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5-21 09:08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2005年,当国内健康保险市场尚处萌芽阶段,中国人保以“探索者”姿态成立了国内首家成立的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民保险健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人保健康”)。20年后的今天,人保健康已从单一保险产品供应商发展为覆盖“保险保障、健康管理、科技赋能”的全生态服务商。5月20日,人保健康在北京发布《二十年,为了人民健康——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20年社会责任报告》,这不仅是一部企业成长史,更勾勒出中国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的微观缩影——从参与国家医保治理到创新普惠金融模式,从破解老龄化困局到赋能新质生产力,人保健康用专业化实践书写着金融为民的时代答卷。
在“国之大者”中找准金融坐标
在青岛,董师傅16年前因为工伤高位截瘫,原本沉重的护理负担因“补充工伤保险+伤养服务”模式得到缓解:保险公司不仅提供医疗费用补偿,还联合专业机构制定个性化康复方案,将工伤治疗与养老照料结合。这一创新覆盖1600余家企业、16万参保人,成为普惠金融的生动样本。
事实上,普惠性早已融入人保健康发展基因。人保健康承办的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等政策性业务如同一张“民生安全网”,覆盖全国超4亿参保群众,累计赔付金额1000亿元。立足基本医保的“补充”定位,创新推出“防暑保”“大病保”等定制化产品,为300万人次新市民提供就业、医疗等多维保障;在河南、安徽等7省,为100多万低保困难群众提供大病补充保障,守牢防返贫底线。
当普惠金融解决“有没有”的问题后,养老金融提出了“好不好”的新课题。人保健康将视角转向银发群体,开启了养老金融的创新探索。
面对“未富先老”的社会现实,人保健康构建起“产品+服务+生态”的立体养老体系:开发100余款超过60岁可投产品;依托门诊慢特病项目开展慢病人群疾病管理服务,服务人群超2000万;落地长护险项目,服务人群超2200万,从“重度失能”到“中度失能”的保障范围扩展,彰显着对老龄化需求的精准响应。
传统金融服务持续升级,科技、绿色与数字化浪潮正重塑行业格局。
在数字金融领域,人保健康高度重视发展数字保险,通过技术赋能,有效扩大业务覆盖面,提升服务效率,优化客户体验,重塑业务模式,打造“线上化、科技化、普惠化”的业务模式,优化智能理赔运营服务体系,目前获得保险赔付的理赔案件超400万件,客户使用线上理赔服务的比率超过98%,客户理赔赔付满意度超98%。
在科技金融领域,人保健康围绕科技型企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全生命周期多样化健康保障需求,构建完善多层次、专业化、个性化健康保险保障服务方案,同时,推动医、药、险融合,将特定药械保障责任、诊疗技术(如质子重离子治疗、CAR-T)项目纳入惠民保项目。2024年为超7000家科技企业提供2.28万亿元风险保障。
在绿色金融领域,人保健康为实体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注入健康元素:为1.35万家绿色企业提供5.24万亿元风险保障;深化全链节能管控,支持企业绿色低碳发展,为经济社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长期资金支持。截至2024年,在绿色金融领域投资超百亿,用金融资本撬动生态价值。
从“产品思维”到“模式重构”的跃迁
“以前超过50岁就很难选产品,现在60岁还能买到医疗险。”北京市民李女士的感慨,折射出人保健康产品创新的温度。人保健康以“满足全生命周期需求”为锚点,精心打造多层次健康保险产品矩阵。例如在医疗险领域,“好医保·长期医疗”系列不断创新:6年保证续保、覆盖202种特药(含3种CAR-T疗法),引领行业从“短期险主导”转向“长期保障”时代。
在疾病险领域,推出以自然费率定价的长期重疾险“健康福·百万重疾(长期版)”,聚焦核心保障,化繁为简,提高保障杠杆,创新增加了持续给付责任,实现重疾险从“单点赔付”到“周期管理”的跨越。
在护理险领域,探索构建了增额型、税优型、杠杆型和可选择服务给付型四大商业长护险体系,“上海沪理保”“南通护理保”等普惠商业补充护理保险,受到了金融监管部门表扬。
