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6-26 20:38
(转自:君实财经)
淘宝闪购交流纪要
全文摘要
1、组织架构调整与主阵地转移
·组织架构与汇报关系:饿了么并入淘宝后,组织架构保持独立运营,仅上层汇报关系有所调整。此前饿了么隶属于阿里本地生活事业群,目前直接并入阿里电商体系。在汇报关系方面,饿了么负责人吴泽明原向阿里本地生活CEO汇报,调整后改为直接向蒋成汇报,但日常工作未发生实质变化。
·运营主阵地转移:当前淘宝闪购端的订单量已超过饿了么主站,支付宝端近期活动亦以淘宝特价版为主体,未来饿了么的运营主阵地将从主站向淘宝闪购转移。淘宝闪购的商户主要由四部分组成:饿了么商户、盒马商户、高德商户及进场品牌零售店(如乐思集团、杰克琼斯母公司、丝芙兰等服饰、美妆、数码3C品类主体)。其中,高德商户主要来自原口碑网,业务场景以到店团购服务为主,与饿了么的到家服务存在差异,目前尚未重点拓展外卖合作。
2、淘宝闪购与饿了么业务分工
·商户结构与来源: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商户数存在重叠,淘宝闪购在饿了么基础上仅多出少量商户。KA客户定义为同一城市拥有5家及以上门店的品牌;SK品牌为名单制,全国约有六七百个。淘宝闪购茶饮品类订单占比约25%(不含新零售时可达28%),且70%以上由KA客户贡献,其KA订单占比显著高于饿了么主站(饿了么主站KA订单占比约17%-18%,不含CK)。
·订单量与品类占比:饿了么与淘宝闪购近期订单量:饿了么主站日均约2400 2500万单,淘宝闪购约3000多万单,整体上周峰值突破6000万单。零售板块约460万单,其中饿了么端约300 310万单,淘宝闪购端约130 140万单。品类占比上,淘宝闪购餐饮(含茶饮)占比约25% 28%(茶饮品类占比25%,不含新零售时餐饮占比28%),且茶饮70%以上为KA订单;饿了么主站茶饮品类订单占比仅约16%。
·补贴与亏损数据:补贴与亏损方面,饿了么单均亏损约1.7 1.8元(餐饮端盈利0.4 0.5元,零售端亏损1.5 1.6元),淘宝闪购单均亏损约2.7 2.8元。物流成本上,饿了么专送成本约7.1元,低于京东。佣金率方面,饿了么与淘宝闪购整体约5%,因淘宝闪购KA订单占比更高(茶饮品类70%以上为KA订单),其佣金率略低于饿了么。补贴分配上,平台补贴饿了么约2.5 2.6元/单,淘宝闪购约3元/单,剩余由商户承担。7月后补贴将略微下调,尽管七八月份为暑期订单高峰期,补贴力度仅小幅下降。此外,饿了么2025年亏损目标控制在 1%以内(部分预算计入淘宝天猫),并计划年底实现电商、本地生活、旅游全场景覆盖,提升用户消费品质40%以上,订单准时率达96%,3公里30分钟送达率达95%,88VIP用户复购率达65%,同时打通饿了么与淘系数据标签体系。
3、用户与流量表现分析
·88VIP用户占比情况:从饿了么单维度看,88VIP用户占比极少,最多约10%-11%。随着饿了么平台发展,淘宝回购端88VIP用户人群逐步提升,目前饿了么与淘宝闪购联合的88VIP用户占比超30%,其中饿了么单维度未达此比例。
·用户流量与行为表现:用户流量与行为表现体现于:一是淘宝DAU从以往3.8亿左右提升至当前4.2亿左右;二是用户月打开频次从以往3 4次提升至目前8次左右;三是饿了么订单来自主站的比例原仅5%-6%,当前淘宝闪购端订单已超饿了么主站;四是约30%的外卖用户(含此前未在阿里购物的新用户)会转向购买电商产品,相关数据主要基于2025年5月(6月数据较少)统计。
4、业务目标与策略规划
·短期与年度目标:零售业务目标明确,短期目标为淘宝闪购零售订单达8000万单;年度目标方面,2025年要达成2万多家进场品牌零售店,2027年要达到10万家。业务增长显著,2024年同季度零售单量约260万单,2025年二季度单量同比增长约60 70%。餐饮外卖业务也增长明显,2024年全年高峰期日均约2600万单,2025年已提升至5000多万单。
