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亚洲货币对冲成本 “跳水” 债券投资者该不该上车?

2025-05-29 14:39

智通财经APP获悉,亚洲各地货币对冲成本下降引发了债券投资者的争论:他们是否应该通过廉价的保护措施来巩固投资组合,还是应该放弃机会。美元兑韩元三个月远期隐含收益率本周已跌至1.7%左右,为两年多以来的最低水平,表明韩国债券的对冲成本大幅下降。根据Bloomberg的计算,泰国、印尼、中国和印度货币的同类指标也低于一年平均水平。

随着美国政策冲击和去美元化担忧加剧了市场波动,对于用美元为亚洲资产融资的投资者来说,货币对冲成本正在下降。不过,愿意承担风险的投资者也可能期待美元进一步下跌,因为这将提高其当地货币资产的回报。

亚洲新兴市场对冲成本在过去一年有所下降

image.png

华侨银行外汇和利率策略主管Frances Cheung表示,持有美元或欧元的投资者更愿意投资具有货币对冲功能的亚洲本币固定收益产品。

她补充称:“在对冲后,大量外资流入中国的可转让存单,即使对冲后的回报进一步收窄,但如果目标是多元化,资金仍可能流入。”

Bloomberg Intelligence首席亚洲外汇和利率策略师Stephen Chiu表示:“对冲成本降低或收益率上升仍将是亚洲本币政府债券的有利因素,其中中国和泰国的债券最具吸引力。”他补充称:“对冲成本有所下降,因为美国前端利率保持高位,而亚洲前端利率因宽松预期而下降。”

今年迄今为止,印尼、印度、泰国和韩国的央行已累计下调了基准利率175个基点,而同期美国联邦基金利率保持不变。远期隐含本币收益率相对于美国利率的下降,使得美国投资者做空亚洲货币、做多美元以对冲其债券投资组合的潜在外汇损失的成本更低。

韩国央行周四如期将政策利率下调25个基点,同时暗示未来可能进一步降息,这可能进一步拉低对冲成本。泰国、印尼、菲律宾和韩国将于下月初公布的5月通胀数据,也将为这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货币对冲成本定下基调。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