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5-20 18:28
华盛资讯2025年05月20日讯,截至收盘,恒生指数涨幅1.49%,报23681.48点;恒生科技指数涨幅1.15%,报5315.56点;国企指数涨幅1.52%,报8589.08点。
三生制药: 当日涨幅32.3%,与辉瑞制药达成授权协议
该公司主要在中国从事医药产品的开发、生产、营销和销售。2024财年,公司实现营业额91.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6.5%;净利润2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4.9%。公司核心产品包括特比澳、益比奥、赛博尔、益赛普等生物药和小分子药物蔓迪。公司在血小板减少症、rhEPO和TNF-α抑制剂等细分市场占据领先地位。未来,公司将聚焦肿瘤、自免、肾科等领域的创新药研发,加快新药商业化进程,并通过自主研发和对外合作双轨并行策略,扩大产品布局。
辉瑞制药周二表示,已与三生制药签署协议,授权其SSGJ-707药物候选品,该药物正在针对多种罕见癌症进行评估。目前该药物在中国正在进行临床试验,三生制药计划在2025年晚些时候启动III期试验。辉瑞制药将支付12.5亿美元的预付款,如果达到开发里程碑,还将支付48亿美元。该协议授予辉瑞制药在全球范围内(除中国外)开发、制造和商业化该癌症药物的权利。辉瑞制药还有获得中国商业化权利的选择权。此外,辉瑞制药表示,计划在授权协议完成后向三生制药投资1亿美元股权,预计交易将在2025年第三季度完成。
阿里影业: 当日涨幅29.8%,业绩表现亮眼
阿里影业的业务主要包括电影科技与投资制作宣发平台业务、大麦、IP衍生、剧集制作。消息面上,阿里影业昨晚发布2025财年业绩,受益于线下娱乐的蓬勃发展和业务结构的多元化布局,截至2025年3月31日,阿里影业实现收入67.02亿元,同比增长33%;经调整EBITA连续5年实现盈利,盈利8.09亿元,同比增幅61%。
其次,阿里影业多元化业务布局成效显著,电影、票务平台、大麦票务、IP衍生及剧集制作等业务均呈现强劲增长态势。此外,公司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在AI、数字人及虚拟拍摄等领域布局,并实施积极的人才战略。
H&H国际控股: 当日涨幅17.7%,一季度婴配奶粉增长亮眼
该公司主要从事高端儿童营养品、婴幼儿护理用品、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以及宠物营养及护理用品的生产和销售。在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方面,公司录得高单位数增长,特别是在中国内地市场表现强劲。
该公司一季度实现总收入约31.7亿元,按呈报基准按年上升10.4%(按同类比较基准为上升10.9%)。其中,成人营养及护理用品分部按同类比较基准增长3.2%,婴幼儿营养及护理用品分部重拾升轨,增长25.3%,宠物营养及护理用品分部按同类比较基准增长7.3%,受北美持续增长及中国内地恢复增长所带动。中金指出,1Q25BNC表现亮眼,ANC及PNC继续保持稳健增长。该行预计25 年收入有望企稳回升,利润率有望有所改善。
宁德时代: 当日涨幅16.4%,中签一手赚4320港元
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专注于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截至2024年底,公司已建立全球性的研发和生产网络,服务覆盖64个国家和地区。其动力电池累计装车超1,700万辆,全球市场占有率约33%。
宁德时代正式登陆港交所,摘下今年以来“全球最大IPO”桂冠,首日挂牌,收报306.2港元,较招股价263.0港元上升16.43%,成交82.84亿港元。不计手续费及佣金,中签一手赚4320港元。
發仔统计了每日港股涨幅Top10,具体名单如下:
名称/代码 |
市值/亿港元 |
隔夜涨幅 |
年内涨跌幅 |
三生制药 01530.HK |
460.05 | 32.3% | 215.5% |
阿里影业 01060.HK |
182.24 | 29.8% | 28.4% |
H&H国际控股 01112.HK |
88.57 | 17.7% | 55.9% |
中国碳中和 01372.HK |
10.29 | 17.6% | 424.6% |
宁德时代 03750.HK |
13844.19 | 16.4% | 16.4% |
荣昌生物 09995.HK |
255.84 | 16.2% | 226.4% |
汇通达网络 09878.HK |
98.11 | 16.0% | -8.2% |
英皇钟表珠宝 00887.HK |
21.04 | 16.0% | 73.7% |
基石药业-B 02616.HK |
46.39 | 15.6% | 47.8% |
山高控股 00412.HK |
459.28 | 14.7% | 17.6% |
此内容由AI大模型工具“华盛天玑”生成,并由华盛内容团队编辑审核。
风险提示: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