·重点运营策略:零售业务重点运营策略如下:一是拓展进场品牌零售店,要求合作品牌电商价格与饿了么一致,部分品牌如蒙牛自身开店保障库存周转和保质期管理,重点拓展垂类包括数码3C、服装等。二是闪电仓竞争力强,单店SKU根据城市等级可达2000 3000个,能根据用户偏好调整;24小时营业,覆盖夜间需求;广告投放率高;由专业人员运营,提升库存周转。三是闪电仓盈利模型中,加盟商单均盈利约1.5 2元,商品(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毛利占交易额40 50%(基于售卖价),人员及租金成本占约10%。四是配送以门店发货(仓店一体)为主,后期探索利用天猫超市仓或前置仓,但目前天猫超市仓较少。
5、竞争格局与运营短板分析
·与美团、京东竞争对比:在订单规模方面,美团当前日均已达9000多万单(非目标水平),饿了么目标是实现8000万单的日均峰值。京东近期订单下滑。饿了么增长驱动因素有:通过阿里体系流量(淘宝散购、支付宝及其他流量)提升用户规模;补贴力度上,单均补贴至少2元以上,高于美团单均1元多;营销活动方面,奶茶免费喝等活动推动订单增长;供给拓展上,与阿里电商服装、数码3C等品类库存打通及价格同步,结合618补贴政策促进业务增长。此外,2025年5月美团餐饮订单为6100万单,低于2024年Q3日均峰值(约6000多万单),整体订单量年度表现受一定影响。
·饿了么运营短板与改善:饿了么运营存在明显短板:一是被阿里收购后采用传统电商打法,导致中台效率臃肿;二是产品功能弱于美团,如美团神会员、拼好饭、神枪手等功能更优;三是业务依赖流量和补贴驱动,运营方式粗放。这种依赖补贴的模式有隐患,无法长期支撑业务发展。因此,未来需加强精细化运营与产品能力建设,减少对补贴的依赖。
Q&A
Q: 饿了么业务中,负责的是骑手端、商户端还是用户端?
A: 主要负责商户端。2016年加入饿了么,曾从事市场、一线管理、区域经理等岗位,后升至总部运营板块,对B端、C端、D端均有了解,目前主要负责商户运营。
Q: 饿了么并入淘宝后,组织架构及分工是否发生变化?
A: 饿了么并入淘宝后,组织架构保持独立运营,原隶属于阿里本地生活事业群,现调整至阿里电商体系,仅上层汇报关系有所变化。策略打法及重点运营方向可能后续调整。当前淘宝闪购端订单量已超过饿了么主站,支付宝端近期活动主体为淘宝特价版,未来整体运营主阵地可能从饿了么主站向淘宝闪购转移。
Q: 当前淘宝闪购与饿了么的分工及预算情况如何?淘宝闪购的运力是否由饿了么提供?其商家来源构成及是否独立拓展商户?
A: 淘宝闪购的商家主要由饿了么、盒马、高德及自身进场品牌零售店构成,进场品牌零售店涵盖服饰、电商、数码3C等品类,典型品牌包括乐思集团、丝芙兰等。
Q: 高德与饿了么的商户存在哪些差异?
A: 高德定位团购板块,业务场景以到店服务为主,而饿了么以到家服务为主;高德商户供给主要来自口碑网,因此与饿了么的商户存在差异。
Q: 迁移至高德平台的团购商户如何重新对接外卖服务?
A: 当前未重点拓展外卖服务对接,后续将开展团购合作。
Q: 当前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在外卖领域的商户数量分别约为多少?
A: 无法明确说明淘宝闪购的具体商户数量;从外卖商户数来看,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商户数基本重叠,淘宝闪购商户数在饿了么基础上略有增加但覆盖范围极小。淘宝闪购团队目前由同一团队负责运营,部分电商品牌使用同一运力资源;集团层面分工上,淘宝闪购主要负责预算管理、流量导流及后续运营工作。
Q: 当前集团预算在饿了么主站与淘宝闪购之间的分配比例是多少?未来趋势如何?
A: 饿了么主站近期订单量增长停滞,淘宝闪购订单量增长更快,基于订单增长及后续发展考量,未来淘宝闪购的预算占比将逐步增加。
Q: 当前饿了么与淘宝闪购业务预算核算时,是否按日、月或季度核算亏损金额?
