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华鑫汽车|行业周报】 恒而达收购磨床企业SMS布局上游设备,吉利拟全资私有化极氪内部整合加速

2025-05-12 09:26

(转自:华鑫研究)

恒而达收购磨床企业SMS,布局上游丝杠设备成为行业大趋势

事件:恒而达拟以现金方式收购SMS公司名下高精度数控磨床业务,交易对价85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 6,935.66万元,收购资金来源为恒而达自有或自筹资金。

恒而达收购SMS将加速推进公司智能数控装备及其核心部件的产业布局落地。 SMS公司是最早从事机械式螺纹磨床数控化翻新改造业务的企业之一,主要为莱斯豪尔及克林贝格生产的机械螺纹磨床进行翻新并为之配备先进的数控系统。自2006年开始,SMS公司凭借其在磨床领域的深厚技术积累,开始将业务重心转移至研发和制造适用于不同领域的数控螺纹磨床。目前SMS公司拥有 Heligrind SH 系列磨床、GI50型磨床,用于各类丝杠螺母(如滚珠丝杠、行星滚柱丝杠、梯形丝杠等)等进行内螺纹磨削。通过收购SMS,恒而达纵向延伸智能数控装备、滚动功能部件业务架构,有望加快滚珠丝杠副及行星滚柱丝杠副等滚动功能部件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推进速度。

内螺纹磨床设备依旧是兵家必争之地。按照特斯拉明年5万台机器人生产目标,明年或将需要百万量级的丝杠产能。然而现阶段绝大多数丝杠厂商面临产能瓶颈问题,极少数厂商拥有充足设备。内螺纹加工专机的出现迅速拉开厂商之间的差距。螺纹磨床专机和通用标准机床加工效率差距极其悬殊,专机是后期降本关键,需要联合设备厂一对一开发。双林股份收购科之鑫、嵘泰股份子公司河北力准联合润孚成立设备孙公司、恒而达收购SMS均显现出少部分优秀企业已经不满足于采购磨床设备,而是通过并购/合作的方式深度布局上游设备,展开螺纹加工专机的研发。

投资建议:中远期看,丝杠厂商正向研发能力是基础,自制设备的厂商胜出概率大:1)正向研发能力,决定了走多广(机器人、汽车底盘、机床、电缸替代);2)设备自主可控能力,决定了走多远(效率、良率、成本)。坚定推荐螺纹设备自主可控企业双林股份、嵘泰股份。

▌吉利拟全资私有化极氪,内部整合加速

吉利拟全资私有化极氪。5月7日吉利汽车发布公告,拟溢价收购极氪全部股份,并将其私有化。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吉利汽车与极氪均为吉利控股集团旗下整车企业,现吉利汽车持有极氪65.7%的股份。吉利汽车对极氪的建议购买价为每股2.566美元或每股美国存托股票25.66美元;资金来源于新股发行、现金储备及债务融资(如需)。

内部整合加速,成本有望缩减。吉利汽车与极氪存在内部关联交易、研发资源重合等问题,在完成品牌合并后,极氪预计研发投入可节省10%至20%,研发费用率预计从11%降至6%;在大制造体系支撑下,物料清单成本预计下降3%以上。在台前品牌整合形成更强规模化优势后,吉利控股集团有望着手研发协同。极氪辅助驾驶团队和智能座舱团队,与其他子品牌智能化研发团队并入吉利研究院,服务于全集团品牌。

新车周期有望驱动盈利持续向上。吉利集团25Q1总销量达 946,627 辆,同比+ 31%;新能源销量 463,372 辆,同比+ 83%,新能源渗透率 49%。连续两个季度销量稳居 90 万 +,新能源渗透率单月突破 52%,创历史新高。吉利集团近期陆续发布领克900、银河星耀8、吉利博越L等新车,领克900售价28.99万元起,上市一小时大定破万,表现强势,相关新车后续有望持续盈利,驱动盈利持续向上。

投资建议:吉利汽车全资私有化极氪,合并后将实现研发协同降本,强化集团技术整合。当前吉利集团新能源转型加速,25Q1总销量同比+31%至94.7万辆,新能源渗透率达49%。领克900等新车上市表现强劲,叠加规模化效应与技术整合红利,有望持续驱动盈利增长。

