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小米在用平民价格做出“电动法拉利”

2025-05-21 14:40

YU7是一辆“电动法拉利”,价格却是平民水平..

图片

小米本周即将发布其第二款电动车——YU7。

小米去年推出的首款电动车SU7在市场上引发强烈反响,首发36小时内收获12万台预订。

MS的研究员Andy Meng认为,YU7有望复制甚至超越这一成功。中国或许已经赢得了电动车战役,但下一个战场是“自动驾驶战争”,胜负仍未揭晓...

对汽车行业的几点核心观察与启示:

1. 设计惊艳,价格亲民:去年SU7上市时,不少客户评价其外观神似保时捷,科技配置胜过特斯拉Model 3,定价却接近二手的大众ID.3。

而此次即将发布的小型SUV YU7,又一次让人眼前一亮:外观风格类比法拉利Purosangue或阿斯顿·马丁DBX,但价格却与大众或低配版Model Y接近。

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何特斯拉正在“脱离造车”,全力押注自动驾驶(Autonomy)。

2. YU7是又一个信号,显示中国公司正将电动车性能与成本优势推向一个新高度。中国或许已经赢得了EV战役,但在自动驾驶领域,胜负仍未可知。

值得强调的是,这只是小米的第二款车。在福特2024年第四季度电话会上,分析师向CEO Jim Farley提问对小米SU7的看法,Farley明确表达了对该车型的赞赏,并补充道:

“但归根结底,是管理层的责任,在街头对决中正面击败SU7。”

大摩认为,福特要在经销商展厅里拿出能匹敌SU7或YU7的产品,可能还需要好几年...届时,小米的技术迭代和创新又将走到哪里?

3. 中国电动车进入美国只是时间问题:

真正优秀的产品终究会抵达最优质的消费市场。小米已经跻身中国最具实力的科技/汽车制造商之列,未来可能成为西方传统车企争取合作的对象,以实现本地化制造规模、改善资本效率并降低执行风险。

没有听到任何一家车企CEO认为关税能“彻底挡住”中国电动车技术进入美国市场。相反,接触的许多高管都表示,在数据与计算安全可控的前提下,愿意与中国车企合作,引进关键技术。

这对特斯拉的启示也是清晰的。市场对特斯拉短期汽车业务的预期仍然过高,尚未充分反映来自中国的新增产能与竞争压力,这些都将在全球市场上产生影响。

理解这一点,有助于解读特斯拉为何在多个维度上“All-in Autonomy”(全面押注自动驾驶),其战略早已超越了传统“造车四轮”范式。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