A: 当前已开展核算,饿了么业务平均每单亏损约1.7至1.8元。
Q: 预算核算时,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亏损是按天、月还是季度核算?淘宝闪购端单均亏损情况如何?
A: 当前预算核算覆盖整体情况,饿了么单均亏损约1.7-1.8元,淘宝闪购端单均亏损至少2元。
Q: 饿了么在竞争前单均亏损情况如何?
A: 饿了么在竞争前,餐饮业务单均盈利约0.4-0.5元,零售业务单均亏损约1.5-1.6元。
Q: 淘宝闪购当前一般亏损金额是否为两块多?
A: 当前淘宝闪购一般亏损金额为两块多。
Q: 淘宝闪购与京东补贴力度相近,但淘宝闪购单均亏损约2.7-2.8元,低于京东的单均亏损约10元,主要原因是什么?
A: 主要原因在于物流成本差异,饿了么单均物流成本约7.1元,低于京东的物流亏损,因此淘宝闪购单均亏损较少。
Q: 不考虑配送费的情况下,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佣金率分别约为多少?
A: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佣金率基本一致,因客户结构差异存在细微差别但整体相差不大;不考虑履约费用时,两者佣金率约为5%左右。
Q: 淘宝整体佣金率水平如何?淘宝闪购与主站佣金率存在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A: 淘宝整体佣金率约为5%点几。淘宝闪购佣金率相对较低,主要因闪购订单中KA订单占比偏高;主站K类订单占比约17%-18%,因此主站与闪购佣金率存在差异。
Q: CK的定义是什么?
A: CKH的定义为同一城市内5家门店以上的品牌。
Q: CKH的定义是什么?
A: CKH定义为同一城市内拥有5家及以上门店的品牌。
Q: 当前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日订单量分别是多少?
A: 饿了么整体上周日订单量突破6,000万单,其中饿了么平台日订单量约2,400万至2,500万单,淘宝闪购日订单量约3,000多万单。零售板块日订单量约460万单,其中饿了么端约300万至310万单,淘宝闪购端约130万至140万单,其余为餐饮订单。
Q: 当前支付宝端引入的订单量具体情况如何?
A: 历史上支付宝订单归属饿了么时,流量占比约10%-19%,订单量占比约15%-16%。当前(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支付宝订单已迁移至淘宝闪购,最新两日具体数据暂未获取,现有订单均计入淘宝复购统计。
Q: 当前日亏损约一点几个亿的情况能否稳定,是否可能扩大至3亿/天,以及减亏计划的时间节点如何?
A: 后续亏损将逐步减少,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向实现。
Q: 亏损预计何时开始减少?
A: 亏损预计在7月开始略微减少。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三方面:一是通过优化新零售供给货场、拓展品牌联合零售店、打通电商与饿了么库存及价格控价等措施,数码3C、服装类等电商品牌订单在前置仓订单中的占比逐步提升;二是奶茶类订单补贴因要求商户增加补贴而下降;三是奶茶订单在外卖平台的占比从高峰时的30%-36%降至当前的27%-28%,且相关免费送、免单等拉高补贴的营销活动逐步减少。由于七八月份是全年订单高峰期,需完成冲峰值目标,因此补贴下降幅度有限,仅为略微减少。
Q: 当前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实付客单价分别是多少?
A: 饿了么实付客单价约31元,淘宝闪购实付客单价为23元。
Q: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实付客单价差8元的主要原因是订单结构差异还是补贴力度差异?
A: 两者均有影响,但主要原因在于订单结构差异。
Q: 订单结构具体如何导致8元的差异?
A: 主要由于奶茶类产品占比高,当前奶茶类平均客单价约为十几元。
Q: 奶茶类订单在淘宝闪购与饿了么平台的订单占比分别是多少?
A: 奶茶类订单在淘宝闪购的订单占比约为27%-28%,在饿了么平台的订单占比约为16%。
Q: 淘宝闪购平台奶茶类订单占比约27%-28%是否保持稳定?当前趋势是上升还是下降?
A: 该占比已有所下调,历史高峰期奶茶咖啡类订单占比曾达36%-37%。
Q: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的补贴金额分别是多少?
