企业铺就通往资本市场的‘高速路’。”市金融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