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小米发布多款新产品,玄戒芯片、YU7成热点!详解SoC芯片的机遇

2025-05-23 16:58

(转自:光大证券投研小分队)

5月22日,小米15周年战略新品发布会重磅举行这瞬间成为科技界热点事件本次发布会上小米不仅发布了玄戒O1自研SoC芯片、手机15S Pro、手表S4 eSIM等产品,还有一直受到大家关注小米首款纯电SUVYU7

小米自主研发SoC芯片,对国产芯片意义重大。放眼全球科技巨头,拥有自研手机SoC芯片的厂商仅有苹果、三星、华为等少数巨头。小米在SoC芯片领域的突破,再次验证了国产芯片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今天我们就来深入分析SoC芯片市场现状,寻找行业机遇。

关注【光大快评】,紧跟财经热点!

1、小米发布多款新品玄戒芯片YU7焦点

本次发布会小米发布了自研芯片手机、手表、平板新能源汽车等众多好产品,再次展示了公司强大实力

作为小米第二款汽车产品小米YU7中文名称为“小米御7”品牌含义为“陆地战车,御风而行”YU7共有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双电机高性能四驱版本电池容量达到96.7kWh续航里程最高达到835千米

YU7全系搭载800V碳化硅高压平台15分钟最快补能620千米可以极大地缓解车主的里程焦虑

此前备受瞩目的“小米天际屏全景显示(Xiaomi HyperVision)”可以让驾驶员一眼看清楚所有重要信息不用切换视角

除了新车型YU7小米此次还发布了15SPro手机该款手机屏幕使用了6.73英寸2K屏幕电池为小米金沙江电池更让大家关注的是15SPro手机搭载了“玄戒O1”3nm旗舰处理器

根据发布会的介绍,玄戒O1旗舰处理器实验室跑分突破300万分采用了3nm工艺制程晶体管数量达到190亿玄戒O1苹果的A18 Pro芯片相比GPU性能CPU多核性能跑分较为领先

小米三款产品搭载了玄戒芯片其中玄戒O1芯片被15S Pro和Pad 7 Ultra采用,玄戒 T1芯片运用于小米Watch S4 eSIM 15周年纪念版

早在2014年,小米便已经成立了全资子公司北京松果电子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手机自研芯片。2017年,小米发布首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并搭载于小米5C手机。随后小米重点打造了玄戒芯片,并在自研SoC芯片领域实现突破。

根据雷军介绍玄戒自研芯片研发团队已经超过2500人。在2021重启自研大芯片项目小米便计划至少投资10年和投资500亿元截至4已经投入135亿元

2、详解SoC芯片的机遇

所谓的SoC芯片,就是System on Chip(系统级芯片,又称片上芯片),这是芯片制程不断提升的重要产物。由SoC芯片字面意思,我们可以知道这种芯片可以集成多种芯片,实现复杂的功能,对当今智能手机的轻薄化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我们以使用手机各种功能为例,当我们打开手机、调用浏览器并查询各类信息时,充当手机大脑角色的CPU(中央处理器)可以帮助我们完成上述操作,CPU的主要功能就包括处理各种指令、运算数据等。当我们玩游戏或浏览视频时,就需要GPU(图形处理器)来渲染图形、视频等。如果我们想调用手机AI功能来完成语音识别、翻译文本、识别图像时,此时手机可能要使用NPU(神经处理单元)。无论是CPU、GPU还是NPU,在日益轻薄的智能手机中,都可以集成至一块芯片上,构成SoC芯片。

SoC芯片由于集成了多种芯片,因此需要保障软硬件协同性。为了提升SoC芯片研发效率,IP复用技术则可以实现对已设计并验证过的IC模块(IP核)的重复使用。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摩托罗拉便发布了FlexCore系统,已经基于IP核完成了SoC芯片设计。经过近30年的发展,SoC芯片已经广泛运用于消费电子、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领域。

根据Verified Market Reports的数据,2023年全球SoC芯片市场规模约为1720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增长至3389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8%。SoC芯片市场稳定增长的主要动力,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消费电子产品的需求提升,物联网应用扩大也是重要推动力,而且SoC芯片与人工智能技术联系将更加紧密。

在手机SoC芯片领域,高通、联发科、三星、华为海思、苹果等厂商是重要参与者。根据Counterpoint五月发布的《2024年Q4全球智能手机SoC营收与预测追踪报告》,2024年全球安卓高端SoC芯片收入同比增长34%。

高通占据着59%的市场份额,但是增速仅有6%。随着华为手机的强势回归,海思在高端手机SoC芯片领域市占率达到12%。三星将自研Exynos芯片导入至Galaxy S/A系列产品中,因此获得了13%的市场份额。联发科的天玑9300和9400 SoC芯片,获得了11%的市场份额。

根据iFinD金融数据终端,A股多家公司业务涉及SoC芯片,包括:晶晨股份瑞芯微国芯科技四维图新炬芯科技龙迅股份芯原股份富瀚微纳思达恒玄科技等。

(本文首发于2025年5月23日)

李泉(投资顾问执业编号:S0930622070004;基金从业编号:A20211203001155)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