A: 饿了么补贴金额约45元,淘宝闪购补贴金额约30多元。
Q: 饿了么与淘宝闪购补贴差距的13-14元中,商户补贴与平台补贴各占多少?
A: 饿了么商户自营销补贴率约为27%-30%;平台补贴方面,饿了么端口约2.5元,淘宝闪购约3.1-3.2元。
Q: 券前券后差额约14元,平台单均出资约3元,剩余部分是否由商户承担?
A: 券前券后实际差额约12-13元,其中平台出资约2.5-3元,剩余约10元由商户承担。商户自营销包含商品折扣券,平台不补贴此类商品折扣。
Q: 非餐零售单量在竞争前后的变化情况如何?
A: 竞争前非餐零售单量约为310万至320万单,当前单量较此前增长约130万至140万单。
Q: 零售单量增长对应的补贴增加幅度如何?
A: 补贴增加幅度不大。此前补贴单价约2元,当前单价提升至3-3.1元,饿了么端补贴单价约2.6-2.7元。
Q: 零售业务单量按品类维度的占比情况如何?
A: 饿了么平台各品类单量占比为:商超便利占比约41%;买药品类占比约13%-14%;水果品类占比约8%;生鲜品类占比约9%;鲜花品类占比约5%-6%;数码3C品类占比约4%。
Q: 商超便利、水果店、鲜花店、数码3C店、买药、生鲜等品类的券后平均客单价分别为多少?
A: 商超便利券后客单价约80元,其中美团约90元,饿了么约80元;水果店约42-43元;鲜花店约70-80元;数码3C店含配件约500元以上,不含配件约1000-1800元以上;买药约43-44元;生鲜约40-46元。
Q: 淘宝闪购与饿了么近期及年底的KPI和目标是什么?
A: 近期目标包括订单量峰值达8000万单;补贴效率方面,饿了么全年亏损控制在-1%。年底目标涵盖生态协同、履约效率、用户运营及数据打通。
Q: 当前饿了么平台88VIP用户单量占比情况如何?
A: 从饿了么平台维度看,88VIP用户单量占比非常少,最高约10%-11%。近期随着平台发展,淘宝回购端88VIP用户人群正逐步提升。
Q: 饿了么平台中88VIP用户的当前占比情况如何?
A: 饿了么平台单独维度下88VIP用户占比极少,最高约10%-11%;当前最新具体数据暂未获取,但整体88VIP用户占比预计可达30%以上。
Q: 88VIP达到30%以上的覆盖范围是仅包含饿了么,还是包含饿了么与淘闪?
A: 覆盖范围包含饿了么与淘闪,饿了么单独无法达到30%以上的比例。
Q: 淘宝闪购在淘宝主站中对主站的导流作用如何?点外卖的用户中,有多大比例会转向主站购买电商产品?
A: 从数据表现看,淘宝DAU从以往的3.8亿左右提升至当前的4.2亿左右;用户月均打开频次从3-4次提升至8次左右;用户交叉性方面,过去饿了么订单仅5%-6%来自主站,当前淘宝闪购订单量已超过饿了么主站;关键数据显示,点外卖的用户中,约30%会转向主站购买电商产品。
Q: 购买淘宝闪购或饿了么服务的用户中,约30%转向电商的新用户的统计时间范围是什么?
A: 因淘宝采购业务刚上线,统计时间范围为5月至6月,其中6月数据较少。
Q: 近期外卖业务有哪些新的业务动作?一线城市招聘新BD是否与店铺拓新相关?业务运营层面的重点工作有哪些?
A: 近期外卖业务的新动作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人员招募,计划在5月底至6月底招募约1000人,目(更多实时纪要加微信:aileesir)标在夏季战役前完成,新招募人员主要用于拓展商户供给及优化现有商户运营;二是整合阿里资源生态,除与饿了么协同外,还将与支付宝、飞猪等多端流量整合,搭建阿里全域消费入口。
Q: 除支付宝外,阿里生态内还有哪些平台会为饿了么开放入口,当前开通状态如何?
A: 当前飞猪正在为饿了么开放入口;闲鱼在饿了么早期已上线入口,因其DAU及月用户规模较高,后续会逐步开放,但近期仅开放飞猪和支付宝入口;DENA相关数据暂未获取。
Q: 饿了么外卖的直营城市和代理城市数量分别是多少?
