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首例!北交所或现首只退市股!

2025-05-22 06:18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转自:IPO上市实务)

自2024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严格执行退市制度的意见》,史上最严退市新规正式落地,其威力也在2025年逐步显现。

据了解,2025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多家公司也已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值得关注的是,北交所也即将迎来首家退市企业——广道数字,由于2024年年报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意见,其股票已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

北交所首家主动退市公司

北交所或将迎来首家退市公司。

据了解,5月6日,广道数字(839680)将正式更名为“*ST广道”,成为北交所首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企业。

因涉嫌系统性财务造假、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其2024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叠加证监会立案调查未结案,广道数字或将成为北交所设立以来首例因重大违法被强制退市的案例。

2025年4月29日晚间,广道数字披露2024年年报,年报显示,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206.36万元,归属净利润-3076.15万元,扣非归属净利润-3200.82万元。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了无法表示意见,原因包括证监会立案调查影响,公司存在前期会计差错更正且会计师无法判断其准确性和完整性对财务报表的影响,以及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公司原主营业务基本停滞、关键岗位人员大规模流失、资金监管账户被冻结、银行贷款逾期等不利因素,对财务报表产生重大且广泛影响。

若后续经证监会行政处罚认定的事实,触及《北京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规定的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情形,公司股票将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作为北交所首批上市公司,若*ST广道最终退市,将对市场形成 “应退尽退” 的监管导向,加速劣质企业出清,也会引发市场对北交所上市公司质量的关注。同时,该事件暴露出审计机构对函证程序把控不足,保荐机构尽职调查失职,可能引发对科技类企业财务真实性的全面核查,也会促使北交所未来提高上市审核标准。

另外,云创数据(835305.BJ)也因2024年年度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于5月6日开市起复牌并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未来也存在退市风险。

2025年9家公司退市

据大象君统计,2025年以来,A股市场已有9家公司完成退市,退市公司分别是*ST嘉寓、*ST东方、*ST富润、*ST旭蓝、*ST大药、退市卓朗、*ST博信、海通证券、*ST美讯。

其中,4家公司股价低于面值、4家公司是其它不符合挂牌的情形、1家公司是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除此之外,还有多家公司已经锁定退市命运,如*ST龙津*ST中程*ST人乐*ST恒立*ST工智*ST旭蓝、*ST嘉鱼、*ST吉药纷纷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其中多数公司触及了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例如,*ST人乐2023年度、2024年度经审计的净资产均为负值,且2024年财务会计报告被出具无法表示意见的审计报告,财务报告内部控制被出具否定意见的审计报告;*ST龙津因连续两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触及组合财务退市指标;*ST恒立因2023年净利润为负且营收低于1亿元,叠加未在法定期限内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触及财务类强制退市指标。

还有少数公司触及交易类强制退市指标,如*ST吉药在年报发布前就已经触及面值退市指标,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

总体而言,2025年以来退市以及收到终止上市事先告知书的上市公司,主要是由于自身财务状况不佳、公司治理存在缺陷等原因,在退市新规严格执行的背景下,面临着被终止上市的命运,这也体现了市场优胜劣汰机制的进一步深化。

总结

退市制度是资本市场的重要基础制度,建立常态化退市机制是全面深化资本市场改革的重要内容。

从市场层面看,它如同 “净化器”,通过淘汰财务造假、长期亏损的企业,如北交所 * ST 广道因财务问题濒临退市,释放资源并引导资金流向优质企业,提升资源配置效率;同时以强制退市惩戒违规行为,震慑市场投机与违法现象,强化规则权威性。

对上市公司而言,退市压力倒逼企业规范治理、聚焦主业,避免因指标不达标或违规被清退,而退市企业则面临融资受阻、品牌受损等困境。

对投资者,短期因股价暴跌需承受损失,但长期来看,市场环境净化减少 “踩雷” 风险,推动投资理念从投机转向价值投资。

未来,随着退市制度与配套机制的不断完善,资本市场将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实现 “有进有退、进退有序” 的良性循环。(大象IPO整理)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