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5-31 19:12
(转自:乔令财经)
恒瑞医药于5月23日在港股上市,单日上市最高价达到60.5港元,对应市值3995亿,对应市销率为12.76。
如果百济神州也按这个估值定价的话,那百济港股的市值应该在588亿美元,所以要么是恒瑞高估了,要么就是百济被严重低估了。
不过年初至今港股的流动性确实有明显改善,而且恒生医疗指数年内累计涨幅高达36%,明显领先恒生科技,这个涨幅也是全球医疗指数中最强的上涨,XBI年内还绿12%,纳指生科绿了15%。
港股医药为啥这么强?首先经历了4年的调整,医疗指数均跌没了80%,市场已经充分悲观定价了,另外就是创新药的基本面有明显边际改善,叠加美联储降息预期及出海预期。
去年10月28日,我写过一篇《医药的拐点该来了》,其中就提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跌多了。
而接下来的创新药行情,应该还是聚焦于研发能力较强且管线具备一定阿尔法的Biotech型企业,或者是已经产生收入且出海预期较强的Biopharma巨头,百济大概率会成为国内市值第一的Biopharma出海巨头。
泽布替尼的出海成功
创新药按全球市场来看,Pharma的估值一般都不算很高,默沙东、辉瑞、诺华基本都在20倍PE以内,而Biotech的估值通常会比较离谱,因为还未盈利且没有收入,市场都是按管线来估,可能一个美好的临床预期,都能把市值打到千亿,但是biopharma是真的要看持续的研发以及商业化能力。
国内市场因为还要受到政策的影响,大多管线其实价值不高,可能还在临床三期就已经竞争拥挤了,即便是已经上市的几个主流PD1,也就恒瑞拿到了利润,信达、君实、百济都还在亏损。
2015年以来,国家也颁布了一系列药品审评制度改革和临床研发指导文件,以完善药品审评、审批制度,比较关键的是2021年发布的《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研发指导原则》,这也就意味着行业的创新门槛也在不断提高,新药应当以临床价值需求为核心,那除了创新药以外,其他很多管线也就没啥价值了。
百济的核心在于创新出海,且已经在全球市场拿到了结果,到25财年第一季度,泽布替尼已经拿下了美国市场份额的第一。
Morgan Stanley预期全球BTK抑制剂的市场规模在2028年会达到160亿美元,对泽布替尼的预期是2023—2028年的CAGR为30%以上,至60亿美元,大摩对Sontrotoclax的预期是到2030年收入能达到约14亿美元。
全球目前有6款BTK抑制剂上市,分别是艾伯维的伊布替尼、阿斯利康的阿可替尼、百济的泽布替尼、小野制药的替拉鲁替尼,还有诺诚健华的奥布替尼和礼来的吡托布鲁替尼,这其中伊布替尼是全球首款BTK抑制剂,2024财年收入33.5亿美元。
泽布替尼之所以能干到美国第一,重点还是临床疗效。自2018年泽布替尼对伊布替尼的头对头临床研究启动以来,先后在全球范围入组了652例患者,覆盖了美国、英国、德国等15个国家,结果显示用于治疗R/R CLL/SLL患者,泽布替尼数据明显要优于伊布替尼,所以这也导致了伊布替尼的市场份额逐步萎缩。
2021年伊布替尼的收入是54亿美元,而到2024年收入下滑至33.5亿美元,对应的泽布替尼收入从2.18亿美元增加至26.4亿美元。25财年Q1,泽布替尼全球的销售额再次增长62%至7.92亿美元,其中美国市场5.63亿美元,同比增长60%,欧洲市场1.2亿美元,同比增长73%。
数据来自:Ifind
当然泽布替尼之后,最重要的预期在Sonrotoclax(索托克拉),Q1财报给的指引是2025年下半年上市。
索托克拉的出海预期
淋巴瘤属于血液肿瘤的一种,是血液淋巴系统的恶性肿瘤,主要分两大类: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其中NHL主要包括B细胞淋巴瘤和T细胞淋巴瘤/NK细胞淋巴瘤。NHL发病率占所有淋巴瘤的80%~90%,在欧美比较常见。
根据SEER报道,美国NHL发病率在21/10万人左右,死亡率稳定在5/10万人左右,由于患者生存周期的延长和靶向治疗的使用,存量患者人数和患者全生命周期的治疗费用是在不断增长的,所以CLL/SLL市场规模也在不断增长。
目前CLL/SLL主要的疗法包括免疫化疗、单药/联用靶向治疗,2014年伊布替尼的疗效验证之后,市场才开始逐步转向靶向治疗,因为患者会产生一定的耐药性,之后也迭代出了二代的阿可替尼和礼来的吡托布鲁替尼以及BCL-2联合BTK抑制剂的治疗方案。
艾伯维和罗氏联合研发的维奈克拉是目前唯一上市的BCL-2抑制剂,目前在1类方案中主要是维奈克拉+奥妥珠单抗,2类方案维奈克拉+伊布替尼。
高盛在最新的报告中提到BTK和BCL2之间可发挥明确的协同作用:BTK/BLC2组合在临床上表现出互补作用,包括:1)BTK诱导CLL细胞从淋巴结转移到血液循环,从而离开有利的微环境;2)BTK还降低CLL细胞在血液循环中的MCL-1和BCLXL的表达,使它们高度依赖BCL-2,从而增强BCL2的疗效,因此该组合可以实现更高的CR率,比如泽布替尼+索托克拉。
从目前机构公布数据来看,泽布替尼+索托克拉两年PFS率=94.5%,明显优于阿可替尼+维奈克拉两年PFS率84.9%。
数据来自:高盛
Morgan Stanley给的预期是,到2030年索托克拉未经调整的销售额为14亿美元,同时提到鉴于与泽布替尼的联合研究,索托克拉可能会在BCL2市场中占据更强的地位。
数据来自:Morgan Stanley
估值预期
大摩、高盛等外资行给美股的预期基本在300美元以上,财报中给的收入指引是49亿美元至53亿美元,就以49亿美元来算(350亿 ),如果按恒瑞的估值来算,对应的市值将超过4000亿( )。
创新药出海目前除了百济以外,其他基本都是BD形式出海,而凭着泽布替尼在美国的头部份额,百济应该给出高于创新药均值的定价,起码不应该低于恒瑞。按25财年Q1业绩来看,百济在美国的收入达到51%,其实全球头部创新药企的最大市场基本都是美国市场,比如武田、默沙东、诺和诺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