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5-28 16:23
(转自:中时财经)
作者:李 捷
制图:张宇萱
王健林和万达的危机再度浮出水面。
5月26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告显示,大连万达商业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达商管”)将旗下48座万达广场100%股权出售给由太盟投资集团(PAG)、腾讯控股、京东系资本及阳光人寿等组成的联合体,交易金额或达500亿元,万达将会保留运营权。
对此,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联系万达集团求证相关信息,截至发稿并未得到回复。
但有业内人士对此指出,近年来万达一直在通过出售资产缓解债务压力,这一次万达广场虽然被售出,但万达商管仍然会继续运营这些广场,同时进一步完成轻资产的转型。所以,这场交易的意义和影响可能比大众看到的更加深远。
未来犹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万达的自救仍在进行时。
01 年内已出售超50座万达广场
距离2024年8月,第一座万达广场报价14.8亿元,被摆上货架,尚不足一年,各地万达广场正在相继被出售。
根据公开消息,今年以来万达已经售卖了包括宣城、铜陵、安阳、四平、扬州在内5座万达广场;加上本次再出售的48座,年内已经出售了53座万达广场。其中,不乏北京、广州、南京、杭州等一、二线核心城市。
一位接近万达集团的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这些位于北京等一线城市的万达广场,曾被万达内部认定为核心资产,并称会坚决自持,如今打包出售,只能说明万达当前面临的资金困境非常紧迫,需要通过快速变卖核心优质资产纾困。
值得一提的是,这也是万达集团自2017年将13个文化旅游城项目及76个酒店项目分别转让给融创中国和富力地产的“世纪交易”后,最大规模的一次资产剥离。
事实上,根据公开信息,自2023年起,万达已累计出售超80座广场,占其巅峰期513座自持广场的近四分之一。
遗憾的是,重资产剥离后的现金流并未达到预期,债务犹如滚雪球一般,迎面带来的还有一条接一条的股权冻结信息。
截至5月27日,王健林所持有的大连万达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合兴投资有限公司、万达体育有限公司、珠海万达锐驰企业管理有限公司等部分股权先后被冻结,累计被冻结股权数额达4.9亿元。
万达集团的“担子”也不轻松。
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综合天眼查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等公开信源不完全统计,2025年至今,大连万达和王健林的股权已遭遇多次冻结。1月底,万达集团新增一条股权冻结信息,冻结股权数额8.1亿元;2月20日,大连万达集团被执行金额17.19亿元;2月24日,万达集团新增一则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17.1亿元;3月20日,万达被冻结股权数额80亿元;5月27日,万达商管再赠超3亿股权被冻结。
上述人士指出,如果此次交易如市场消息所言500亿能够成交,对于万达而言,将再一次解除警报,获得“喘息”的空间。
02 还有多少债要还?
就在上周,万达酒店发展有限公司转让旗下万达酒店管理(香港)有限公司股权的交易时,有接近万达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交易带来的资金,将有助于万达集团去杠杆、减负债,优化资产负债结构,确保履行社会责任。
此外,该人士还表示,近年来万达通过出售万达广场资产、推进珠海商管重组等措施,显著改善资产负债结构。迄今为止,万达所有公开债均如期兑付,目前公司仅剩余极少公开债务。
一切向好的局面里,为何情况急转直下?或许早已预埋伏笔。
“这还是当时万达对赌协议产生的连锁反应,万达的流动性危机并没有解除。”一位多年关注万达集团的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表示。连续多年,万达通过频繁出售资产缓解债务压力。旗下的万达城、万达电影、万达酒店管理等产业悉数出让,同时还清空了海外资产,包括持有的美国传奇影业股权,还将英国豪华游艇制造商圣汐国际转手。
