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银行|机构持仓回落,配置空间乐观

2025-04-26 10:13

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肖斐斐  林楠  彭博  李鑫  胡家俊

2025年一季度,市场投资风格更趋多元,银行股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例较上季度末的阶段性高位小幅回落0.37pct。展望后续,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预期仍有影响,在此背景下低波板块具有配置价值;中期看,在宏观“审慎”和“走弱”的两种假设情形下,银行板块相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相对价值显著,建议积极增配。

2025Q1银行股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例为3.03%,较2024Q4回落0.37pct。

2025年一季度,市场风格偏向成长,银行板块持仓略有回落。4月开始,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和业绩期扰动驱使市场避险情绪上升,在此背景下,银行板块相对收益受市场风格影响较大,且整体仍保持较好的绝对收益逻辑。

股份行和农商行持仓比例提升,国有行和城商行持仓比例回落。

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重分别0.65%/ 0.92%/ 1.25%/0.21%,较2024年四季度末分别-0.37/ +0.12/ -0.10/ +0.05pct。1季度国有行持仓比例明显回落至2024Q1水平,而股份行持仓比例继续提升至2022Q2之后的新高,城商行在连续四个季度持仓比例提升后小幅回落。

招商银行持仓比例保持第一,招商银行、渝农商行宁波银行提升比例靠前。

1)个股持仓比例看,2025年一季度末,主动型基金前五大重仓银行股分别为招商银行、宁波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工商银行,占重仓股比重分别0.81%/ 0.37%/ 0.28%/ 0.28%/0 .20%;占板块内重仓股比重分别为26.7%/ 12.1%/ 9.3%/ 9.2%/ 6.6%,合计占比63.9%(2024年四季度末合计占比为60.4%),持仓集中度明显上升。

2)边际变化看,招商银行、渝农商行和宁波银行提升比例靠前。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行板块中有21家银行持仓比例有所提升,19家银行持仓比例有所下降,持仓比例提升前五位为招商银行、渝农商行、宁波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较2024年四季度末分别提升0.10/ 0.05/ 0.05/ 0.02/ 0.01pct。

北上持股小幅上升,南下持股延续提升。

1)一季度银行板块北上资金持股比例小幅上升。截至2025年3月31日,银行板块北上资金持股比例 为2.43%,较2024年四季度末+0.08pct。一季度末,北上资金持仓银行中,占比前五大银行为招商银行、农业银行兴业银行、工商银行和浦发银行,占比分别26.64%/ 8.02%/ 7.51%/ 7.24%/ 4.53%。较2024年四季度末来看,招商银行北上资金持仓比重提高较多。

2)南下资金持股比例延续提升。截至2025年4月22日,银行板块南下资金持股比例为14.17%,较2025年一季度末+0.46pct,较2024年四季度末+1.57pcts,延续上升趋势。南下资金持仓中,占比前五大银行为建设银行、工商银行、汇丰控股、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较2025年一季度末来看,建设银行在南下资金持仓中占比有所提升,而汇丰控股在南下资金持仓中占比则有明显回落。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增速大幅下行;银行资产质量超预期恶化;监管与行业政策超预期变化;区域经济景气下行;各公司发展战略执行不及预期。

投资观点:机构持仓回落,配置空间乐观。

2025年一季度,市场投资风格更趋多元,银行股占主动型基金重仓股比例较上季度末的阶段性高位小幅回落0.37pct。展望后续,短期看,中美贸易摩擦对市场预期仍有影响,在此背景下低波板块具有配置价值;中期看,在宏观“审慎”和“走弱”的两种假设情形下,银行板块相对于大部分行业而言,基本面具备相对稳健特征,相对价值显著,建议积极增配。个股方面,推荐组合:基于客户资源禀赋、盈利能力稳定性、估值溢价空间等因素;另外,低估值品种具备修复空间,建议关注分红收益率乐观、估值仍有空间的银行。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5年4月25日发布的《银行业2025年一季度基金持仓分析报告—机构持仓回落,配置空间乐观》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