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5-12 19:36
来源:整点消费
无论是业界还是资本市场,对于国民果汁品牌“汇源”重回资本市场都充满期待。
此前,A股上市企业黑龙江国中水务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中水务”)曾计划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上海邕睿企业管理合伙企业(下称“上海邕睿”)收购其持有的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诸暨文盛汇”)相关份额,计划收购完成后将累计持有诸暨文盛汇的股权比例不低于51%,从而成为诸暨文盛汇的控股股东及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汇源”)的间接控股股东。
而北京汇源作为汇源集团的核心资产,拥有包括全部“汇源”品牌及商标所有权、全部销售渠道、顺义工厂和15条自有生产线等资产。
这对于国中水务和汇源集团来说,可谓是“双赢”的一步棋:国中水务可以借助北京汇源实现业务转型,扭转幕后股东的资本困境;汇源集团也可以通过国中水务重回资本市场。
但在4月23日,国中水务发布《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4月22日召开第九届董事会第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终止重大资产重组事项的议案》,同意公司终止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公告一经发布,国中水务和汇源集团的一切愿景都戛然而止。国中水务的股价也连续一字跌停。
事件背后,将时针播回2022年,彼时,汇源果汁重整计划获批,文盛资产成为新的控股股东,并且计划投入16亿元重启汇源果汁。但在去年8月,文盛资产股东之一的粤民投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向法院提起诉前保全,申请冻结了诸暨文盛汇控股股东上海邕睿的股权。
而国中水务在公告中表示,由于交易标的股权仍处于冻结状态,存在限制转让的情形,公司拟终止本次交易,待相关限制转让情形解除后再行评估推进的可行性。
显然,文盛资产和粤民投之间的纠纷,并未像预期那般妥善解决,也影响了国中水务的资产重组。
不过,相比之下,此次涉事标的也因重组告吹事件陷入舆论危机。“走向末路、又被资本耍了、悲剧……”各种声音开始出现在网上。
而北京汇源不得不通过官方途径发布《声明》称,针对汇源果汁的唱衰及不实言论,这些言论已严重贬损了汇源果汁品牌声誉及合法权益,严重伤害了创始人朱新礼先生的个人情感及名誉。
北京汇源在声明中表示:“自2022年重整成功以来,汇源果汁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并持续改善,前不久还获知名第三方机构认证的‘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证明。”
而汇源最新的可查业绩是在2023年,营收27.45亿元,净利润4.24亿元,扣非净利润3.93亿元。说实话,汇源的这份成绩单已经算得上是比较优秀的了。
不过,整个饮品行业的竞争都在不断加剧,即便是果汁这个汇源的优势品类,如今的“江湖地位”早已发生改变。康师傅、农夫山泉、统一企业中国、可口可乐……这些巨头的果汁业务收入均在汇源之上。
与此同时,一些主打新工艺、新原料的新果汁品牌开始起势,比如主打低温冷链的HPP果汁,正在盒马等一些高势能渠道获得追捧。
而汇源方面虽然自称“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但据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中国商标网显示,“汇源100%”的横排和竖排都是注册商标,虽然这并不代表汇源的果汁产品不是100%果汁,但汇源此举或多或少会给消费者带来困扰。
对于汇源果汁而言,相比重回资本市场,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住自己的市场优势更重要。毕竟,有了市场优势,谋求上市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但首先,要熬过这段沉寂的时间。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或立场,不代表新浪财经头条的观点或立场。如因作品内容、版权或其他问题需要与新浪财经头条联系的,请于上述内容发布后的30天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