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周大福的黄金困局:营收利润双降的背后

2025-05-12 05:16

(转自:财评社)

出品 | 财评社

文章 | 宝剑

在全球金融市场的波动加剧,尤其是金价持续走高的背景下,作为传统珠宝企业的周大福珠宝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周大福”)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家拥有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曾经是黄金珠宝行业的标杆,如今却不得不在重重压力下寻求出路。

2025年对于周大福来说是一个充满考验的一年。自2024年初以来,国际金价一路攀升,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大关,创下历史新高。然而,这一看似对黄金饰品行业有利的价格走势,实际上却成为了压垮周大福业绩的沉重枷锁。根据周大福公布的2025财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营业额同比下降了20.4%,归母净利润更是暴跌了44.4%至25.3亿港元。

面对如此严峻的数据,不禁让人质疑,为何高企的金价未能为周大福带来预期中的收益?

事实上,高金价抑制了普通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导致市场需求疲软。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4年4月至9月期间,黄金、银及珠宝零售总额同比下跌5.8%,远低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增长率。而据世界黄金协会统计,中国市场第三季度金饰需求较去年同期下降了34%,销量降至十年来的最低水平。这表明,尽管金价持续走高,但消费者对于高价商品的兴趣正在减弱,尤其是在经济压力较大的情况下,人们更倾向于选择其他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此外,金价波动还给周大福带来了直接的财务损失,由于黄金借贷合约重估产生的亏损,进一步加剧了利润下滑的压力。

与此同时,周大福的市值也遭受了重创。自今年3月中旬至今,八个多月的时间里,周大福股价跌幅达到了惊人的44.28%。市场对于周大福未来的盈利能力表示担忧,花旗银行将其目标价从11.4港元下调至9.4港元,维持“买入”评级;中金公司则指出,因金价波动过大带来较多对冲亏损,下调周大福2025财年每股盈利预测18%至0.48港元,基本维持2026财年每股盈利预测0.69港元;瑞银虽然上调了周大福的目标价至9.7港元,但也承认短期内需求受压。这些调整反映出投资者对周大福未来发展的谨慎态度。

除了外部环境的影响,周大福内部也存在诸多问题亟待解决。首先,在渠道布局方面,过去几年为了迅速扩张市场份额,周大福在全国范围内开设了大量门店,尤其是一些三四线甚至更低级别的城市成为了主要战场。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这一策略逐渐失效。2025财年上半年,周大福在中国内地净关闭了239个珠宝零售点,在港澳地区也关闭了3个店铺。而在接下来的半年时间里,又关闭了180家门店,显示出该公司正在加速调整其渠道布局。值得注意的是,周大福并未完全放弃线下渠道,而是选择了更为精细化的管理方式。例如,公司将新开店和关店的标准设定为每月流水分别达到约100万港元和50万港元,以确保剩余店铺的质量和盈利能力。此外,周大福还在积极拓展国际市场,特别是在东南亚地区设立新店,试图寻找新的增长点。

然而,即便是在优化渠道的过程中,周大福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关闭门店带来的短期阵痛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如何保证新开设的高端概念店能够真正吸引目标客户群体,仍然是一个未知数。有报道指出,周大福在香港特区中环皇后大道开设的品牌最新概念店,占地320平方米,与过往门店形成鲜明差异,提炼出“周大福红”作为主色调,并使用了品牌全新设计的中英文logo,以全新面貌面对消费者。

尽管这样的尝试展示了周大福转型的决心,但实际效果还有待观察。

质量问题也是困扰周大福的一大难题。近年来,关于周大福产品质量的投诉时有发生,这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也可能影响到公司的长期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周大福需要更加注重产品质量控制,提升顾客满意度。只有这样,才能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支持。

尽管面临重重困难,但周大福仍有理由保持乐观。首先,随着消费者对于珠宝首饰的需求逐渐回归正常化,市场需求有望保持稳定增长。其次,华泰证券认为,2025年行业或将进入升级调整期,看好高端品牌的经营韧性和成长前景。悦己消费和保值增值心理将进一步强化黄金珠宝的消费需求,为高端品牌提供了发展机遇。不过,要想成功转型高端市场,周大福还需解决几个关键问题:一是如何平衡高端化与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既满足现有客户群体的需求,又能吸引更多追求品质生活的高收入人群;二是如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控制成本,提高利润率;三是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树立统一且鲜明的品牌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

周大福正处于一个转折点上,未来的道路充满不确定性。如果不能有效应对当前面临的种种挑战,周大福可能难以摆脱目前的困境,进而失去其在黄金珠宝行业的领导地位。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