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重庆南滨路“地标商业综合体”崩塌!

2025-05-27 11:49

(转自:科创四川)

图源:南岸文旅

图源:南岸文旅

5月,重庆南滨路的标志性商业综合体东原1891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这座曾承载着重庆“小外滩”繁华愿景的商场,如今负债超96亿元,资产不足负债一半,成为东银控股集团债务危机的缩影。

而东银集团背后掌舵者罗韶宇——这位曾以3万元起家、5年跻身亿万富豪俱乐部的重庆前“首富”,其资本帝国也在房地产下行与能源行业崛起的双重夹击下轰然崩塌。

运钞车起家:

从“车”到“房”的资本狂飙

罗韶宇1958年生于重庆南岸区,大学毕业于渝州大学(现为重庆工商大学),毕业之后,他并没有第一时间创业,而是去了重庆天府可乐公司等单位工作,为人尚勤恳低调。坊间传闻,罗韶宇为长安子弟。

图源:上游新闻

图源:上游新闻

1997年,重庆直辖之年,也是罗韶宇开始“发迹”的一年。当时,因全国频发运钞车劫案,央行强制要求金融机构更换防弹运钞车。时年39岁的罗韶宇嗅到商机,与母亲彭启惠控股的广州和腾实业共同出资303万元成立中奇公司,主营防弹运钞车制造。其中,罗韶宇仅出资3万元,占股1%。

凭借政策红利、过硬的产品质量和灵活的销售策略,公司迅速打开市场。1998年,公司增资至900万元,罗韶宇持股比例升至66.7%,成为实际控制人。2001年,迪马股份(中奇更名后)以23%的市占率登顶行业第一,净利润达4725万元,净资产收益率高达65.29%。2002年,迪马股份登陆A股,融资3.16亿元,罗韶宇身家暴涨。

迪马股份的成功上市,让罗韶宇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但他并未止步于此,而是将目光投向房地产。2004年,东原地产成立,陆续开发了多个标杆项目,成为渝派房企代表。从运钞车到房地产,罗韶宇用十年时间完成了从实业家到地产大亨的蜕变。

“兄妹档”与“黑金梦”:

首富的巅峰与裂痕

罗韶宇的商业版图扩张,离不开妹妹罗韶颖的鼎力相助。1998年迪马股份成立时,罗韶颖还在美国留学,但她毕业后并未直接进入家族企业,而是先后在国泰证券、华夏证券担任投行部高管,积累了丰富的金融经验。2006年,罗韶颖回归东银系,出任东原地产总裁,开启了兄妹联手打造“黑金帝国”的时代。

2006年,罗韶宇家族以16.7亿元财富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成为当时的重庆“首富”。那时的东银系,资产规模超500亿元,员工1.5万人。兄妹二人的商业帝国,在重庆乃至全国都颇具影响力。

之后,罗韶宇在资本市场继续“长袖善舞”:2009年以8509万港元收购香港饮食集团,之后借壳上市更名为东银国际。此外,还控股江淮动力,形成“迪马股份+智慧农业+东银国际”三驾马车格局。

罗韶颖加入后,则开启了东原地产全国化扩张模式。2007年——2012年,东原地产逐步进军成都、武汉,2014年布局长三角,2016年销售额突破百亿。

图源:上游新闻

图源:上游新闻

2009年,罗韶宇铺排煤矿市场,开始打造自己的“黑金帝国”,逐步斥资百亿在新疆、云贵收购煤矿,目标打造“中国煤炭巨头”。然而,2013年后煤炭行业陷入低谷,煤价暴跌叠加政策去产能,东银系旗下煤矿巨亏。至2017年,能源板块成为债务导火索——东银控股9亿元债务逾期,30余家金融机构挤兑,百亿债务黑洞开始曝光。

百亿债务链断裂:

从政府纾困到破产重整

过度扩张埋下的隐患,在房地产行业下行周期集中爆发。自2017年债务导火索开始,2018年东银系债务危机迅速扩大,问题接连出现:迪马股份流动性紧张,智慧农业连续亏损,东银国际股价暴跌。

面对危机,罗韶宇曾试图通过债务重组自救。2019年,在重庆市政府协调下,东银集团与30余家金融机构达成债务重组方案,通过留债、债转股等方式缓解压力。但这只是缓兵之计,2021年后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东原地产销售大幅下滑,迪马股份连续三年(2021年—2023年)亏损超90亿元,2024年5月24日至2024年6月21日,ST迪马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的每日股票收盘价均低于1元,触及终止上市条件,落寞退市。

图源:东银集团官网

图源:东银集团官网

到2024年,东银集团合并资产26.18亿元,负债却高达328.12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1250%。

现今,东原1891的破产,标志着东银系又一个“现金流支柱”断裂。尽管项目地处南滨路核心地段,但集团整体债务压力使其难以盘活。

罗韶宇的故事,是政策红利、资本狂飙与行业周期交织的缩影。从防弹运钞车到地产大亨,从“黑金梦”到百亿债务,他的崛起与坠落,映射了中国民营资本在扩张与风险间的永恒博弈。

如今,东银系的命运悬于破产重整一线。国资介入或许能短暂续命,但在房地产下行与能源转型的大势下,罗韶宇能否重现“3万元撬动帝国”的奇迹?科创四川将持续关注。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