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04 07:54
本报讯(记者 梁可心文/摄)7月伊始,凯斯纽荷兰工业集团哈尔滨制造研发基地迎来重大发展节点:大马力拖拉机高端变速箱国产化项目启动建设、自主研发的“凯斯纽荷兰农机云”平台进入试运行、校企合作“凯斯纽荷兰班”首批学员上岗实训。基地正通过核心部件本土化、农机管理数字化及技术人才培养三大战略,为中国智慧农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传动核心本土化
突破“卡脖子”难题
面对农业高效化、智能化转型浪潮,凯斯纽荷兰在哈工厂全力攻坚大马力拖拉机高端变速箱国产化。该项目投资数千万元,在现有厂房建设生产线,引入全球领先的全动力换挡与CVT无级变速箱技术,打破200马力以上拖拉机变速箱长期依赖欧洲进口的局面。
凯斯纽荷兰中国区及蒙古国总裁李康表示,进口变速箱成本高、供货周期长,本土化生产将显著增强供应链韧性。
目前,项目设备正陆续进场,人员培训与产线建设同步推进,预计明年3月试生产,2026年底实现全动力换挡变速箱量产,2027年上半年达成CVT无级变速箱量产目标。李康说,国产变速箱不仅可提升驾驶舒适性、降低燃油成本,更能精准适配变量播种、精准施肥等智慧农艺需求。
农机上“云”
开启智慧管理新时代
扎根哈尔滨平房区11年,凯斯纽荷兰已成为东北最大农机制造基地,其收入半数来自东北市场,今年前五月销量再增10%。李康坦言,地方政府在用电、税收等方面的精准政策扶持,为企业打造本土研发制造能力提供了坚实后盾。
数字化转型是企业核心战略之一。即将于10月正式上线的“凯斯纽荷兰农机云”平台,通过PC端与手机端实现车队管理、农场运营、设备全生命周期监控等功能。李康举例说,农场主可通过平台科学智能调度自有20台拖拉机,优化作业路径,实时监控故障,显著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平台积累的运行数据还将反哺产品研发与服务优化。
校企共育
为农业现代化造血
人才是农业现代化的基石。近年来,凯斯纽荷兰不仅与哈工大联合开展农机研发项目,更与黑龙江农业工程职业学院共建“凯斯纽荷兰班”,在资金投入、教具支持、师资培训及实习就业等方面深度合作。目前首批34名学员已完成校园课堂学习,将于7月进入相关企业上岗实训,为行业输送急需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从核心部件国产替代到农业数据赋能,再到本土人才培养,我们在哈尔滨的布局,就是要让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李康表示,这一系列举措将持续释放效能,为中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提供核心驱动力。
凯斯纽荷兰以11年深耕证明,哈尔滨的产业土壤既能承接高端制造,更能孕育智慧农业的未来。当农机装上“中国芯”、数据连成“产业云”、人才走出“定制班”,黑土地上的丰收图景,正被科技重新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