A: 饿了么外卖直营城市数量较少,不足70个;代理城市数量约为700至800个。
Q: 当前直营城市单量在整体大盘中的占比是多少?
A: 当前直营城市单量占整体大盘的60%以上。
Q: 未来是否有将代理转为直营的计划?
A: 过去将直营转为代理的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早期下乡拓展城市计划失败,导致相关城市能效低下;二是2023年疫情期间亏损,集团因此将部分直营城市转为代理。当前短期内无代理转直营计划,主要聚焦于扶持现有代理商,因直营模式成本较高且当前单量仍以直营城市为主。此外,近期饿了么内部出现代理商负责人被抓事件。
Q: 代理城市运营模式的收费方式如何?具体是扣实付金额还是券钱?抽佣比例是多少?
A: 代理城市运营模式中,代理商抽佣对象为券钱,不涉及实付金额,抽佣比例约为4%-5%。该比例为概数,实际可能低于4%-5%,主要因饿了么对部分成长中的城市存在扶持政策;此外,在美团直营而饿了么代理的城市中,饿了么抽佣比例相对更低。
Q: 平台向代理商收取的4%-5%抽佣中,实际实收比例是多少?
A: 平台向代理商收取的4%-5%抽佣中,实际实收比例约为3%。
Q: 当前零售业务的主要抓手是什么?是否基于货品类逻辑并聚焦于拥有线下连锁门店的大品牌?
A: 从供给维度看,当前零售业务的主要抓手是拓展进场品牌零售店,目标27年实现10万个订单。目前已围绕服饰集团、数码3C等品类开展线上品牌零售店拓展,同时重点拓展医药及其他垂直品类。
Q: 当前重点拓展的垂类主要包括哪些类型?
A: 重点拓展的垂类主要包括数码3C、服装、鞋帽、美妆、酒水等类型。
Q: 商超便利目前占业务体量的40%,公司对该业务的发展计划是什么?未来是否会有显著增长?
A: 商超便利业务的增长主要来自闪电仓库。若仅看商超便利本身,其去年年交易同比增幅约20%,低于大盘30%以上的增速。
Q: 二季度单量同比增长100多万单,对应的同比增速是多少?
A: 去年同期单量约260万单,二季度单量同比增速约为60%-70%。
Q: 商超便利品类中,闪电仓当前贡献的GMV占比是多少?
A: 饿了么平台闪电仓贡献的GMV占比约15%-16%,美团平台则约为20%以上。
Q: 今年发展较快的闪电仓业态,其主要竞争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A: 闪电仓的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四方面:一是SKU丰富度,单店SKU数量根据城市等级差异,高线城市可达两三千个,并基于用户搜索偏好调整商品结构,提升需求匹配度;二是经营时长优势,24小时营业覆盖零售行业需求集中的夜间时段;三是广告投放力度,相较于零售行业整体偏低的广告投放率,闪电仓门店广告投放率更高,推广预算对大盘流量有显著促进作用;四是专业运营能力,主要由专业零售人员运营,运营思维与能力优
于普通商超,库存周转效率更高。
Q: 闪电仓的定价相比其他线下门店是否更具竞争力?
A: 闪电仓定价相比其他线下门店更具竞争力。
Q: 闪店仓单均盈利1.5-2元是如何实现的?
A: 闪店仓实现单均盈利1.5-2元主要通过两方面成本控制:商品成本占交易额的40%-50%;人员及租金成本较低,占比约10%。
Q: 闪电仓的商品毛利是否达到50个百分点?
A: 闪电仓商品毛利约为40%-50%,该毛利基于商品售卖价计算,且闪电仓内白牌商品占比较高。
Q: 闪电仓与线下门店的产品结构是否存在差异?闪电仓是否以低价白牌货源为主?
A: 闪电仓具备会员基础及自有品牌,因此毛利率相对较高。
Q: 线上价格为何高于线下?
A: 线上价格高于线下主要因平台抽佣、运营成本及物流配送费用增加了成本。
Q: 该业务体量是否不会特别大?主要原因是否为价格较高且仅通过增加供给满足小部分即时需求?
A: 该业务价格并未高很多,仅略贵,主要因用户存在即时性需求。
Q: 与平台合作的品牌是否执行线上线下同款同价?
