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中航科技电子】行业点评 | 2025Q1模拟芯片:“U型底”上扬,景气度逐步改善

2025-05-08 15:11

(转自:中航证券研究)

核心观点

◾“U型底”上扬,景气度逐步改善

全球头部模拟公司TI、ADI在2025Q1的收入同比走出U型底,开始上扬,主要得益于汽车、工业和通信设备等高增长领域,抵消了个人电子产品市场的季节性疲软。各公司毛利率开始稳定,但仍面临库存高压的挑战。对于关税影响,各公司表示目前尚不明朗。

国内收入Q1大面积同比增长

国内模拟芯片供应商在24Q4和25Q1实现收入端的持续性增长,至25Q1大部分公司的收入同比转增。

随着收入端复苏,业内公司库存环比变化稳定者居多,未出现较大波动。

受市场竞争和需求减弱的影响,国内模拟芯片公司的毛利率自2021Q3开始大面积下滑。由于国产模拟芯片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向上替代高端产品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判断行业毛利率将随着周期复苏和国产替代缓慢抬升。

◾ 建议关注:

结合国内外模拟芯片供应商的数据,我们认为行业已进入复苏轨道,下游需求在工业和汽车端率先好转。国内供应商叙事转向高端领域的工业、汽车产品替代。建议关注产品种类丰富,或者估值低位的纳芯微希荻微思瑞浦等公司。

◾ 风险提示:

消费电子需求持续走弱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创新乏力的风险。

正文

一、“U型底”上扬,景气度逐步改善

全球头部模拟公司TI、ADI在2025Q1的收入同比走出U型底,开始上扬,主要得益于汽车、工业和通信设备等高增长领域,抵消了个人电子产品市场的季节性疲软。各公司毛利率开始稳定,但仍面临库存高压的挑战。对于关税,各公司表示目前尚不明朗,对关税可能造成的影响持谨慎态度。

德州仪器:营收增长得益于其多元化产品组合和市场布局。模拟芯片业务受益于汽车电动化、工业自动化和5G基础设施的强劲需求。汽车市场实现了环比低个位数成长;个人电子产品销售量下降了15%左右;企业系统成长了5%左右;通讯设备成长了约10%。

亚德诺:相信公司已经进入复苏阶段,并已做好持续复苏的准备。工业业务环比增长1%。客户库存改善;汽车业务环比增长2%,公司领先的连接和功能安全电源解决方案再次同比增长两位数;通信业务环比增长6%,其中有线业务约占公司整体通信业务的三分之二,受人工智能需求推动的数据中心基础设施建设的推动,其环比和同比均实现两位数增长,但公司无线业务收入继续面临需求挑战;最后,消费者业务环比下降15%,这反映了季节性延迟的影响。

恩智浦:业务全面承压。公司汽车业务环比-7%;工业和IoT环比-11%;移动业务环比-3%;通信业务环比-21%。公司表示汽车及工业业务低于公司预期。公司认为工业物联网领域将受到人工智能的驱动,客户需要本地部署的高效、安全、低功耗处理器,所以计划收购人工智能NPU供应商Kinara。

科沃:公司国防和航空航天业务创下了创纪录的季度收入。在SoC业务中,公司正在关注低功耗蓝牙和超宽带,这两个领域的增长速度都远高于公司的平均水平。过去12个月,公司面向汽车的超宽带业务销售渠道增长了5亿多美元,目前已超过20 亿美元。

二、国内收入Q1大面积同比增长

国内模拟芯片供应商在24Q4和25Q1实现收入端的持续性增长,至25Q1大部分公司的收入同比转增。收入同比增速排名前三的公司为思瑞浦、纳芯微、天德钰(110.9%、97.8%、60.5%),排名后三位为卓胜微力芯微艾为电子(-36.5%、-25.5%、-17.5%)。

随着收入端复苏,业内公司库存环比变化稳定者居多,未出现较大波动。库存环比降低前三的公司为唯捷创芯明微电子、思瑞浦(-17.6%、-14.0%、-13.8%),环比增长前三的公司为天德钰、希荻微、臻镭科技(37.0%、19.1%、18.5%)。

受市场竞争和需求减弱的影响,国内模拟芯片公司的毛利率自2021Q3开始大面积下滑。由于国产模拟芯片在消费电子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向上替代高端产品需要一定的时间,我们判断行业毛利率将随着周期复苏和国产替代缓慢抬升。25Q1毛利率排名前三的公司为臻镭科技、振芯科技赛微微电(87.4%、61.2%、54.5%),排名靠后的公司为富满微、唯捷创芯、明微电子(6.6%、21.3%、23.2%)。

