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6-27 22:09
张英
一场专利纷争让两家生物制药公司被圈内热议,进而影响了他们在资本市场的估值。
6月23日,有“中国BD(医药商务拓展)王”之称的和铂医药-B(02142.HK)再次凭借抗体技术拿下跨国药企大单,这次交易的潜在总额达6.2亿美元。就在一周前,和铂医药就其抗体技术的专利权与百奥赛图-B(02315.HK)展开了一场公开交锋。
这场“中国BD王”与“中国鼠王”的专利纷争起源于2024年9月,和铂医药将百奥赛图告上上海知识产权法庭,指控百奥赛图的抗体技术平台侵犯其专利。目前该案尚未开庭审理。
抗体是抗体药物的核心活性成分,抗体药物与传统化药有很大不同,目前全球抗体药物市场规模已超两千亿美元。自2012年以来的两款全球“药王”——修美乐、K药都属于抗体药物。上述案件涉及的全人源抗体技术被誉为生物医药领域的“芯片级”技术,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如何向法院清晰阐释相关专利的技术边界与创新性,将成为本案胜负的关键。
两家平台公司的遭遇战
在2023年之前,人们很少将和铂医药与百奥赛图放在一起比较。
和铂医药成立于2016年,创始人是赛诺菲中国研发中心原总裁王劲松。创始之初,和铂医药全资收购了一家荷兰生物技术公司,获得其全人源抗体转基因小鼠平台HarbourMice,该平台成为和铂医药的核心资产。此次专利案的核心便是该平台涉及的仅重链(HCAb)技术。
自2022年开始,基于该平台技术,和铂医药与多家跨国药企达成合作。例如,和铂医药与阿斯利康达成的三项合作,潜在总交易额超55亿美元。
自成立以来,和铂医药一直被认为是一家以抗体技术为核心的公司。和铂医药目前尚未有已上市药物,但凭借抗体技术平台的对外合作,2023年、2024年实现连续盈利,成为中国极少数依靠BD(商务拓展)实现盈利的生物技术公司。
百奥赛图为人所知的第一个高光点是开发出“PD-1靶点人源化小鼠”,即把小鼠在PD-1靶点上的基因敲掉,换成人的基因。国内首个获批的PD-1用的就是百奥赛图的小鼠。此后百奥赛图开发了多个创新靶点的小鼠,销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9年,百奥赛图开发出RenMice抗体平台,通过改造小鼠使其直接产生全人源抗体,这些抗体可向全球药企授权。百奥赛图成功实现从实验小鼠向下游抗体分子的布局。
自2023年起,百奥赛图的抗体平台陆续与国内外多家药企达成合作,成为与和铂医药同台竞技的企业。2024年,全球前10大药企中的7家已成为百奥赛图抗体发现业务的客户,其抗体业务营收达3.18亿元,同比增长超80%。
争什么
2024年9月,和铂医药控告百奥赛图侵犯其一项名为“结合分子”的专利,该专利涉及一种制备全人源仅重链抗体(HCAb)的方法。
仅重链抗体是抗体的一种,它的大小只有常规抗体(包括重链和轻链)的一半。它更易穿透肿瘤微环境或炎症部位,适合针对难治性疾病,同时由于其结构简化、功能模块化,更适合用于制备双抗、CAR-T、ADC等多种结构药物。
南京大学医学院教授洪浩告诉经济观察报,他在研发中会用到仅重链抗体的抗原(靶点)识别区(VHH),又称为纳米抗体,纳米抗体能迅速到达病灶,稳定性高,不容易受体内酶影响,且不容易让身体产生抗抗体,因此受到医药研发人员的青睐。
目前全球仅4款纳米抗体药物获批上市,但在研药物管线丰富,尤其在肿瘤、自免疾病领域进展迅速。据美国市场研究机构WiseGuyReports数据,2024年全球纳米抗体市场预计超过22亿美元,预计到2032年将达到92亿美元。
和铂医药与百奥赛图的仅重链抗体小鼠平台都能获得纳米抗体。多位抗体药物研发人员介绍,纳米抗体也可以通过羊驼、鲨鱼、骆驼等动物得到,不过小鼠纳米抗体具有规模化、全人源化、可控性等优势。
从全球来看,拥有全人源仅重链抗体小鼠平台的公司仅有6家。除了和铂医药与百奥赛图外,还有再生元、Lever-agen、被安进收购的 Teneobio与CrescendoBiologics。
和铂医药的HCAb转基因小鼠平台是全球首个全人源重链抗体平台。国家知识产权局官网信息显示,该平台所涉的“结合分子”专利申请人是荷兰伊拉兹马斯大学鹿特丹医学中心与该中心科学家罗杰·金登·克雷格,专利申请日为2005年7月。