▌推荐标的

我们持续看好汽车行业,维持“推荐”评级:(1)整车:国内40万元以上市场进入壁垒较高,与华为有深度合作的鸿蒙智行车企有望逐步占据一定份额,建议关注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等;(2)汽车零部件:下游格局重塑、技术变迁叠加零部件出海,国产零部件迎来发展黄金期,关注成长性赛道:①内外饰:新泉股份岱美股份模塑科技(维权)②轻量化:关注文灿股份爱柯迪旭升集团、嵘泰股份;③智能化:城区NOA集中落地,Robotaxi加速推进,关注中国汽研中汽股份华阳集团伯特利保隆科技④人形机器人:特斯拉Optimus量产在即,T链转型机器人的汽车零部件标的机会较大,建议关注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双林股份、五洲新春(维权)北特科技贝斯特⑤北交所:建议关注骏创科技开特股份易实精密

汽车产业生产和需求不及预期;大宗商品涨价超预期;智能化进展不及预期;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等政策性风险可能导致汽车出口受阻;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推荐关注公司业绩不达预期。

市场表现及估值水平

1.1

A股市场汽车板块本周表现

中信汽车指数涨1.8%,落后大盘0.2个百分点。本周沪深300涨2.0%。中信30个行业中,涨幅最大的为国防军工(6.4%),涨幅最小的为消费者服务(0.3%);中信汽车指数涨1.8%,落后大盘0.2个百分点,位列30个行业中第20位。

其中,乘用车涨1.3%, 商用车跌0.0%,汽车零部件涨2.6%,汽车销售及服务涨2.7%,摩托车及其他涨2.8%。概念板块中,新能源车指数涨2.4%,智能汽车指数涨0.5%,人形机器人指数涨0.6%。近一年以来(截至2025年5月9日),沪深300涨5.9%,汽车、新能源车、智能汽车涨跌幅分别为27.9%、6.9%、21.6%,相对大盘的收益率分别为+21.9pct、+1.0pct、+15.7pct。

在我们重点跟踪的公司中,万向钱潮(29.8%)、明新旭腾(26.0%)、襄阳轴承(25.8%)等涨幅居前,金鸿顺(-5.7%)、隆盛科技(-5.4%)、凌云股份(-4.0%)等位居跌幅榜前列。

1.2

海外上市车企本周表现

本周我们跟踪的14家海外整车厂涨跌幅均值为3.2%,中位数为3.8%。吉利汽车(10.1%)、特斯拉(6.4%)、LUCID(6.4%)等表现居前,丰田汽车(-2.6%)、小鹏汽车(-1.6%)、本田汽车(-1.1%)等表现靠后。

1.3

汽车板块估值水平

截至2025年5月9日,汽车行业PE(TTM)为31.0,位于近4年以来29.5%分位;汽车行业PB为2.8,位于近4年以来88.1%分位。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2.1

北交所行情跟踪

本周北证50涨3.6%,华鑫北证指数涨0.7%。近一年以来(截至2025年5月9日),北证50、华鑫北证指数涨跌幅分别为69.0%、-3.2%,相对沪深300的收益率分别为+63.1pct、-9.2pct。

2.2

北交所汽车板块表现

本周我们跟踪的23家北交所汽车板块公司涨跌幅均值为6.1%,中位数为5.9%。九菱科技(22.1%)、大地电气(15.4%)、同心传动(12.2%)等表现居前,骏创科技(-2.1%)、同力股份(-1.5%)、建邦科技(-0.3%)等表现靠后。

行业数据跟踪与点评

3.1

周度数据

4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3.5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较上月同期下降14%。

4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日均4.4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3%,较上月同期下降14%。

4月第三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5.5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7%,较上月同期下降3%。

4月第四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7.1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7%,较上月同期下降11%。

4月第五周全国乘用车市场日均零售13.3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52%,较上月同期增36%。

初步统计:4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179.1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7%,较上月下降8%;今年以来累计零售691.8万辆,同比增长9%。