如果说产品创新解决“保什么”,那么服务创新则回答“怎么保”。人保健康将触角延伸至医保治理、健康管理等领域,开创独特的“保险+治理”模式。
如2009年,在广东湛江,人保健康将医疗服务全流程管控深入到各医疗服务环节,形成了商业保险服务医疗保障体系的“湛江模式”,是大病保险的“雏形”,被誉为商业保险服务新医改的成功实践。
此类实践不胜枚举:在江苏太仓,创新“基本医保结余资金购买大病保险”模式,为国家出台大病保险政策提供实践依据;在河南开封,建立全流程经办长护服务,入选了2024年“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年度榜样”;在山东青岛,协助政府建立“补充工伤保险”与“伤养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工伤保障制度;在陕西宝鸡,创新探索形成了门诊慢特病管理“宝鸡模式”。
从产品创新端全生命周期的“健康守护者”,到服务创新医保治理的“市场化新解法”,人保健康用创新因子不断驱动变革,提升客户体验。
从“保险孤岛”到“医险融合”的进化
在浙江长埭村,一场“健康共建”试验正在改变村民的生活:1500名村民无论是否患病,均可享受人均70余万元保额的健康保障,住院及16种慢病门诊费用均可理赔。这个被称为“健康共富样本”的“长埭模式”,正是人保健康构建健康生态的生动注脚。
人保健康搭建起了“医-药-康-护-健-险”大健康生态体系,多种方式对接合作医院4600余家,签约合作普药药店21.7万家,特药药房1500余家,康复护理门店机构260余家,签约体检机构门店2000余家。此外,打造涵盖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促进、疾病预防、慢病管理、就医服务、药品服务、康复护理共八大类30项150余款的健康管理服务产品,累计提供服务超1亿人次。这种“保险+健康服务”的生态闭环,正是公司从“事后赔付”转向“全程守护”的关键突破。
在企业端,“联合医务室”模式正在重塑职场健康生态:为企业员工设立的健康管理中心,提供体检、问诊服务,健康讲座、八段锦教学等方式,“健康保险+就医绿通+康复护理”的一体化方案,降低企业重疾发生率。
生态构建让健康管理“触手可及”,当AI、大数据等科技赋能让服务变得“更聪明、更温暖”。
在核保环节,“智能核保平台”依托4600余条AI规则,精准识别上千种疾病风险;在理赔端,“数字理赔生态平台”实现“出院即理赔”,客户满意度99%。
有速度更有温度的“人民保险”
在人保健康的线下网点,“爱心窗口”配备着老花镜、轮椅等设施,工作人员用“慢语速、手写板”为老年客户讲解保单;线上平台则推出“关怀模式”,APP字体放大、语音播报清晰易懂。这种“线上线下协同、传统智能并行”的适老方案,让银发群体也能享受便捷服务。
更具温度的是“陪伴式理赔服务”:湖北黄冈客户张先生患急性髓系白血病后,服务管家不仅协助其获得6.12万元医保补充赔付,还全程跟进特药申请,累计赔付69次,赔付金额达435.26万元。这种“从投保到康复”的全周期陪伴,重新定义了保险服务的内涵。
有速度、温度,更有力度。从产品设计到理赔服务,消保理念渗透至每个环节:建立“三位一体”消保审查机制,对产品分级分类管理;构建“1+N”的智能客服体系,为消费者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2024年开展4600余场消费者教育活动,触达2.7亿人次,用“看得懂、听得明”的方式普及保险知识。
目前,互联网渠道提供的保险理赔服务实现了全国覆盖,北至漠河、南至三沙、西到阿拉山口,到最后一个通公路的西藏墨脱,都已有客户的理赔记录,累计提供理赔服务超400万人次,累计赔付总额超280亿元。
专业健康险的“高质量发展范式”
20年数据勾勒出强劲成长曲线:总资产由10亿元增长至1412.6亿元,实现了从十亿量级到千亿量级的跨越;偿付能力充足,风险评级达AA级;保费收入从0.5亿元跃升至4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3.1%;2024年实现盈利19.3亿元,净资产收益率(ROE)达15.45%,标志着从“规模扩张”到“价值增长”的成功转型。
从参与医保治理“破冰者”到健康生态“构建者”,人保健康的二十年,是与时代同频、与人民同行的二十年。未来,这家“国家队”健康险公司将继续以科技为翼、以生态为基,在“健康中国”建设中续写“金融为民”的新篇章,让每个家庭都能感受到“人民保险”的温度。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