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7-03 08:59
转自:扬州网
“莓好时光·乐享马集”黑莓文化周。
7月1日晚,由江苏百汇园集团主办的“莓好时光·乐享马集”黑莓文化周在仪征市马集镇合心村黑莓湾广场拉开帷幕,当晚“莓好时光·乐享马集”幸福大家唱活动文艺演出精彩上演,一首首歌曲和舞蹈,唱出了黑莓丰收的喜悦,舞出了农民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
6月中旬以来,马集丘陵地上的上万亩黑莓进入成熟季,绿色枝叶间,红果朝天指、黑果压弯枝,满园的果子如繁星点点。为期一个月的采摘季里,马集黑莓园里掀起了一场农文旅盛宴,迎来“采摘游”接待高峰。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以观光、休闲、采摘为核心的农文旅一体化产业链,年吸引数十万游客前来体验黑莓采摘游,成为了马集镇的一张特色名片,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黑莓文化周启动,农旅融合年吸引数十万游客
据介绍,本次黑莓文化周将持续至7月5日,为期5天。活动以黑莓产业为纽带,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期间将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包括幸福大家唱文艺演出、杂技魔术表演、黑莓“果王”评选、汉服打卡等。游客不仅可以体验黑莓采摘乐趣,还有机会赢取丰厚奖品。“我们希望通过举办黑莓文化周活动,让更多市民和游客深入了解黑莓的营养价值和产业特色,亲身体验优质黑莓产品。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仪征黑莓品牌影响力,更能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主办方表示。
6月以来,马集丘陵地上的上万亩黑莓进入成熟季,一年一度的仪征黑莓采摘季开始了。经过10多年的发展,目前马集镇已种植黑莓30多个品种、总面积上万亩,是我国面积最大的规模化黑莓种植园。2022年,“仪征黑莓”被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为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仪征马集黑莓”成为继包子、老鹅、酱菜、牛皮糖等之后的又一款扬州特产。
由于黑莓的升糖系数低,总营养成分高,更适合现代人的食谱,被誉为水果界的“黑钻石”。成熟的黑莓果皮薄、易氧化,对贮存和运输的条件要求非常高,所以,市面上很难见到黑莓鲜果销售。要想品尝到黑莓的鲜果,只能在采摘季节到种植园里现摘现吃。黑莓文化周期间,主办方百汇园集团推出多项优惠政策,如购票进园采摘不仅可以免费无限量品尝,出园时还能带走1斤价值百元的鲜果,获赠1瓶黑莓果汁饮料等。市民在享受采摘乐趣的同时,还可以参加露营、篝火、烧烤、水上桨板等多项活动。
“公司联合合心村周边的农户种植黑莓,从最初的700亩发展到现在的万亩规模,做的就是黑莓全产业链,将黑莓加工成黑莓原液、果汁、冻干粉、牙膏等数十种产品。”百汇园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仪征地区的气候、土壤等条件十分适合黑莓的生长,集团于是在2013年引进黑莓落户马集镇。“近年来,我们在马集政府的帮扶下,大力发展工业旅游,助推马集镇‘黑莓+’产业模式转型升级。”
据介绍,百汇园集团的黑莓加工车间设置了观光通道,向公众敞开大门,还设立了黑莓科普基地。目前,集团黑莓产业链条覆盖黑莓种植、深加工、商品销售、休闲观光、生态旅游、农情体验等各个环节,开发出了黑莓原浆、原液、冻干粉、果汁饮料等多个系列产品,已发展成为集旅游观光、黑莓深加工、科普教育、DIY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园区。
近年来,马集镇通过“强一产、优二产、活三产”的发展思路,采取“接二连三”的农旅融合模式,推动黑莓产业升级提速。据统计,马集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的单体黑莓种植区域,黑莓采摘游年接待游客量突破10万人次。
创新驱动,小小黑莓为乡村振兴注入产业活力
“今年黑莓采摘季较往年提前一周开启,预计总产量可达4000吨。”百汇园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集团今年引进了可实现双季采摘的黑莓新品种,同时持续深化黑莓营养成分研究,不断开发系列新产品。预计集团今年的黑莓产业总产值将突破亿元大关。“自入驻马集镇以来,集团始终致力于将科技创新、生态健康与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发展之路。通过新品种引进和产品研发,不仅提升了黑莓产业效益,更为马集农业转型升级注入了新动能。”
据了解,百汇园集团已与多家科研机构建立深度合作关系,成为江苏省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成果转化基地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基地。同时,集团与江南大学开展联合创新研发,已取得多项自主知识产权。
作为国内黑莓生物科技领域的先行者,百汇园集团长期致力于黑莓营养成分及其人体吸收机制的研究。通过持续的技术创新,企业已获得多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认证,并打造了黑莓基因库,构建起了坚实的技术壁垒。这些核心知识产权不仅巩固了企业的行业领先地位,也为黑莓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今年5月,百汇园与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联合开展的“黑莓原液+冻干粉”药理学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世界中医药》,这是业界首次针对黑莓深加工终端产品的系统性医学研究,标志着黑莓的药用功效有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将推动黑莓产品从“营养补充”向“精准健康干预”迈进,黑莓产品有望被广泛应用到慢性病预防、健康管理等领域,将极大地提升黑莓的价值,赋能黑莓产品,带动广大黑莓种植户致富。
步入百汇园集团,记者看见食品级标准化厂房、高温保鲜库、低温冷藏库、速冻库等设施一应俱全。从黑莓原液到原浆,从黑莓牙膏到香皂……一颗颗小小黑莓被“吃干榨尽”,摇身变成了20多种产品,价格也从几十元一路“狂飙”至上千元不等。“黑莓富含几十种氨基酸和微量元素,是一种富硒水果。”百汇园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黑莓在国外是“刚需”水果,但国内黑莓种植依然不如蓝莓、树莓那么热,这意味着进入这个产业种植的人相对较少,产品也相对稀缺,但对于盈利模式要求更高,更依赖于发掘黑莓的保健属性,开发衍生产品。
百汇园集团近年来采取“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策略,通过多种渠道拓展市场。一方面,在上海等地设立自营门店,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另一方面,在扬州东关街等热门网红街区开设展示门店,提升品牌曝光度。今年上半年,集团还与盒马达成合作,借助其销售网络将黑莓鲜果、冻果及混合莓果等新品打入江浙沪市场。这些举措有效提升了产品知名度,为精准匹配目标消费群体奠定了基础。
在去年扬州“4·17”农业重大项目集中签约仪式上,马集镇黑莓全产业链扩建项目签约,计划总投资1.1亿元,目前该项目厂房主体已经完工,项目建成后将将通过科技创新,做强黑莓深加工,以满足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介绍,随着黑莓种植面积的扩大,马集镇黑莓深加工基地、黑莓文旅园等二三产业相继发展,整个产业规模已达5亿元。依托黑莓产业,马集镇打造了“四村一居一企”黑莓共富工坊,带动合作社、农户种植黑莓超2000亩,大幅增加了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有效提高了群众收入。马集镇也因此先后荣获了国家农业产业强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全国乡村振兴推进会特色产业示范点等多项荣誉称号。 通讯员 刘青 记者 赵磊
责任编辑: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