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金价暴涨反成“毒药”?港股珠宝股集体重挫,六福集团近3日累计跌超14%

2025-06-19 11:32

①近期黄金珠宝商的业绩表现如何?

②金价飙升是否导致黄金珠宝企业的库存价值重估?

近日国际金价因中东冲突等因素持续备受市场关注,不过金价走强的同时,黄金首饰股也在下挫。截至发稿, $六福集团 (00590.HK)$下跌超5%, $周大福 (01929.HK)$$周生生 (00116.HK)$跌超3%。以六福集团为例,该公司在6月17日到18日期间累计跌幅达到9.36%。若算上当前的表现,这一跌幅已超14%。

注:六福集团的表现

根据六福集团近日的公告,该公司预计2025财年年内溢利较去年同期下跌约四成。公告中还指出,利润下滑主要是由于金价飙升导致的黄金对冲损失扩大,以及去年因收购金至尊集团而录得的一次性相关收益造成的高基数效应。

来源:公司公告

撇除黄金对沖损失影响,经调整后溢利跌幅收窄至少于20%;再扣除去年一次性收益,溢利跌幅进一步收窄至少于10%。

从其他公司的一季度报中也发现黄金珠宝企业在一季度的业绩表现承压。

$周大福 (01929.HK)$在今年一季度的零售值同比下降11.6%,其中中国内地市场同店销售下降13.2%; $中国黄金国际 (02099.HK)$营收110.03亿元、同比下降39.71%,归母净利润1.35亿元、同比下降62.96%。根据相关报道,今年一季度,周大福主品牌净关店397家至6423家,周大生净关店177家至4831家。

为何金价飙升,金店表现不佳?

金价飙升直接推高企业原料采购成本,但终端售价受市场接受度限制难以同步上调,导致利润空间被挤压。例如,国际金价涨至每克560-580元时,金店零售价需覆盖加工费、租金、人工等成本,但消费者对单价超700元/克的金饰接受度骤降,销量断崖式下滑。

再者金饰非刚需,消费者对高价敏感。例如,原本5000元的金链涨至6000元后,购买意愿下降。同时,消费者预期金价回调而持币观望,导致短期客流锐减。

消费者转向银行金条或黄金ETF等金融产品,避开实体店溢价。根据相关数据,2024年国内金饰需求同比减少24%,而投资金条需求增长20%。年轻人更倾向二手金饰或K金等替代品,传统婚庆黄金消费占比从52%降至37%。

编辑/melody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