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拼多多2025年Q1财报发布:经营利润下滑,主站广告收入增长

2025-05-29 09:10

(转自:巴论财经)

5月27日,拼多多发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该季度拼多多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8%,但主站广告收入表现亮眼,同比提升14.8%。

数据显示,拼多多一季度营业利润为160.856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有明显下滑。对此,业内人士分析,主要原因可能是拼多多在本季度持续加大对生态系统的投入,包括对商家的扶持、市场推广等方面的支出增加,进而压缩了利润空间 。财报显示,本季度拼多多销售和营销费用同比大涨43%至334亿元,总运营费用同比增长37%。

不过,在经营利润下降的同时,拼多多主站广告收入实现了14.8%的同比增长,达到487.222亿元。这表明拼多多在国内电商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依然强劲,尽管电商行业竞争激烈,但拼多多通过不断优化平台的广告投放策略和用户体验,成功吸引了更多商家投放广告。有商家表示,拼多多平台的用户流量大、精准度高,广告投放的效果较好,所以愿意持续加大在该平台的广告投入。

海豚投研剖析拼多多:增长与挑战并存,未来路在何方?

海豚投研针对拼多多的发展态势发表了深度观点,在电商行业引发广泛关注。随着电商市场逐渐步入成熟阶段,拼多多作为行业巨头之一,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海豚投研的分析为我们深入了解拼多多的现状与未来走向提供了关键视角。

从财务数据来看,拼多多在营收与利润方面呈现出复杂态势。在最近的季度财报中,营收增长步伐有所放缓,这主要归因于交易性收入受Temu业务结构调整以及主站减佣政策的双重影响。Temu向半托管模式的快速转型,使得佣金收入增速大幅下滑;同时,主站对商家佣金的减免,虽旨在增强商家粘性与平台竞争力,但短期内也对营收增长造成了一定阻碍。不过,主站广告收入仍保持着增长态势,这表明拼多多在核心业务的吸引力与竞争力依旧强劲。

在利润方面,拼多多也面临挑战。经营利润率持续下降,一方面源于营收增长放缓,另一方面则是费用支出的增加。其中,营销费用的大幅上涨格外引人关注。据海豚投研分析,这可能是拼多多在激烈竞争中,为抢夺市场份额、提升用户活跃度,不惜加大补贴力度,甚至自掏腰包参与类似“国补”的活动。此外,研发费用的显著增长,也暗示着拼多多正积极布局AI等前沿领域,为未来的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从业务布局来看,拼多多的国内主站与海外Temu业务均面临不同程度的挑战。在国内,尽管拼多多凭借独特的商业模式占据了一定市场份额,但竞争对手也在不断发力,尤其是在利用国补政策方面,京东和淘天占据了一定优势,这使得拼多多主站的增长面临压力。而海外Temu业务,由于政策风险导致其被迫加速转型,如应对特朗普关税和小包免税政策调整,从全托管转向半托管模式。这一转型虽然是应对风险的必要举措,但也在短期内削弱了Temu的低价竞争优势。

海豚投研指出,从投资人的角度,拼多多作为现金牛公司,账面上拥有巨额现金储备,却未进行分红或回购,这引发了市场对其资金处置策略的质疑。在主站增长放缓、海外业务拓展受阻的情况下,拼多多的成长性逐渐向同行靠拢。大量现金闲置,不仅未能有效回报股东,还因股权稀释等因素导致股东权益回报率(ROE)下降,进而对股价形成压力。

面对当前局面,拼多多正处于关键的战略抉择期。若选择承认业务进入成熟期,那么合理分配资金、回报股东将成为首要任务,例如通过回购稳定股本,提升股东价值;若继续将资金投入用户与商家补贴,虽然短期内能增强平台竞争力,但长期来看,需警惕利润过度压缩对估值的负面影响。

海豚投研认为,电商行业本质上是竞争激烈、壁垒相对较低的零售生意,比拼的核心是效率。拼多多一直以来以极致效率著称,尽管当前面临诸多挑战,但其拥有庞大的现金与类现金资产,从长期投资逻辑来看,仍具备一定优势。

拼多多2025年Q1财报出炉:营收增长放缓,利润大幅下滑

5月27日晚间,拼多多发布了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数据显示,本季度拼多多总收入为956.722亿元,同比增长10%,但增速明显放缓;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47.418亿元,同比下滑47%;调整后净利润为169.160亿元,同比下滑45%,业绩表现不及市场预期。

从收入结构来看,代表国内主站增速的在线营销服务及其他服务营收为487.222亿元,同比增长14.8%,仍保持一定增长态势,反映出平台流量价值的持续提升,但增速低于上一季度的17.1%。而来自交易服务的营收为469.500亿元,与2024年同期的443.558亿元相比仅增长5.8%,远低于上一季度33.3%的同比增速,交易量增长放缓。此前长期高速增长的拼多多全球化业务多多跨境(Temu)的收入也包含在交易服务收入中,但拼多多并未单独给出其营收数据 。

在成本支出方面,非GAAP(非通用会计准则)基础上,拼多多本季度的总运营费用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256亿元增至365亿元,运营费用占总收入的比例为38%,而去年同期为29%。在GAAP基础上,本季度拼多多总运营费用从2024年第一季度的281亿元增长了37%,达到386亿元。其中,营销费用的增长尤为显著,在非GAAP基础上,本季度营销费用为334.03亿,相比去年同期的234.11亿元激增43%,占收入的比例为34.9%(费用率),而去年同期为26%。

拼多多管理层将费用增加归结为“扩大商家支持计划,进一步增加了对平台生态系统的投资,以帮助商家增加销售额并降低成本”,比如加大促销,“并增加对高质量商家的营销支持,以帮助他们发展业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拼多多在百亿减免计划下大幅扩大了对商家的费用减免支持。今年,随着市场对商家压力的进一步预期逐渐明确,拼多多启动“千亿商家支持计划”,投入大量资源,以支持平台生态系统应对不确定性。

在财报电话会中,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对于该季度利润大幅下滑作出解释:中国电商行业竞争加剧,拼多多在第三方平台业务中面临政策激励有限的挑战(国补政策),商家相较于拥有自营业务的竞争对手处于劣势;海外业务中,外部政策环境(如关税)的剧烈变化对部分地区造成显著压力,且这些地区缺乏快速、有效调整的能力;平台持续加大对商家的扶持投入 。

不过,面对业绩增速放缓与利润下滑,拼多多管理层表示,相比于短期的季度财务结果,更关注5年、10年,乃至更长期的内在价值。针对新质供给的资源投入,拼多多将进一步加码,继续探索更多降佣举措,持续为商家降本减负,其流量引擎、黑标店铺、数据资源、技术支持等也将向中小商家全方位倾斜 。

在消费者层面,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新增了100亿商家补贴计划,先后投入超百亿消费券、百亿加倍补等专项活动,对全品类商品进行超额补贴。此外,为了应对国补政策红利的不足,拼多多尝试平台直补模式,在充分保障商家权益的基础上,多类目对标国补价格标准,激发消费需求活力,帮助平台商家建立市场竞争力。

财报发布后,拼多多美股盘前跌超20%。截至当日收盘,拼多多跌13.64%,收盘价格为102.98美元,每股总市值为1462亿美元,较前一交易日蒸发超百亿美元。分析人士指出,拼多多后续需要在市场竞争中,平衡好短期业绩压力与长期战略投入的关系,通过持续优化平台生态、提升商家竞争力与用户体验,寻找新的业绩增长点,以稳定市场信心 。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