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6-30 16:34
(转自:金融小博士)
光刻机技术壁垒极高,目前是我国先进制程扩产的‘卡脖子’卡的最厉害的环节。
在半导体制造领域,光刻机是延续摩尔定律的核心装备。在整个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光刻是最核心、最复杂的工艺步骤,利用光学原理在硅片上转移电路图形,决定了晶体管的最小特征尺寸及密度。
全球市场由ASML主导。当前最高端的产品就是其研发的极紫外光刻机(EUV),能支持7nm甚至更先进的工艺,单价超1.5亿美元。
2024年我国是ASML全球最大市场,然而美国出口限制却持续加码,企图遏制我们的发展。在此背景下,国产替代加速推进。
本期我们从光刻机光源、光学系统、精密部件、核心材料等关键环节,梳理A股光刻机领域的核心公司,分享给大家一起探讨研究。
中国光刻机产业链核心企业投资价值分析(2025年)
一、光刻机产业链核心环节及代表企业
光刻机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设备,技术壁垒极高,涉及 光源系统、光学系统、精密机械、电子控制、材料 等多个关键环节。以下为各环节的国内核心企业及其技术突破与投资亮点:
二、核心企业深度解析
1. 光源系统
(1)凯美特气(002549)
国内唯一通过ASML子公司Cymer及日本GIGAPHOTON认证的光刻气供应商,产品纯度达99.9999%,支撑KrF/ArF光刻机光源系统。
2025年Q1净利润同比激增1104.89%,氢气及燃料气销量增长显著,大基金三期重点扶持对象。
激光混配气技术打破海外垄断,已应用于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产线。
全球光刻气市场规模超20亿美元,国产替代空间达70%,公司作为技术龙头将优先受益。
(2)福晶科技(002222)
全球最大非线性光学晶体(LBO、BBO)供应商,市占率超60%,产品用于光刻机激光光源系统。
2023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8%,深度绑定ASML、蔡司等国际巨头。
固体激光驱动技术助力国产EUV光源研发(中科院效率达3.42%),参与原型机开发。
EUV光源商业化加速(预计2030年量产),公司作为核心材料供应商将迎来爆发期。
2. 光学系统
(1)茂莱光学(688502)
DUV光学透镜已进入上海微电子供应链,2025年拟启动紫外检测系统样机试制。
2025年Q1净利润同比增长288.7%,DUV物镜系统单机价值量达5000万元(较i线镜头增长10倍)。
精度达纳米级的非球面镜片技术,中标ASML合作项目,未来三年订单或呈十倍级增长。
光刻机光学系统占设备成本20%-30%,国产替代加速下,公司有望抢占30%市场份额。
(2)奥普光电(002338)
长春光机所控股企业,参与EUV光刻机物镜系统研发,定位精度达0.8nm,对标蔡司。
2025年Q1营收同比增长31%,光栅编码器、K9光学玻璃应用于国产原型机。
军工技术民用化标杆,光刻机光学组件国产化率从0提升至15%。
EUV技术突破后,公司有望成为国产高端光学系统核心供应商。
3. 精密部件与设备
(1)蓝英装备(300293)
全球唯一为ASML提供EUV光刻机清洗设备的厂商,技术覆盖DUV/EUV关键清洗环节。
2025年6月股价涨停,清洗设备国产化率超80%,受益于国内晶圆厂扩产潮。
超高精细清洗技术打破海外垄断,客户包括ASML及国内龙头半导体制造商。
光刻机清洗设备市场规模超50亿元,公司技术壁垒高,订单确定性极强。
(2)富创精密(688409)
全球少数能量产7nm设备零部件的企业,提供光刻机真空腔体、气体传输系统。
2025年Q1光刻机相关订单同比增长120%,客户覆盖中芯国际、长江存储。
精密部件国产化率从2021年7%提升至2025年20%,技术对标应用材料。
国产设备零部件需求爆发,公司作为平台型龙头将优先受益。
4. 整机与产业链整合
(1)张江高科(600895)
通过子公司持有上海微电子9.09%股权,后者为国产光刻机唯一整机厂商。
2025年Q1净利润同比激增147.38%,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量产预期下估值弹性巨大。
上海微电子90nm光刻机已量产,28nm浸没式研发加速,计划2025年交付10台以上设备。
若上海微电子借壳上市,张江高科或成最大受益方,估值或对标中微公司。
(2)上海电气(601727)
上海微电子母公司,提供整机研发资金及产业链资源整合。
旗下上海微装获中芯国际批量订单,国产替代率有望突破30%。
布局半导体前道检测设备,技术覆盖光刻、刻蚀全流程。
国资背景+技术协同,公司有望成为国产光刻机产业链核心载体。
5. 材料与辅助系统
(1)南大光电(300346)
国内唯一量产ArF光刻胶的企业,产品通过中芯国际验证并用于高端芯片制造。
2025年Q1光刻胶收入同比增长80%,打破日美垄断。
ArF光刻胶技术参数接近ASML标准,覆盖EUV配套材料研发。
光刻胶国产化率不足5%,公司作为技术龙头将享受政策与市场双重红利。
(2)波长光电(300329)
国产光刻机平行光源系统供应商,2024年上半年交付多套系统,支持65nm以下工艺。
2025年计划扩产至500台/年,覆盖DUV/EUV光源需求。
光束整形技术指标达国际水平,已进入上海微电子供应链。
光源系统国产替代加速,公司有望抢占20%市场份额。
三、行业趋势与投资策略
1. 技术突破临界点
EUV光源
:中科院固体激光技术效率达3.42%,接近商用水平,2030年国产EUV光刻机有望落地。
DUV浸润式
:上海微电子28nm光刻机进入量产验证阶段,2025年或实现小批量出货。
2. 政策与资本驱动
大基金三期
:首期930亿元重点投向光刻机产业链,目标2030年高端设备自主可控。
地方支持
:上海、北京等地出台专项政策,如长三角产业集群计划,目标2025年零部件国产化率70%。
3. 投资策略
短期
:关注订单落地的设备厂商(如蓝英装备、富创精密)及材料龙头(凯美特气、南大光电)。
中期
:布局光学系统(茂莱光学、奥普光电)及精密部件(福晶科技)技术突破。
长期
:跟踪整机集成(上海微电子)及EUV光源(福晶科技、科益虹源)研发进展。
四、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
:EUV研发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影响国产替代节奏。
国际供应链限制
:关键部件(如高NA物镜)仍依赖进口,存在断供风险。
研发投入压力
:光刻机研发周期长(5-10年),企业资金链需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