A: 平台目前要求合作的电商品牌在饿了么平台的价格与淘宝等电商渠道价格保持一致,用户需在此基础上额外支付一定配送费。
Q: 与平台合作的品牌是否需要额外投资,货品是否依赖原有线下门店提供?
A: 合作品牌主要使用现有货品,无需新增品类。部分品牌零售店会自主研发新品,平台提供数据支持。以蒙牛为例,其原通过传统或第三方电商渠道运营,现发展鲜奶业务并自行开设门店,以优化库存周转及保质期管理。
Q: 所述线上具体指电商平台还是闪购渠道?
A: 所述线上指闪购渠道,其价格因平台补贴低于线下价格。
Q: 配送端的发货来源是门店还是需要额外建仓库?
A: 当前主要有两种发货方式:一是从门店发货,即使门店本身并非仓库,仍按仓的形式操作,类似仓店一体模式;二是后期部分品牌可能借助天猫超市或天猫的仓,无电仓则采用前置仓形式。
Q: 基于天猫超市仓的发货模式能否实现30分钟达?
A: 基于天猫超市仓的发货模式目前难以实现30分钟达,主要因当前天猫超市仓数量较少,未来将向该方向推进。
Q: 健康品牌零售店的品牌入驻进展如何?
A: 全国范围内已有约100个品牌达成合作入驻健康品牌零售店。
Q: 健康品牌零售店业务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A: 健康品牌零售店业务计划于27年达到10万家店,2024年目标为2万多家店,与美团闪电仓存在一定差距。
Q: 参与2027年10万家店计划的商家是否需要额外投资?
A: 商家通过利用现有线下门店运营,无需额外投资。
Q: 淘宝闪购零售业务的主要目标包括哪些?
A: 淘宝闪购零售业务的目标主要包含三方面:短期订单目标为8000万单;今年计划合作200个品牌,覆盖2万多家金牌品牌零售店;年初设定年同比订单增长35%的目标,但当前订单增速存在动态调整,短期内散购部分订单量待明确。
Q: 当前该业务能否达到上万亿规模?
A: 根据市场规模推断,该市场规模可达2万亿。
Q: 该市场规模的测算依据是什么?
A: 市场规模测算主要基于当前零售行业的交易额及渗透率,具体由招商与市场战略团队核算。该2万亿以上的规模是行业普遍认可的目标。
Q: 零售行业可能实现的电商渗透率目标是否为20%?
A: 当前平台在零售行业电商渗透率目标下仍存在较大发展空间。
Q: 饿了么当前日均订单目标为8000万单,而美团目前已达9000多万单,两者接近但此前饿了么份额较低,主要原因是什么?
A: 美团的9000多万单是当前已达到的实际水平,由美团闪购加餐饮外卖构成。饿了么与美团订单量接近的原因主要包括:一是流量端口,通过调用淘宝散购、支付宝及阿里体系流量,用户流量显著增长;二是补贴力度,饿了么单均补贴超2元,高于美团的约1元;三是营销活动,如奶茶一杯免费喝等活动推动订单增长;四是供给拓展与库存打通,阿里电商的服装、数码3C等品类与饿了么库存打通并实现价格同步,叠加618补贴政策提升零售端表现;五是时机因素,京东入局拉高行业关注度并节省饿了么外部宣传费用,且饿了么在商户供给、商家开发、物流履约、流量导向等能力上优于京东,进一步释放增长潜力。
Q: 近期区域订单增长较快,京东与美团的订单是否受到影响?
A: 京东近期订单出现一定下滑,美团订单未提及受影响情况。
Q: 美团订单近期趋势如何?
A: 美团订单自5月下旬起因平台加大补贴呈现上升趋势,但整体5月订单量较去年有所下降。去年Q3季度日均订单峰值约6000多万单,今年5月日均订单约6100万单,年度订单量仍受一定影响。
Q: 饿了么此前在运营效率方面存在哪些短板与劣势?当前最大的改善方向是什么?
A: 饿了么此前运营效率偏低,主要因被阿里收购后采用传统电商打法,导致中台等环节效率较为臃肿;产品能力与美团存在差距,如美团神会员、拼好饭、神枪手等功能更具优势。当前仍以流量和补贴驱动为主,尚未形成精细化运营与产品优化体系,存在过度依赖补贴的隐患,未来需加强产品能力与精细化运营以减少对补贴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