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卷到尽头究竟是什么?

2025-07-01 21:25

(转自:亨特hunter)

昨天也给大家预告了,今天要发最新一期的播客,我们播客是隔周更新,每两周会更新一期。

内容主要涵盖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观点》,会由我和我们研究团队的同事来分享一些我们对于行业的观察,我们的第一期播客就是我分享的对于当下市场的看法。

第二部分是《对话》,我们会邀请投资机构的分析师,实体企业的行业大佬专家来进行对话,了解他们对于行业的看法和洞察。

我们今天发布的最新一期的播客就是《对话》,我们邀请到了一个非常重磅的嘉宾,理想汽车的第一产品线总裁汤靖老汤哥。

这件事的源起还是我之前的文章观望五年后,我终于下单了!

我当时写了我在观望五年后终于下单了国产新能源车--理想mega,这篇文章被一个读者转发给了老汤哥,老汤哥负责的理想汽车第一产品线其实就是理想mega,和L9这两款产品。

这个转发就促成了这一期播客,我作为用户,汽车行业的研究者,和老汤哥碰撞出了这样一期播客。

非常感谢读者朋友的支持,也很感谢老汤哥愿意和我们这些用户对话,沟通。

不要在牛市讲道理

这期播客我们从Mega这款产品聊起,聊到了汽车行业的竞争环境,聊到了理想面临的艰难的竞争格局。

中国汽车市场的竞争环境毫无疑问要用地狱两个字来形容。

中国市场经济虽然已经发展了40年了,但中国依然处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早期,无论是企业,消费者都对知识产权,创新保护缺乏敏感度,这就导致了行业疯狂的内卷。

A企业推出了一款不错的产品,其他企业立马跟进推出几十款差不多的产品,开始内卷打价格战,企业在产品创新和定义上的领先优势会快速消失。

模仿是常态,消费者也不会对原创有什么特别的好感,不会因为企业的模仿而不去购买,原创者没有任何先发优势。

技术没有壁垒,只有快速的流动。A企业做好了产品,A企业的员工就会被疯狂挖走,技术快速外溢。

除此之外,我们在制造业上给予大量的补贴和支持,以及超强的基建能力,劳动法的缺位也带来了行业的快速扩张,任何一个行业的产能扩张都是非常迅猛的,两三年产能翻十倍不是什么难事。

这意味着创新,资本都不能构成什么竞争壁垒。

那汽车行业的壁垒究竟在哪儿?汽车行业这样疯狂的内卷竞争到底怎么样才会是个头。

在今天的播客里,我和老汤哥就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我之前一直认为品牌会构成壁垒,我一直以来的逻辑是中低端市场不会有壁垒,类似于燃油车时代只会有不停的内卷,行业会持续处于低毛利状态。

但中高端市场会有壁垒,因为中高端市场消费者会在意品牌,满足自己社交属性的需求,满足自己产品体验的需求。

在这个问题上老汤哥给了我一个更深一层的答案,体验才是壁垒。

你买了这个车后,你的体验,坐车的家人的体验才是真正壁垒。

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你不会一辈子只买一台车。

当新能源车行业快速发展的时候,品牌很多,大家选择很多,眼花缭乱,其实不知道怎么选择,就像手机行业刚开始的时候,同样有无数的手机品牌,新品牌反而能占据更多的市场,每个品牌都能打响自己的市场。

但慢慢地,集中度就提升了。

因为消费者用了苹果之后觉得苹果好,下一次还是买苹果;都用了魅族之后,发现还是朋友的苹果好,又去买苹果了。

核心是用户的体验,用户的体验会带来复购,会带来口碑,同样也会带来品牌。

对用户体验来说,产品一定是最重要的。

硬件其实大家都很重视,通过堆料实现硬件体验的提升,这个差异化确实在变小。

我觉得在智能车时代,软件的差异可能是更重要的,毕竟苹果比安卓强的并不是堆料,苹果长期像素都不如安卓,而是更好的使用体验,软件体验。

对新能源车来说,现在是车机好不好用。

对未来来说一定是智驾好不好用,能不能切实降低我的驾驶压力,讲真智驾是一个用了回不去的功能,我现在开我的油车就很烦躁,觉得像上个时代的产物,居然智驾都没有。

除了硬件以外,我认为智驾和座舱我觉得会是未来汽车使用体验中非常重要的差异化的点。

此外,用户的体验是多元的。

比如前两年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品牌的电动车卖的特别好,那个车也做的特别好,我自己都很喜欢。但他干了一个蠢事,他一年在同一款车上推出了三款新品,不光推新品他还降价,连续三次背刺了自己的用户。这种用户体验大大的降低了用户的推荐度和忠诚度,这个品牌的车从此离开了第一梯队。

又比如售后,售后是什么样的态度,能不能帮助你及时解决问题,会不会出现卖了车就不管你的情况?你开车出问题了能不能帮助你解决?车企能不能时不时组织一些活动,提高用户的满意程度。

在车辆换代的时候能不能给老车主多一些关怀和考虑,提供一些增配的机会,提升二手车的保值率?

最后关于今天的播客。

由于邀请的是理想汽车的老汤哥来聊,肯定是有一些主观色彩的,一方面作为用户,特别是一个理想非典型用户,我对于我这一个多月的用车体验是非常满意的。

另一方面老汤哥愿意来上我们这个刚开始运作的小播客,就已经是对我们很大的支持了。

用户视角和投资视角是有区别的,今天的播客主要是老汤哥讲,这更多是用户视角。

在这期播客录制结束后,我自己坐在我的mega里思考了半个小时,又再自说自话录了一期我基于投资视角对汽车行业的思考,下一期播客就会放出,大家可以结合共同食用。

欢迎大家在小宇宙,QQ音乐,苹果播客,(没有喜马拉雅了)订阅收听我们的播客。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