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5-23 11:31
编者按:《美股牛股》栏目旨在追踪每日美股市场涨幅TOP10牛股,紧抓涨势迅猛的个股,助力投资者快速把握美股交易机会。
华盛资讯2025年05月23日讯,截至美东时间周四收盘,道琼斯指数平盘0.0%,报41859.09点;纳斯达克指数涨幅0.28%,报18925.73点;标普500指数跌幅0.04%,报5842.01点。
發仔梳理了每日美股涨幅Top10榜单,供投资者参考。以下为隔夜美股涨幅靠前的个股:
Vigil Neuroscience, Inc.: 隔夜涨幅241.1%,赛诺菲收购Vigil,进军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
Vigil Neuroscience, Inc.是一家专注于神经退行性疾病治疗的临床阶段生物技术公司。其研发重点是通过恢复小胶质细胞的警惕性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公司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激活TREM2受体蛋白,该蛋白对维持大脑健康至关重要。目前,公司有两个核心项目:一是针对ALSP患者的VGL101单克隆抗体,正在进行二期临床试验;二是小分子TREM2激动剂,处于IND授权研究阶段。这些创新疗法有望为神经退行性疾病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赛诺菲宣布以约4.7亿美元收购该公司,收购价格每股8美元,较前一交易日收盘价溢价236%。此外,如Vigil的阿尔茨海默症在研药物VG-3927实现首次商业销售,股东还将获得每股2美元的额外现金。赛诺菲此举旨在增强其神经退行性疾病领域的早期产品线。Vigil的VG-3927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显示出良好的研发前景。
纳微半导体: 隔夜涨幅164.4%,与英伟达合作下一代800V电力架构
Navitas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是GaN功率IC领域的领先企业,于2014年成立,2020年8月在特拉华州注册。公司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的功率半导体专家团队,在相关领域累积了300多年经验。其GaN电源IC技术整合了驱动、控制和保护功能,为多个市场提供高效能解决方案,实现快速充电、高功率密度和节能效果。Navitas的创新实力突出,创始人拥有200多项专利。
纳微半导体公司宣布与英伟达合作开发下一代800V高压直流(HVDC)架构,为包括Rubin Ultra在内的GPU提供支持的"Kyber"机架级系统供电。纳微的氮化镓和碳化硅技术将在这一合作中发挥关键作用。
有媒体指出,这代表了数据中心基础设施领域的重大技术飞跃,特别是在支撑吉瓦级AI计算负载方面,纳微的技术将一定程度上大幅提升能效并降低铜材使用量。
IonQ, Inc. Common Stock: 隔夜涨幅为36.5%,龙头IonQ豪言要做“量子英伟达”
IonQ, Inc.是一家量子计算领域的领军企业,成立于2020年9月14日,注册地为特拉华州。该公司在创新和部署方面表现卓越,其开发的下一代量子计算机被认为是全球最强大的俘获离子量子计算机。IonQ独特之处在于其量子系统可通过多个主流云平台以及直接API访问,为用户提供了便捷的使用途径。公司已明确制定了扩大规模的战略路径,有望在未来量子计算市场中保持领先地位。
IonQ首席执行官Niccolo de Masi表示,IonQ在量子领域的地位,就像英伟达和博通在GPU领域的地位一样。摩根大通研报称,预计量子计算将受益于大量投资,仅2025年全球公共投资预计就将达到450亿美元。
發仔统计了每日美股涨幅Top10,具体名单如下:
名称/代码 |
市值/亿美元 |
隔夜涨幅 |
年内涨跌幅 |
Vigil Neuroscience, Inc. VIGL |
3.68 | 241.1% | 363.5% |
纳微半导体 NVTS |
9.7 | 164.4% | 41.5% |
Asset Entities Inc. ASST |
2.05 | 61.8% | 2552.4% |
尖端汽车配件公司 AAP |
29.42 | 57.0% | 5.1% |
Instil Bio TIL |
1.6 | 51.7% | 28.9% |
房利美(ADR) FNMA |
129.93 | 50.6% | 242.1% |
房地美(ADR) FMCC |
52.33 | 42.0% | 146.5% |
IonQ, Inc. Common Stock IONQ |
113.56 | 36.5% | 9.6% |
Wolfspeed WOLF |
2.67 | 33.6% | -74.3% |
Domo DOMO |
4.36 | 26.9% | 53.2% |
数据截止至:美东时间05月22日收盘
此内容由AI大模型工具“华盛天玑”生成,并由华盛内容团队编辑审核。
风险提示: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