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置换补贴价11.68万起,新枭龙MAX画风突变,打得过吉利比亚迪么?

2025-04-19 10:49

对于长城这个企业,虽然高管还是保持着一股燃油车仍是主战场,且准备大力推行V8车型的画风,但当旗下的品牌尝到新能源的甜头之后,它们也开始向比亚迪、吉利等对手“抄作业”了。比如,精准拿捏方盒子需求的哈弗猛龙,参考它不低的价格,大几千的销量已经非常不错了;而初代枭龙MAX虽然在销量并不成功,但哈弗也找到了它颜值不够出彩、科技不够领先、价格还明显偏高等痛点,于是第二代车型画风突变,成为了一款标准新能源设计,且带着高阶智驾的车型,那么结合11.68万的“限时换新价”,它能实现突围,或者说值得买么?

按照如今的新趋势,买车先看价格,毕竟在这个选择极为丰富的年代,价格离谱就可以直接PASS了。而枭龙MAX的“限时换新价”,好消息在于它并不像某些厂商那样套路拉满,把全国所有车型都能享受的国家补贴算成自家的优惠,也就是它却是能给到最高1.5万的厂家补贴;但坏消息是,这个补贴确实得以置换为前提,而且得是哈弗老车主才能拿到最高1.5万的数额,换成其他品牌,普遍就要少3000以上。

更关键的是,11.68万的换新价,相比之前15.98万起的老款的确正常了不少,但跟不到十万起步的银河星舰7比起来,哈弗终究是没有当卷王的魄力。所以单看价格,对于追求性价比的用户来说,它的确不是最优选。

看完价格再看产品本身,新一代枭龙MAX就如开头所说,它开启了“抄作业”的模式。比如造型部分,终于是一改之前的抽象画风,换成了新能源领域最流行的设计语言。可真要说提升的话,新一代枭龙MAX只能说比上一代好看了不少,跟其他选手比起来,特色不够鲜明的脸谱化设计,总体处于不难看也不出彩的水准。

至于尺寸,枭龙MAX依旧超过2米8的轴距算是一个参数优势,但应用到实际却未必见得是一个卖点。因为它不到4米8的车长并没有跟其他对手拉开显著差距,关键同样是5座定位,如今的消费者可不会为了这一丢丢的而加钱。

科技和配置部分,智驾成为了这次枭龙MAX宣传的重点。但实际情况也是喜忧参半,首先相比其他几乎全系标配的选手,枭龙MAX仍然仅限中高配才提供智驾,不过在功能上它除了高速NOA和泊车辅助功能,还可以满足城市NOA等进阶需求,结合智驾版本13.78万的起售价,算是一个不功不过的设定吧。

最后再来看动力,这算是枭龙MAX唯一给出了小惊喜的地方。因为比起其他主打单电机的选手,这代枭龙MAX标配了双电机,因此全系车型都是四驱状态,而且入门版本110公里的纯电续航,还有全系标配的快充,也强于其他同级选手。可当你真正看性能的时候,6.8秒破百的加速却并不是多么劲爆。也就是说,全系双电机成为了它价格高于其他车型的最有力支撑,但有提升却不多的疗效,依然算不上是一张王牌,尤其对于那些追求极致性价比的用户,或许更愿意少一个电机并多优惠万把块钱。

总的来说,结合枭龙MAX的产品力和价格,它总体给人一种不出挑,也没有明显短板的观感:颜值比上代好了很多,但脸谱化的风格依然算不上高颜值选手;引入了高阶智驾等功能,但仅供高配的设定还达不到普及效应;对于全系双电机这个亮点,也是以价格高于其他选手为代价……那么从需求端来看,它更适合的是那些对四驱、双电机有刚需的用户,至于其他更看重颜值、性价比的用户,你觉得枭龙MAX能打得过吉利比亚迪么?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