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一周研读|关注内循环

2025-04-26 10:1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关注内循环

配置上,从规避不确定性的角度,自主科技、受益欧洲资本开支扩张的板块、纯内需必选消费、稳定红利以及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题材料将占优。我们认为市场将在广义上的内循环、新的科技主题轮动。

图片来源:摄图网

图片来源:摄图网

僵持阶段看什么

裘翔  刘春彤  杨家骥  高玉森  

连一席  遥远  玛西高娃

策略聚焦

贸易战僵持阶段,超预期的刺激和基于妥协的贸易协议都很难发生;僵持阶段比的是两国的经济韧性,中国的政策选项更多、空间更大、能耗更久,对美国而言,7月前大规模的国债到期可能会是特朗普关税政策的第一个动摇点;A股也是中国贸易战中提振信心的关键环节,应充分相信国家维护资本市场稳定的决心,港股可能是阶段性的薄弱环节,但也要看到内地资金依旧整体明显低配港股。配置上,从规避不确定性的角度,自主科技、受益欧洲资本开支扩张的板块、纯内需必选消费、稳定红利以及不依赖短期业绩的题材料将占优。

风险因素:中美科技、贸易、金融领域摩擦加剧;国内政策力度、实施效果及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海内外宏观流动性超预期收紧;俄乌、中东地区冲突进一步升级;我国房地产库存消化不及预期;特朗普政策侧重点超预期。

关注内循环,进一步布局

业绩板块

秦培景  刘易  王冠然  侯苏洋  卿施典  

任恒毅  白弘伟  田鹏  王涛  王子昂

主题聚焦

资金保持低风险偏好,市场呈现出持续高轮动特征,建议根据市场情况均衡配置。我们认为市场将在广义上的内循环、新的科技主题轮动。从主题环境来看,综合流动性指标和市场风格特征,市场或在低位板块持续轮动。从催化因素分析上看,重点关注国内对内循环的稳楼市/促消费刺激政策、中美关税谈判进展。结合市场环境、催化因素以及综合量化指标研判,建议关注内循环大板块、消费电子、商业航空航天、深海经济主题。

风险因素:中美摩擦进一步激化,地缘冲突加剧,市场资金净流出扩大,国内政策落地不及预期。

畅通国内大循环的

政策展望

杨帆  于翔  任柳蓉

政策组合拳

消费方面,政策面临"短期纾困"与"长效培育"的多重目标,在推动长期的供给侧政策同时,或可兼顾短期需求侧刺激,采取以旧换新补贴扩容、提高工资水平、特定群体补贴、服务供给升级等政策组合提振内需。地产方面,建议通过加大城中村改造货币化安置、进一步放松“三限”等方式拉动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基建方面,政策层面预计将更好落实“在发展中化债,在化债中发展”。制造业方面,政策或通过规范地方招商引资、减少出口退税、推动新一轮产能格局优化等措施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风险因素:美国经济形势超预期恶化;中美博弈超预期加剧;海外货币政策超预期等;内需恢复不及预期,国内政策不及预期。

消费政策或向何方?

姜娅  刘济玮  王诗然  李振寰

社服

在扩内需政策预期升温的背景下,市场将服务消费作为重点支持的预期方向之一。而其中文旅产业具有容量大、范围广、韧性高、带动强的特征,期待升温。虽然政策能否落地、如何落地尚不得而知,但基本面而言,,近期五一预订数据显示旅游需求韧性强,根据微信公众号DAST交通数据速递,航班管家预计民航日均旅客量同比增7.6%,亦有望形成情绪催化。

风险因素:经济增速下行超预期,消费降级趋势超预期;境内外出行政策超预期变动;出境签证办理政策超预期变动;跨境航空运力恢复不及预期;市场竞争加剧。

优选内需政策受益的

航空、物流和集运龙头

扈世民  张昕玥  张庆焕

物流与出行

应对外部冲击,政策层近期高度重视“做大做强国内大循环”,采取以旧换新补贴扩容、特定群体补贴、类“消费券”等政策组合提振内需,关注受益内需政策加码的航空、物流和区域集运龙头。

风险因素:宏观经济增速不及预期;国际线恢复不及预期;油汇影响超预期;供应链扰动进一步升级;转口贸易需求进度低于预期;部分航线供给溢出超预期。

精密仪器:科技自主柱石,

品牌成长良机

秦培景  刘易  王冠然  田鹏  王涛

侯苏洋  王子昂  任恒毅  卿施典  白弘伟

大国博弈

精密仪器是现代工业和科技发展的基石。近年来大国竞争日趋激烈,美国对精密仪器封锁围堵风险提升。结合国内精密仪器企业市场生态,我们建议通过三条主线投资中国精密仪器赛道突围:1)寻找下游应用领域丰富的光学仪器赛道中的“中国蔡司”;2)寻找受益国内高端制造产业链崛起的电子测量仪器赛道中的“中国惠普”;3)寻找国产替代弹性十足的分析仪器赛道中的“中国赛默飞”。

风险因素:中美科技贸易等领域摩擦超预期加剧;宏观经济周期波动;科技领域海外技术迭代速度超预期;技术突破难度较大;市场认知与品牌建设不及预期;资金和人才竞争。

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详见报告:

2025-4-20|《A股策略聚焦20250420—僵持阶段看什么》,作者:裘翔  刘春彤  杨家骥  高玉森  连一席  遥远  玛西高娃

2025-4-20|《主题策略聚焦20250420—关注内循环,进一步布局业绩板块》,作者:秦培景  王冠然  刘易  白弘伟  任恒毅  卿施典  田鹏  王涛  侯苏洋  王子昂

2025-4-20|《政策组合拳系列之十—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政策展望》,作者:杨帆  于翔  任柳蓉

2025-4-21|《社会服务行业重大事项点评—消费政策或向何方?服务业预期升温》,作者:姜娅  刘济玮  王诗然  李振寰

2025-4-23|《物流与出行服务行业关税影响探讨之二—优选内需政策受益的航空、物流和集运龙头》,作者:扈世民  张昕玥  张庆焕

2025-4-22|《大国博弈系列之五:精密仪器专题—科技自主柱石,品牌成长良机》,作者:秦培景  刘易  王冠然  田鹏  王涛  侯苏洋  王子昂  任恒毅  卿施典  白弘伟

中信证券一周研读》系对历史报告摘要的汇编,其内容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经发布的研究报告,仅供汇总参考之用;《中信证券一周研读》不应被视为发布新的证券研究报告,或对节选的已外发研究报告的重新发布;若因对报告的节选而产生歧义的,则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4月25日发布的《一周研读(2025.4.20-2025.4.25)—关注内循环》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