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驶向蓝海行胜于言 宁德时代业绩展望首提电动船舶

2025-04-17 17:05

转自:中国水运网

全球超700艘电动船舶,已搭载宁德时代电池。3月14日,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宁德时代)在发布2024年业绩报告时,强调“创新加码,全球化提速”,电动船舶领域作为其一大商业创新模式的成果,也被写入业绩报告中。

值得一提的是,在业绩报告的展望部分,宁德时代在提及行业格局和趋势时表示:“公司将充分发挥现有业务的优势,不断探索和拓展新的应用领域,实现创新技术和产品在工程机械、船舶、航空器等更多场景中的应用。”

笔者梳理宁德时代2018年上市以来的业绩报告发现,这是宁德时代首次将船舶领域写进未来展望。

扩张 势在必行

根据业绩报告,2024年,宁德时代实现营收3620.13亿元,同比下跌9.7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7.45亿元,同比增长15.01%。从产品类型来看,报告期内,宁德时代实现锂离子电池销量475GWh,同比增长21.79%。其中,动力电池系统销量381GWh,同比增长18.85%;储能电池系统销量93GWh,同比增长34.32%。

作为全球锂电池龙头企业,宁德时代享有“宁王”美誉多年。根据SNE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宁德时代连续8年动力电池使用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7.9%;连续4年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全球第一,2024年全球市占率为36.5%。动力和储能电池为宁德时代最主要的两大业务板块,合计占去年营收的85%。

“宁王”营收的下跌引发市场的猜想。3月17日收盘,比亚迪股价上涨1.15%,市值达到1.16万亿元。同期,宁德时代股价下跌2.29%,市值为1.13万亿元。根据东方财富旗下智能金融数据品牌Choice数据的统计,这是比亚迪自2018年6月15日以来,市值首次超过宁德时代。

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2025年开始,宁德时代与港航业的互动或将越来越频繁。宁德时代在2024年业绩报告中分析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强调了一项政策:2024年3月,国务院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其中提到支持交通运输设备和老旧农业机械更新,加快高耗能高排放老旧船舶报废更新,大力支持新能源动力船舶发展,完善新能源动力船舶配套基础设施和标准规范,逐步扩大电动等新能源船舶应用范围。

业绩报告中进一步强调,全球气候变化挑战加大,各国对于碳减排和能源转型的关注度持续上升。交通领域的电动化转型以及电力能源的清洁化进程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推进。

进军 行胜于言

具体到航运业,宁德时代正不断加强与港航企业的合作。2024年,在动力电池领域,宁德时代与上港集团等达成战略合作,合力推动港航业低碳能源转型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与达飞集团签署合作协议,不断加深业务合作。

宁德时代还强调,将以全景式、一体化零碳解决方案,赋能千行百业绿色转型。其中,宁德时代列举了与全球货代巨头DHL集团的合作,双方将用储能与充换电一体化综合解决方案加速全球可持续物流发展。

电动船舶作为绿色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对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作用。我国拥有广阔的水域资源和庞大的船舶市场,发展电动船舶产业,不仅能够促进船舶产业转型升级,还能为我国实现绿色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造船专业。对船舶在动力方面的需求,自然关注。自2019年开始,宁德时代就逐步在电动船舶领域发力。

在2019年的业绩报告中,宁德时代首次提到:公司动力电池产品还可广泛应用于其他电动出行工具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如电动船舶等。此后每年的业绩报告均有类似表述。

2020年的业绩报告中,宁德时代表示,电动船舶产品通过中国船级社CCS新标准首家认证、搭载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的全球电量最大的纯电动游轮“长江三峡1”号下水等事件,标志着宁德时代新能源应用的立体服务网络逐渐形成。

值得关注的是,2022年,宁德时代开启绿色生态服务网络建设,并投资设立宁德时代电船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时代电船),推动船舶领域电动化。时代电船的经营范围包括海洋工程装备研发与制造、海洋工程关键配套系统开发、电机及其控制系统研发等,大有“造船”之势。

作为全球首家电动船舶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商,宁德时代于2023年发布了行业首个新能源船舶全生命周期协同运营云平台,及宁德时代首个零碳充换电综合补能解决方案,助力全球航运零碳转型。

发力 事成于思

宁德时代在电动船舶的布局有两个板块:新能源船舶动力系统解决方案、新能源船舶整船解决方案。

以时代电船为根基,2024年,宁德时代与国企济宁能源集团合资成立航运领域新公司——山东融汇时代船舶科技有限公司(简称融汇时代)。

融汇时代注册资本1亿元,由山东融汇物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融汇物产)与时代电船分别持股60%和40%。宁德时代曾向本刊记者介绍说,融汇时代的业务主要涵盖电动船买卖、租赁,船舶充换电站投资、建设及运营。

其聚焦的主要船型包括:电动货船、电动港口作业船(接驳船、拖轮等)及电动公务船等。济宁能源集团作为融汇物产的控股股东,是中国500强企业、山东省济宁市市直骨干企业,由济宁市国资委控股。

梳理时间线可以发现,宁德时代在2024年与国企济宁能源集团合资设立融汇时代,随后与达飞集团签署合作协议。紧接着,在2025年2月,达飞集团与济宁能源集团权属企业山东新能船业,就电动集装箱船项目签约。

进一步挖掘信息可以看到,宁德时代与济宁能源集团的合作的电动船舶早已经投产。2024年8月,山东新能船业首制新能源智能船舶中,67.6米纯电动力多用途运输船吉水,其“三电”系统由宁德时代提供。

在电动船舶领域,宁德时代的根基仍然是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技术。2020年,宁德时代成为首家获得中国船级社最新检测指南《纯电池动力船舶检验指南》认可和检验的动力电池企业。

2024年,宁德时代研发的锂离子电芯及电池系统,获得法国船级社(BV)颁发船用型式认可证书。

近年来,宁德时代频繁与港航企业深度合作,包括中远海运集团、山东省港口集团、天津港集团等,均和“宁王”签有战略合作协议。

事实上,电动船舶行业目前仍处于起步阶段,初始投资高、经济性不足,存在里程焦虑、岸电基础配套仍不完善等劣势。在航运业脱碳主题下,电动船舶为绿色化提供了解决方案。有专业机构预测,到2030年全球电动船舶市场将超过10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11.5%。据EVtank预计,2026年中国电动船舶市场规模将达到367.5亿元。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宁德时代高级技术工人王红梅,还提出了“加快电动船舶推广应用”的建议。具体包括:加强产业技术创新与标准制定;完善船岸一体化建设补贴政策;降低电动船舶运营与建造成本。

宁德时代近年来结合自身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优势,布局航运业,聚焦电动船舶业务,以技术为底座,推进在船舶领域的市场扩张,成为全球首家电动船舶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提供商。

相对而言,2019年—2024年的业绩报告中,提到船舶领域成果的部分极少,十分低调。而借由人大代表王红梅提出“加快电动船舶推广应用”的建议,可以视作宁德时代发力航运业的号角。总结宁德时代在航运业的扩张,是“行胜于言”“事成于思”。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