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关注】引进裕同科技、祥泰环保、浙江金晟等“以竹代塑”企业21家 宜宾年产竹浆纸(塑)91万吨

2025-06-21 10:17

(转自:中纸网)

  四川省宜宾市作为全国竹资源最富集区之一,积极落实“以竹代塑”全球倡议,持续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记者从中华环保世纪行2025年宣传活动上获悉,宜宾已聚集“以竹代塑”企业51家,竹浆纸(塑)生产能力达91万吨。

  当前,白色污染已成为威胁全球环境的突出问题,竹材这一绿色、低碳、速生、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是塑料的理想替代品。2022年11月,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共同发起“以竹代塑”倡议,以减少塑料污染,应对气候变化。2023年11月,中国政府与国际竹藤组织联合发布“以竹代塑”全球行动计划。

  宜宾市地处长江、岷江、金沙江三江交汇处,是全国竹资源最富集地区之一,现有竹林面积334万亩,竹种485种,是“川南竹产业集群”核心。

  宜宾竹文化博物馆馆长李冰洁介绍说,竹子可再生、速成材、固碳强、能降解,竹制品生产能耗与碳排放远低于塑料,是替代塑料的“天选之材”。

  竹子有很强的固碳能力。数据表明,竹林固碳能力远超普通林木,是杉木的1.46倍、热带雨林的1.33倍。

  2024年,宜宾竹产业综合产值达428亿元,继续保持全省第1位。近年来,宜宾大力推动规模化经营,按照丰产培育技术对竹林进行经营和管理,并组建专业化采伐队伍,避免无序采伐。目前,宜宾已实施竹林规模经营60万亩,建设现代竹产业基地120万亩。

  郑仁红表示,当前,宜宾竹产业发展主要聚焦两个方向,一是以竹浆为原料开发和生产产品,包括竹浆模塑、汽车内饰材料,以及作为衣服面料的竹基莱赛尔纤维;二是竹食品领域,在以往常见的笋制品基础上,以笋粉或笋浆为原料开发烘焙、面食甚至笋米等产品。

  目前,宜宾已引进裕同科技、祥泰环保、浙江金晟等“以竹代塑”领域企业21家,主要以纸浆为原料,生产工业和食品包装材料。全市共有“以竹代塑”企业51家,竹浆纸(塑)生产能力达91万吨,其中:竹浆板产能43万吨、纸制品37万吨、竹浆模塑产能11万吨。2024年实现产值(营收)近70亿元。

  在“以竹代塑”科技研发方面,组建宜宾林竹产业研究院、成渝竹产业协同创新中心,投资2亿元建成科研实验大楼并正式运营。邀请曹福亮院士担任学术委员会主任,聘请房桂干等4名竹浆造纸和“以竹代塑”领域知名专家组建核心技术攻关团队,联合宜宾纸业、裕同环保等龙头企业,将竹浆制备工艺和以竹代塑产品开发等作为重点攻关方向。

  为拓展“以竹代塑”应用场景,宜宾深入开展“以竹代塑”产品进机关、进商超、进街景、进工业、进农村“五进”活动;市内酒店餐饮、快递物流、食品生产等行业企业积极应用“以竹代塑”产品。

  郑仁红指出,由于“以竹代塑”产品的成本明显高于塑料,全靠社会力量去推动是很难的,因此,宜宾将家具类、纸笔类、纸杯等“以竹代塑”产品列入了政府采购目录,由党政机关做示范和带动,在同等价格甚至价格略高一点的情况下,都优先选用“以竹代塑”产品。

  在政策保障层面,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以竹代塑”的决定,兴文县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关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全面禁止塑料制品使用的决定;同时,宜宾市委、市政府也出台了全面推进“以竹代塑”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

  郑仁红表示,人大立法监督、政府落实、市级部门和县(区)联动推进的工作机制,为宜宾市“以竹代塑”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有利于让“以竹代塑”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