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车企开战“一口价”,上游账期拉长,谁是“逆行者”?

2025-05-29 17:46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随着汽车销售逐步转入季节性淡季,车企降价又拉开序幕。有媒体报道称,车企价格战压缩了上游利润空间,同时应收账款回款变慢。在此背景下,哪些上游公司“不退反进”?

来源:摄图网

来源:摄图网

多家车企推“一口价”策略

近日,随着汽车销售逐步转入季节性淡季,车企降价又拉开序幕其中,5月26日,上汽通用旗下别克昂科威和别克君越在分别达成180万辆和130万辆整车下线之际,推出“一口价”政策。昂科威“一口价”16.99万元起,君越“一口价”15.99万元起。

同日,吉利汽车(00175.HK)旗下吉利银河加入价格战,多款热门车型补贴幅度从5000元至1.8万元不等,特别是吉利银河的爆款车型星愿,原本7万元左右的车型,其限时起步价直接降至5.98万元。

5月25日,合资高端品牌凯迪拉克打出“一口价”,2025款凯迪拉克XT4全款一口价为15.99万元至18.99万元,较官方指导价下降了6万元至8万元左右。

日,零跑汽车09863.HK发布端午节海报称,零跑新推一口价政策,零跑C16增程200智享版一口价11.18万元,零跑C11增程200智享版一口价10.38万元。

5月23日,比亚迪002594.SZ宣布启动“6.18”限时促销活动,推出限时“一口价”和限时补贴,活动时间5月23日至6月30日。这次促销涉及王朝网、海洋网共计22款智驾版车型,最高补贴达5.3万元。以王朝网两款热销车型为例,第二代秦PLUS DM-i智驾版补贴后售价6.38万元起,秦L DM-i智驾版补贴后售价7.98万元起,相比此前零售价分别减少1.6万元、2万元。

5月20日,一汽红旗宣布2025款H9推出限时购车政策,起售价从32.98万元直降至23.58万元,降9.4万元,活动截止5月31日。

从2023年1月特斯拉率先降价算起,汽车业价格战已经持续近900天。据悉,持续的价格战正使中国汽车行业利润水平跌至历史低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中国汽车制造业的利润率水平从2017年的7.8%,一路降至2023年的5.0%,2024年进一步降至4.4%。同时,利润绝对值也显著下滑,全行业利润总额从2017年的6833亿元,跌至2023年的5086亿元。

上游企业应收账款回款变慢,谁是“逆行者”?

据第一财经报道,随着中国汽车市场打起价格战,上游企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至10%,账期也长达120天。

从汽车产业链上游汽车零部件环节看,据Choice金融终端数据,按申万行业(2021,仅A股)分类,249家汽车零部件上市公司2024年平均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含应收票据,下同)约116天,其中美晨科技(维权)300237.SZ)、朗博科技603655.SH)、合力科技603917.SH)、同心传动833454.BJ)、兆丰股份300695.SZ)、无锡振华605319.SH)等13家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在200天以上。

合力科技是国内领先的大型高端精密模具及零部件供应商,为汽车、轨道交通等领域的国内外客户提供各类铝合金及高强钢模具开发、产品制造等一站式服务。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86亿元,同比下降12.85%;实现归属净利润-1123.95万元,同比下降125.74%;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79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23年的193天增至235天。

兆丰股份专业生产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及底盘系统相关产品,公司在配套主机业务上取得了多家大型车企订单。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65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17.46%;实现归母净利润1.40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3.94%;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余额为3.43亿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23年的165天增至222天。

不过,该产业链环节也有不少公司应收账款账期缩短且经营向好。

欣锐科技300745.SZ)主要生产车载DC/DC变换器、车载充电机,以及氢能与燃料电池汽车专用产品DCF等,客户主要是新能源汽车整车厂商和整车厂商的集成供应商。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37亿元,同比增长57.81%;归属净利润同比减亏4730.97万元;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23年的218天减少至163天。

浙江荣泰603119.SH)的产品从新能源汽车热失控防护绝缘件逐步拓展到新型轻量化安全结构件等非云母产品,应用领域从新能源乘用车拓展到储能、新能源商用车、低空飞行器及机器人等多个领域。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35亿元,同比增长41.80%;实现归属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4.0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由2023年的102天减少至80天。

整车厂去年业绩分化

从整车环节看,2024年,江淮汽车600418.SH)、福田汽车600166.SH)、上汽集团600104.SH)、东风股份600006.SH)、众泰汽车000980.SZ)等营收、净利双降;长安汽车000625.SZ)、北汽蓝谷600733.SH)等增收不增利;但比亚迪、长城汽车601633.SH)、金龙汽车600686.SH)、赛力斯601127.SH)营收、净利则同比均实现了两位数以上的增长。

长城汽车2024年实现归属净利润126.92亿元,同比大增80.76%,主要原因是公司实现海外销售增长、国内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此外,据产销快报,公司2025年1—4月累计销售35.69万台,其中海外销售12.31万台,新能源车销售9.14万台。

金龙汽车2024年主营业务收入为218.65亿元,同比增长22.59%;净利润为2.73亿元,同比增长89.45%。其中,境内收入为119.21亿元,毛利率为5.88%;境外收入为99.44亿元,毛利率为14.18%。2024年底,公司共有研发人员1778人,从业人员中研发人员比重达14.47%。

据金龙汽车发布的4月产销快报,公司2025年1—4月累计销售1.47万辆客车,同比增长7.46%。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