6月17日,百奥赛图在官方公众号上表示,和铂医药的相关专利将于2025年7月到期。
和铂医药有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即便“结合分子”专利过期,和铂医药的其他专利也可以补上,保护其仅重链抗体技术的不仅“结合分子”这一项专利。
创始人否认侵权
“和铂这个2005年的产品,今年7月开始在中国过期,不理解为什么要碰瓷我们。每个人看到设计方案都能看出不同。无论是技术路线,产品设计,根本不一样。”6月18日沈月雷向经济观察报表达了他的不解。
沈月雷说,百奥赛图从2013年开始,一直到2023年,用了10年才完成RenNano抗体平台(RenMice的子平台)。他称,“如果做一个和铂那样的小鼠,对我们来讲,只需要3个月”。
此前一天,百奥赛图在官微发文正面回应其与和铂医药专利相关事宜。百奥赛图列出了两家平台的部分技术差异:百奥赛图RenNano平台大片段原位替换为人源120+个V基因,完整携带人类重链可变区基因组,和铂医药HCAb平台仅引入了9个V基因,且为小片段转基因技术。
对此技术差异,和铂医药有关负责人对经济观察报表示,一切等待法院裁决,V基因不是越多越好。和铂医药称,并非所有原始抗体基因都适合生成仅重链抗体,也并非所有抗体都具备良好的成药性。盲目增加无效基因片段不仅无法提升效率,反而会导致更多无功能不稳定仅重链抗体的产生。
对于和铂医药的回应,沈月雷对经济观察报表示,百奥赛图与和铂医药所采用的技术路线完全不同,即便是与和铂医药采取同类技术的两家企业(安进收购的Teneobio、CrescendoBiologics)做的V基因分别是22个和10个,“如果8个是最好的,后来者为什么要做更多呢”?
沈月雷提到的技术路线差异是指“KO+转基因”与“原位替换”间的差异,百奥赛图属于后者。他认为两者的差异就像胶卷相机与电子相机,原位替换的技术壁垒很高。在全球,目前有三家企业采用原位替换技术,除了百奥赛图,还有再生元和Leveragen。
他还做了一个比喻:一条小黑狗的右后腿(小鼠基因),想用一条小白狗的右后腿(人的抗体基因)来替换。原位替换的意思是,将小白狗的右后腿在本来的位置上换上,换完后小黑狗跟以前没有任何区别,能跑能跳。KO+转基因的意思是,先将小黑狗的右后腿切掉,然后将小白狗的右后腿随机放到狗的身上(转基因也就是随机插入)。腿虽然在小黑狗身上,但不是放在原位上,甚至只是放了一小部分。
也有研究人员指出,此次专利战的核心不在于两者使用V基因的多少、如何切入重链抗体,而在于两者生产重链的方法是否一致。和铂医药是将抗体中的轻链敲除来获得重链抗体,而百奥赛图采取是使轻链沉默(不表达),真正的焦点在于“轻链敲除是否涵盖沉默技术”。
自2024年9月被起诉后,百奥赛图采取了两项行动:先后向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提出,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在该案上的管辖权异议;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主张和铂医药的专利无效。
北京中闻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部主任刘彬告诉经济观察报,这是知识产权案件中常见的防御战术,可以帮助被诉方争取时间应诉。
2025年5月,最高法院驳回了百奥赛图关于管辖权的上诉。2025年6月16日,和铂医药公告,国家知识产权局决定维持和铂医药“结合分子”专利权有效。这意味着百奥赛图与和铂医药接下来将进入专利案审理环节。
刘彬代理过多起知识产权专利案,他介绍,近年来,医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每年都在创新高,这也就意味着相关专利案件未来会越来越多。但并非所有专利案都以输赢来判定,很多案件常常以和解的方式结束。
他提醒,中国熟悉生物医药的律师和法官都极少,在诉讼中,相关方需做好技术的阐释工作,尽量以类比等通俗易懂的方式让法官理解相关技术专利的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