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最大低成本航司:取消波音订单?

2025-05-03 13:33

来源:民航之翼

关税危机越演越烈,或将对全球民航格局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航司已经决定推迟接受波音飞机,

4月份,3架波音737 MAX客机从舟山波音完工中心起飞,返回美国西雅图。

其实,不仅仅是中国航司,其实大多数国家航司都在重新评估关税战带来的影响,特别是在未来飞机选型方面或许做出重大抉择。

最近,欧洲航空业地震!

欧洲最大的低成本航空公司、也运营着欧洲最大波音机队,瑞安航空考虑取消波音飞机订单以应对关税问题。

一、关税风暴:瑞安航空与波音的“分手”危机

近日,欧洲地区最大的低成本航空瑞安航空因关税问题,考虑取消波音订单。

瑞安航空,总部在爱尔兰首都都柏林,成立于1985年,是欧洲最大的廉价航空公司。

瑞安航空是欧洲客运量最大的航空公司,也是欧洲拥有波音飞机最多的航空公司。

2023年,瑞安航空运送1.84亿人次,排名全球第二,欧洲第一。

截止目前,瑞安航空拥有620架飞机,其中波音机队592架。

2024-2025财年前三季度,瑞安航空:

营收116.5亿欧元,同比增长3%。

净利19.4亿欧元,同比下降12%。

瑞安航空预计将于2026年3月接收其订购的210架737MAX飞机中最后29架。

此外,瑞安航空还在2023年5月订购300架737 MAX客机。

这300架飞机中,150架737系列最大机型MAX10的确认订单,以及另外150架的选择权,首批交付时间为2027年。

对此,瑞安航空首席执行官迈克尔·奥利里 表示:

如果美国加征关税对其从波音订购的飞机价格产生实质性影响,瑞安航空将寻找其他飞机供应商。

奥利里还专门提到,会考虑中国商飞。

报道称,奥利里此举是为了回应美国议员拉贾·克里希纳姆尔提要求瑞安航空不要购买中国制造飞机的警告。

奥利里声称:

瑞安航空没有与中国商飞就购买飞机进行过讨论,但如果中国商飞制造的飞机价格比波音的主要竞争对手空客便宜10%至20%,当然会考虑。

瑞安航空目前拥有592架波音飞机,单一机型策略是其成本控制的核心优势。

但美国对欧盟钢铝产品加征的25%关税,已导致波音飞机交付成本大幅上涨。

若关税政策持续,瑞安航空每年将多支出数亿美元,相当于其2024年净利润的15%。

如今,瑞安航空的业绩已经在下滑,如果波音飞机涨价,将是其不可承受之重。

二、中国商飞C919:机遇与挑战并存

瑞安航空首席执行官奥利里“若C919价格比波音飞机低10%-20%,将优先考虑采购”的表态背后,是C919在技术与成本上的双重突破:

-

一是技术突破:C919航程4075-5555公里,载客量158-168座,未来还有加长加大机型。

二是成本优势:目录价格不到1亿美元,较波音、空客同类机型要低,实际交易价格可能更低,且维修成本因国产化率逐步提升而更具竞争力。

但是中国商飞也面临着两大挑战:

一是国产替代的挑战。

能否实现高度国产化,进一步降低成本,特别是发动机方面能否加快国产替代,可以降低供应链紧张甚至是断供的威胁。

二是适航认证。

在欧洲的适航认证可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欧洲联盟航空安全局执行主任弗罗伊恩·圭尔梅声称:

该局需要三至六年时间才能对中国商飞C919飞机进行认证。

弗罗伊恩·圭尔梅表示:

EASA大约四年前与中国商飞开展合作,需对其飞机设计和零组件进行认证,并要展开航班测试。

作为欧洲民航业的最大航司之一,瑞安航空想要采购C919,只能在C919获得EASA认证后,才有采购可能。

三、航空业格局重构:从双寡头到三国鼎立

瑞安航空的“声明”预示着全球航空制造业的洗牌:

从波音空客的双寡头到波音空客商飞的三国鼎立。

对于波音来说,这是至暗时刻。

2024年波音净亏损118.2亿美元,2025年一季度仍亏损3100万美元,6年累计亏损超300亿美元。

目前又因关税战带来交付危机,2025年计划交付中国50架飞机,但截至3月底仅完成18架,3架遭退货,吉祥航空等推迟接收。

此外波音还面临着供应链断裂风险:80%飞机销往海外,80%零部件依赖进口,关税政策导致全球市场份额或跌破30%。

此时,恰逢中国商飞崛起。

C919产能2025年达50架,2029年预计交付200架,未来或占据15%窄体机市场。

不过,在商飞产能提升之前,空客是最大的受益方。

无论是中国的航司,还是欧洲的航司,将可能加速采用“混合机队”,降低单一供应商风险。

中国民航业曾经的纯波音机队航司厦门已经完成了波音+空客的转型。

这场因关税引发的订单危机,本质是全球航空制造业话语权的争夺。

瑞安航空的“中国选项”不仅威胁波音百年霸主地位,更预示着一个由中国、空客、波音三足鼎立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而对于中国航空业而言,这或许正是从“跟跑”到“并跑”的关键转折点。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