在国家促消费和多省市对应的促消费政策的推动下,春季车展线下活动将全面活跃市场气氛并将加速聚拢人气。

乘联会分析,由于外部环境的剧烈变化,且出现超预期的普遍加关税的巨大外部变盘压力,消费心态也受到一定的影响,但国家早有促进内需的政策导向,因此我们的发展靠“内、外需”共同推动的趋势日益明显,乘用车市场稳内需的效果也将持续体现。

4月第一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3.5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1%,环比上月同期下降21%。

4月第二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5.2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22%,环比上月同期下降10%。

4月第三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5.9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9%,环比上月同期下降9%。

4月第四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8.2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5%,环比上月同期下降22%。

4月第五周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日均20.2万辆,同比去年4月同期增长15%,环比上月同期增长48%。

初步统计:4月1-30日,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17.4万辆,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2%,较上月下降10%;今年以来累计批发845.2万辆,同比增长11%。

2025年4月共有22个工作日,与去年4月持平,有利于车市产销平稳增长。2024年春季的价格战带来2-3月的市场严重低迷,随着2024年报废更新政策在4月24日落地实施,去年4月后的车市逐步恢复增长,今年4月仍有一定低基数的促进效果。

乘联会分析,中国汽车出口美国占比微乎其微,尤其是自主品牌完全没有在美国销售,因此中国生产的自主品牌汽车不会受到美国加关税的影响;2025年4月中国乘用车市场销量预计将保持稳步增长,新能源汽车将成为主要驱动力,传统燃油车市场则继续萎缩。政策支持、技术进步和消费升级将是推动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减少对燃油车歧视性政策实现“油电同强”对稳定国内外车市销售将有更好的推动作用。

3.2

成本跟踪

本周钢铁、铜、铝、橡胶价格均有下降。本周(5 月 6日- 5月9 日),我们重点跟踪的钢铁、铜、铝、橡胶、塑料均价分别为 0.36/7.85/1.97/1.15/0.72 万元/吨,本周周度环比分别为 -2.9%/+0.7%/-1.9%/+0.0%/-0.5%。5月 1 日- 5月9日价的月度环比分别为-9.3%/+2.2%/-2.4%/-12.2%/-1.0%。

行业评级及投资策略

①机器人:总成是最确定性的方向,三花智控、拓普集团;丝杠是最好的赛道,双林股份、北特科技、雷迪克;其他结构件,浙江荣泰、骏创科技(北交所)。②汽车:新泉股份、浙江荣泰、多利科技无锡振华、模塑科技、开特股份(北交所)。

(1)整车:建议关注与华为有深度合作的赛力斯、江淮汽车等;(2)汽车零部件:下游格局重塑、技术变迁叠加零部件出海,国产零部件迎来发展黄金期,关注成长性赛道:①轻量化:2023Q4一体化压铸有望迎来渗透率拐点,关注文灿股份、美利信、爱柯迪、嵘泰股份、泉峰汽车②内外饰新泉股份、岱美股份、模塑科技、双林股份;③智能汽车:城区NOA集中落地,智能化正逐步成为整车厂竞争的核心要素,关注中国汽研、中汽股份、华阳集团、伯特利、保隆科技;④人形机器人:建议关注“汽车+机器人”双轮驱动标的,双环传动精锻科技、贝斯特⑤北交所:建议关注骏创科技、开特股份、易实精密。

公司公告、行业新闻和新车上市

5.1

公司公告

1、万向钱潮:关于重大资产重组的进展公告

上市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Wanxiang  America  Corporation持有的Wanxiang  America  Corp.100%股权,并向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024年4月30日,上市公司与交易对方共同签署了附条件生效的《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协议》,并召开第十届董事会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方案的议案》等相关议案,关联董事就相关议案进行了回避表决。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对本次交易事项发表了审查意见。

2024年11月6日,公司披露了《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后的进展公告暨未发出召开股东大会通知的专项说明》(公告编号:2024-069)。经交易各方协商,公司将继续推进本次交易,并根据交易进展情况择机重新召开董事会审议本次交易相关事项,并以该次董事会决议公告日作为发行股份的定价基准日。

截至本公告披露日,公司及相关各方积极推进本次交易整体工作进程。目前,本次交易所涉及的尽职调查、审计、评估等各项工作正在推进中,交易方案正在进一步磋商,交易相关方尚未签署正式交易文件。

