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5-20 07:01
他们是来自上海电气的一线工作者,他们胸怀“国之大者”、牢记使命担当、立足岗位实际,用艰苦奋斗、敬业奉献,铭刻出一个又一个时代印记,奏响了一曲又一曲劳动者之歌。
劳动谱写时代华章,奋斗创造美好未来。从今天开始,我们将分多日讲述上海电气2025年全国劳动模范身上的奋斗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进一步激励广大职工和劳动群众建功立业、创新创造。
上海市劳动模范风采录
储能先锋书写能源新篇章
在新能源加速发展的当下,储能技术无疑是推动能源转型的关键力量。王伟岸作为输配电集团技术中心主任和一名正高级工程师,在储能变流器及电能质量治理领域潜心钻研,成果斐然。自2008年研究生毕业后,他便进入集团技术中心工作,开启了他的研发之路。从最初的技术人员到如今的技术中心主任,他始终坚守在技术研发一线。
2018年,王伟岸带领团队开启储能变流器研发工作,陆续研发了功率等级从50kW到5.2MW的全系列储能变流器产品,取得了权威机构的产品认证和批量应用业绩。在技术研发背后,是王伟岸对创新的执着追求。他主导研发的多机并联谐振控制、弱电网条件下变流器控制等技术,解决了新能源并网接入及用户侧负荷调配等实际问题。
在科研征程中,王伟岸积极投身专利研发与市场化转化工作。他带领团队申请多项发明专利,这些专利不仅彰显了团队的技术实力,更为集团在储能领域的市场竞争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通过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实际产品,推动了储能系统的市场化应用,为集团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以实际行动实现科技报国理想
房小艳,深耕“工业母机”领域十五载,从事高端数控磨床相关技术研发工作,以匠心助力高端数控机床迈向智造新征程。
作为从企业研发一线成长起来的技术管理者和技术带头人,房小艳
以国家战略需求为牵引,以满足重点领域高端用户需求为目标,制订企业科技发展规划,
强化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机制,
明确重点攻关产品,她主持研发的
纳米级数控超精密磨床、数控随动曲轴磨床、数控复合磨床等一系列高端数控磨床,在
满足高端客户对核心零件精密磨削工艺需求的同时,锻造了企业科技队伍
自主研制和关键技术攻关的核心竞争力,
以实际行动践行科技报国的理想信念
,为重点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装备基础和保障。
近5年来,她主持国家级科研(子)项目2项、上海市科研项目2项;申请发明专利28项,授权发明专利11项;发表论文5篇;推动企业登记软著7项;参与制修订标准4项。曾获2022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22年“上海产业菁英”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产业青年英才、2023年度上海市优秀学术/技术带头人、第十二届上海青年科技英才、2023年上海市东方英才计划-青年项目、2024年上海市青年五四奖章个人等多项荣誉。
撑起关键基础件领域“硬实力”
顾金芳,长期深耕轴承领域。
多年来,她带领团队在航天航空、高端医疗、汽车制造、工业装备等领域,开展跨行业、多学科的产学研用联合攻关,
推动多项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填补了诸多行业技术空白,不仅为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更为国家科技自立自强贡献了智慧力量。
身处战略攻坚领域的科研一线,顾金芳凭借巾帼不让须眉的智慧和坚韧,先后主持推动航空航天“卡脖子”问题、核电轴承技术难点攻关、微小型轴承设计迭代等领域15余项国家重点战略规划项目、国家年度科研项目、工信部及上海市经信委等重点科研项目。同时,她乐于施教、积极培育青年科技人才,所带的研发团队平均年龄不到28周岁,为科技事业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近三年来,她带领技术研发团队完成新产品开发600余项,形成新产品销售收入9000多万元,并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三等奖2次、2024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次、第三十四届上海市优秀发明选拔赛优秀创新铜奖1次,上海集优科技进步二等奖2次、三等奖3次,获得发明专利3项,参与制定国家轴承标准5项,公开发表论文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