多数公司在25Q1的研发投入环比减少,从历史Q1观察,或为季节性波动。研发投入靠前的公司为圣邦股份杰华特、卓胜微(2.46亿元、1.91亿元、1.79亿元),靠后的公司为敏芯股份、富满微、臻镭科技(0.17亿元、0.22亿元、0.25亿元)。

     结合国内外模拟芯片供应商的数据,我们认为行业已进入复苏轨道,下游需求在工业和汽车端率先好转。国内供应商叙事转向高端领域的工业、汽车产品替代。建议关注产品种类丰富,或者估值低位的纳芯微、希荻微、思瑞浦等公司。

结合国内外模拟芯片供应商的数据,我们认为行业已进入复苏轨道,下游需求在工业和汽车端率先好转。国内供应商叙事转向高端领域的工业、汽车产品替代。建议关注产品种类丰富,或者估值低位的纳芯微、希荻微、思瑞浦等公司。

多数公司在25Q1的研发投入环比减少,从历史Q1观察,或为季节性波动。研发投入靠前的公司为圣邦股份、杰华特、卓胜微(2.46亿元、1.91亿元、1.79亿元),靠后的公司为敏芯股份、富满微、臻镭科技(0.17亿元、0.22亿元、0.25亿元)。

三、风险提示

消费电子需求持续走弱的风险、市场竞争加剧的风险、行业创新乏力的风险

证券研究报告名称:《2025Q1模拟芯片行业跟踪:“U型底”上扬,景气度逐步改善》

对外发布时间:2025年05月5日

中航科技电子团队介绍

首席:赵晓琨    

SAC执业证书:S0640122030028,十六年消费电子及通讯行业工作经验,曾在华为、阿里巴巴、摩托罗拉、富士康等多家国际级头部品牌终端企业,负责过研发、工程、供应链采购等多岗位工作。曾任职华为终端半导体芯片采购总监,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实验室供应链采购总监。长期专注于三大方向:1、半导体及硬科技;2、智慧汽车及机器人;3、大势所趋的新能源。

分析师:刘牧野  

SAC执业证书:S0640522040001,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机械系硕士,2022年1月加入中航证券。拥有高端制造、硬科技领域的投研经验,从事科技、电子行业研究。

研究助理:刘一楠                                   

SAC执业证书:S0640122080006,西南财经大学金融硕士,2022年7月加入中航证券,覆盖半导体设备、半导体材料板块。

中航研究

    中航证券研究所由五次获得新财富机械(军工)第一的明星分析师邹润芳领衔,董忠云博士担任首席经济学家,着力打造总量研究引领,以军工、硬科技为代表的战略新兴产业链投研体系,同时重点覆盖部分大消费领域。

    研究所拥有资本市场大规模军工研究团队,依托航空工业集团央企股东优势,深耕军工行业各细分领域,同时涉猎宏观策略、先进制造、科技电子、新能源、新材料、医药生物、农林牧渔、非银、社服等多个研究方向。目前的主要业务包含:投研服务(可全面服务一、二级市场机构投资者)、主题指数构建及相关产品研发、协助投行类项目承揽及合作等。 

免责声明

报告并非针对意图送发或为任何就送发、发布、可得到或使用本报告而使中航证券有限公司及其关联公司违反当地的法律或法规或可致使中航证券受制于法律或法规的任何地区、国家或其它管辖区域的公民或居民。除非另有显示,否则此报告中的材料的版权属于中航证券。未经中航证券事先书面授权,不得更改或以任何方式发送、复印本报告的材料、内容或其复印本给予任何其他人。

本报告所载的资料、工具及材料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他金融票据的邀请或向他人作出邀请。中航证券未有采取行动以确保于本报告中所指的证券适合个别的投资者。本报告的内容并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而中航证券不会因接受本报告而视他们为客户。

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的出处皆被中航证券认为可靠,但中航证券并不能担保其准确性或完整性。中航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除非该等损失因明确的法律或法规而引致。投资者不能仅依靠本报告以取代行使独立判断。在不同时期,中航证券可发出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本报告及该等报告仅反映报告撰写日分析师个人的不同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为免生疑,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航证券及关联公司的立场。

中航证券在法律许可的情况下可参与或投资本报告所提及的发行人的金融交易,向该等发行人提供服务或向他们要求给予生意,及或持有其证券或进行证券交易。中航证券于法律容许下可于发送材料前使用此报告中所载资料或意见或他们所依据的研究或分析。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