2、 宁波华翔:关于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的公告

2025年5月8日,公司与象山县工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基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原则,在宁波象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拟在合资公司组建、机器人装配、供应链、场景、基金投资、海外业务拓展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打造具身智能机器人生态体系。

3、文灿股份:关于获得新客户项目定点的公告

公司子公司广东文灿压铸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日收到国内某新客户的定点通知函,广东文灿被确定为其三合一电机壳的供应商。本次定点项目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开始量产,预计项目生命周期五年,项目全周期的销售总金额预计为人民币2.00亿元到2.50亿元。

5.2

行业新闻

1、小米汽车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

近日,小米调整了SU7新车定购页面中的措辞,将“智驾”更名为“辅助驾驶”。具体来看,小米SU7标准版搭载的Xiaomi Pilot Pro由“小米智驾Pro”更名为“小米辅助驾驶Pro”;小米SU7 Pro、小米SU7 Max搭载的Xiaomi HAD由“小米智驾Max”更名为“小米端到端辅助驾驶”。

2、美国众议院投票禁止加州2035年电动汽车计划

日前,美国国会众议院通过一项决议,撤销美国环境保护署此前授予加州的排放标准豁免,这也意味着,加州试图在2035年禁售纯燃油车的计划遭到重大挫折。

3、即使特朗普放宽汽车零部件关税,车企每辆车或仍面临高达1.2万美元的关税影响

经济咨询公司Anderson Economic Group表示,尽管白宫采取行动降低对进口汽车零部件的贸易关税,但汽车制造商仍将面临每辆车2,000至12,000美元的关税影响。其中,美国本土生产的汽车或将面临2000至3000美元的影响,进口汽车的关税影响可能高达1万至1.2万美元。

4、Uber与小马智行合作,将在中东市场部署Robotaxi

5月6日,Uber表示,将与中国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开发商小马智行(Pony.ai)合作,小马智行Robotaxi服务和车队将在今年下半年接入Uber平台,共同加速自动驾驶技术商业化落地。此次合作将于今年下半年率先在中东市场启动,并将在未来推广至更多国际市场。服务上线后,乘客在Uber App上预约打车行程时,可选择由小马智行Robotaxi车辆提供服务。

5、吉利汽车计划收购极氪全部股份

5月7日,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宣布,计划收购极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已发行全部股份。吉利汽车目前持有极氪约65.7%的股份,如交易完成,极氪将与吉利汽车实现完全合并。此举是进一步落实《台州宣言》,聚焦汽车主业,提升资源利用效率,深化品牌协同的重要步骤,将强化吉利汽车在智能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全球竞争力。

5.3

新车上市

汽车产业生产和需求不及预期

大宗商品涨价超预期

智能化进展不及预期

自主品牌崛起不及预期

地缘政治冲突等政策性风险可能导致汽车出口受阻

人形机器人进展不及预期

证券研究报告:《恒而达收购磨床企业SMS布局上游设备,吉利拟全资私有化极氪内部整合加速—汽车行业周报》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5月11日

发布机构:华鑫证券

本报告分析师:

林子健 SAC编号:S1050521110002

汽车组简介

林子健:厦门大学硕士,自动化/世界经济专业,CPA,6年汽车行业研究经验。曾任职于华福证券研究所,担任汽车行业分析师。2023年加入华鑫证券研究所,担任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兼具买方和卖方行业研究经验,立足产业,做深入且前瞻的研究,擅长自下而上挖掘个股。深度覆盖特斯拉产业链/一体化压铸等细分领域。

张智策:武汉大学本科,哥伦比亚大学硕士,2024年加入华鑫证券。2年华为汽车业务工作经验,主要负责智选车型战略规划及相关竞品分析。

程晨:上海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4年加入华鑫证券,主要负责汽车&人形机器人板块。

本报告署名分析师具有中国证券业协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执业资格并注册为证券分析师,以勤勉的职业态度,独立、客观地出具本报告。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不曾因,不因,也将不会因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意见或观点而直接或间接收到任何形式的补偿。

法律声明

本微信平台所载内容仅供华鑫证券的客户参考使用。因本资料暂时无法设置访问限制,若您并非华鑫证券的客户,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还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我们对由此给您造成的不便表示诚挚歉意,非常感谢您的理解与配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