2021年,大连万达商业及旗下全资子公司珠海万赢与郑裕彤家族、碧桂园、中信资本、蚂蚁、腾讯、太盟投资集团等投资人签署协议,如果珠海万达商管未在2023年底前完成上市,万达商管有义务向投资者回购股份。公开信息显示,现有投资人向珠海万达商管投资了约380亿元人民币,其中太盟的投资额约为28亿美元(约180亿元人民币)。根据珠海万达商管招股书披露,万达除了有回购股份义务,还有支付相应利息及未派付的股息。按照对赌协议内容,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回购金额将超过300亿元。
然而自2021年10月起,珠海万达分别在2022年4月、2022年10月和2023年6月,四次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最终珠海万达商管上市承诺幻灭,触发了回购条款,也带来压顶的债务。
随后,太盟投资集团与大连万达商管集团共同宣布签署新投资协议,太盟将联合其他投资者在投资赎回期满时,经万达商管集团赎回后对珠海万达商管再投资。此举帮助万达迈过了当时对赌的生死线。
然而,摁下葫芦浮起瓢。
根据万达商管2024年半年报,合并口径有息负债1375.61亿,一年内到期的短债302.69亿。但值得注意的是,据媒体消息称,万达商管同期的总负债达到3070.8亿,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只有104.8亿,缺口有198亿,难以覆盖短债。
而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万达商管有息负债1316亿元,其中一年期到期债务达到400亿元,而账上现金仅有116亿元,缺口进一步扩大。
这些缺口还不包括昔日盟友,永辉、苏宁、融创等联合追讨超180亿元欠款。尽管万达方面对于追讨曾表示,这些要求回购股份的理由不成立,希望通过法律程序维护合法权益,目前纠纷仍在仲裁中。
03 抄底正当时?
上述人士告诉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即使在今天来看,万达旗下的资产还是非常优质,不管是之前的文旅地产还是酒店资源,一直受到资本市场关注。商业地产已经进入存量时代,但万达广场是稳稳的“现金奶牛”,可以持续产生收益。
根据已公开的运营数据,2024年前三季度,万达商管实现营业收入 399.26 亿元,同比微增2.83%。2024年万达商管的运营管理费收入(含租金分成)为508.8亿元,位居中国商业地产运营收入榜首,其中轻资产管理费收入达 200 亿元,占珠海万达商管净利润的 80% 以上,增速达 12%。
截至2024年底,万达商管合计运营管理513座万达广场,累计管理商业面积超过 7000 万平方米。而在出租率方面,万达商管的出租率近年来一直稳定在95%以上。
该人士认为,目前整体市场低迷的环境下,万达商管的运营效率依然能够保持前茅实属难得。而万达集团重压在身,为了优化资产结构出售旗下资产,属于割肉。对于买家而言,无异于“抄底”。
事实上,不少险资早已看准时机出手。
公开资料显示,2023年起万达出售的万达广场中,主要接盘方就包括了新华保险、阳光保险、大家保险等险资企业。据公开信息不完全统计,至少有21座万达广场的买家名单中都出现了险资身影。业内人士认为,向来“稳”赚的险资之所以愿意投资万达广场,也是看中了其成熟的商业运营体系和稳定的现金流回报。
为了换得生机,万达在对赌到期引入太盟投资集团(以下简称“太盟”)等新战投时,做出了巨大“让步”。
根据珠海万达的招股书,大连万达商管集团直接拥有珠海万达商管已发行股份总数的66.99%的权益,并透过珠海万欣、珠海万盈及银川万达间接拥有已发行股份总数约8.84%的权益。投资者合计拥有珠海万达商管21.15%的权益。
在新的协议下,太盟等数家投资人股东参与投资,总计持股60%。大连万达商管持股40%,成为单一最大股东。
而在此次出售的48座万达广场的买家名单中,腾讯、京东等大鳄也纷纷亮相,也不乏阳光人寿这样的“熟脸”,此前已经入手了多座万达广场。
无论是腾讯购地建楼,还是京东线下开MALL,二者近年来在房地产领域均有布局,但从未来商业发展的趋势,市场层面对于腾讯和京东的入局更多的期待,在于“互联网+商业地产”的模式,可能会对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消费生态做出新的探索。
上述业内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中时财经分析指出,万达当前的困境在于流动性降低引发的债务风险,但万达最核心的资产,其实是30多年商业地产沉淀的运营经验。并且出让的是产权,日常运营仍由万达商管负责。
该人士进一步指出,从某种程度上看,出让万达广场,也是万达轻资产战略的一部分,既可以通过品牌和管理输出收取管理费,还无需承担资产折旧风险。危险尚在,但也有了新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