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DeepSeek大模型总结出哪些最新投资要点?(2025W15)

2025-04-14 12:29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大模型总结分析师行业报告

     在当前市场中,分析师报告数量众多,以行业报告为例,每周通常有超过500篇的报告。而阅读这些报告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针对这一需求,我们利用升级之后的DeepSeek-V3-0324大模型,对分析师行业报告进行智能总结和整合,提炼出核心观点和关键信息,以供投资者参考。

利用大模型衡量行业景气度

我们使用DeepSeek-V3模型,对每一篇报告,我们将设计的提示词和摘要拼接,作为模型的输入,得到每一篇报告所涉及的一级、二级行业,和对应行业的景气度和超预期程度。我们按照中信二级行业计算的“景气度”、“超预期程度”的均值,并保留行业的报告数目大于2的行业。 

最新结果显示,本周大模型对半导体、互联网媒体、计算机设备行业研报解读得到的行业景气度较高,且边际变化明显提升;房地产开发和运营、普钢、纺织制造行业景气度较低。

1. 大模型总结分析师行业报告

在当前市场中,分析师报告数量众多,以行业报告为例,每周通常有超过500篇的报告。而阅读这些报告通常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成本。针对这一需求,我们利用大模型的总结能力对分析师报告进行智能总结和整合,提炼出核心观点和关键信息。通过这种方式,尽可能总结各个行业的核心观点。

鉴于行业研究报告通常提供分析师对行业趋势的深入分析与总体评价,我们从Wind数据库获取2025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13日发布且入库行业研报,入库时间截至2025年4月13日24点,共计获取772篇报告。

模型方面,我们选择了升级之后的DeepSeek-V3-0324大模型,为保证结果的可重复性,我们将模型的随机性设置为0。我们将同一个一级行业内的所有摘要合并在一起,和如下提示词进行拼接后调用DeepSeek-V3大模型:

"""你是一名专业的金融分析师。请将以下行业研报的摘要内容进行整合,并总结为**不超过200个汉字**的简明摘要。摘要需**准确反映**研报的主要事实、观点和结论,**避免包含**风险提示和个人意见。请**严格控制字数**,确保不超过200个汉字。内容如下:"""

DeepSeek-V3对研报的总结如下表所示。

行业名称

DeepSeek-V3总结结果

石油石化

2025年中美贸易冲突升级,互加125%关税,能源安全重要性凸显(中国原油、天然气进口依存度72%/43%)。国际油价震荡下行(布伦特64.6美元/桶),OPEC+增产与页岩油成本(61-70美元)形成博弈,供需趋松但成本支撑显著。“三桶油”业绩韧性突出(2024年利润中石油+2%、中海油+11%),增产转型(2025年油气当量+1.3%-5.9%)并维持高分红(派息52%-69%)。新材料国产替代加速(半导体、OLED、离子交换膜),氟化工受家电/汽车需求拉动供需向好。投资主线聚焦油气、新材料(半导体、氟化工)及炼化盈利修复。

煤炭

2025年4月煤炭行业呈现供需趋稳格局。动力煤价企稳(秦港Q5500报665元/吨),港口库存回落;焦煤价格持稳(京唐港1380元/吨),铁水产量微增但需求承压。供给端国内开工率微降(81.7%),进口煤价倒挂抑制进口;需求端电厂日耗偏弱,非电需求支撑去库。政策托底(长协价、煤电联动)及央企增持强化煤价支撑,高股息龙头(中国神华、陕西煤业等)配置价值凸显。短期煤价受淡季制约窄幅震荡,中期关注基建/地产政策拉动。焦煤弹性标的(淮北矿业)及新疆煤化工(特变电工)为结构性亮点。

有色金属

工业金属:铜矿供应紧张(TC创新低至-29.5美元/吨),国内库存持续去化,需求端铜杆开工率提升至74.76%;铝受光伏/电网订单支撑,但氧化铝过剩压制毛利。紫金矿业等龙头业绩亮眼。贵金属:黄金价格突破3200美元/盎司,受避险需求(中美关税升级、美经济数据疲软)、央行增持及降息预期驱动,长期配置价值凸显。新能源与小金属:锡供应扰动持续,锂价承压(碳酸锂7.16万元/吨);稀土受出口管制支撑,中重稀土价格走强。贸易政策影响:中美互加关税短期压制工业金属价格(LME铜周跌10%),但铜铝中长期供需紧平衡,稀土、锑等战略资源受益于出口限制。

电力及公用事业

电力板块防御性凸显,估值低于A股均值,火电盈利改善预期增强(煤价下跌、央企增持)。政策推动新能源全面参与电力市场(南网136号文),虚拟电厂目标2027年调节能力2000万千瓦(市场空间130-250亿元)。核电技术突破(钍基熔盐堆投运),水风光一体化提升消纳能力(雅砻江规划7800万千瓦)。电价市场化改革深化,辅助服务收益提升,水电发电量增长(Q1同比+9.5%~30.5%)。水务、固废因价改及现金流改善受关注。国产替代加速(科研仪器关税反制)。投资主线:火电(华能国际)、绿电(龙源电力)、水电(长江电力)、虚拟电厂及国产仪器标的。

钢铁

钢材价格普跌,螺纹钢、热轧领跌,主因外需担忧及下游需求低迷;吨钢毛利承压,电炉利润略改善。产量微降,需求分化,建筑钢材消费回升,热轧下滑;库存去化放缓。政策强调粗钢调控及内需扩张,成本下行。短期钢价或弱势震荡,中长期供给调控及内需政策或改善盈利。行业整合加速,重点项目推进,企业技改与低碳转型成效显著(如沙钢、酒钢)。板块估值低位,部分优质企业具配置价值。

基础化工

氟化工:制冷剂价格持续上涨,R32、R410a长协价逐季提升,相关企业(巨化、三美等)Q1业绩亮眼,归母净利润同比增超139%。萤石价格同比涨7.9%,行业景气度向上。化工整体:民爆(新疆、西藏)、高股息资源股(钛矿、磷矿)及新材料(半导体石英砂、电子气体)受关注。油价企稳利好涤纶龙头,氟化工、工业硅供给优化。政策与贸易:中美关税升级,国产替代加速(润滑油添加剂、半导体材料)。合成生物学政策支持明确,生物基材料技术突破。周期与投资:化工盈利处底部,关注顺周期(MDI、纯碱)及出海(钛白粉、农药)。新材料聚焦固态电池、AI电子材料及国产替代(碳纤维、光刻胶)。

建筑

中美关税升级加速内需释放与国产替代,基建(中国建筑、中国交建)、水泥(海螺水泥)及海外产能(中国巨石)受益。雅鲁水电、船舶涂料(麦加芯彩)及低空经济(华设集团)项目推进。3月新房成交同比-25%,二手房+2%;水泥开工率51.2%,玻璃价微涨。Q1专项债发行同比+80%,建筑央企订单增长(中国化学+60.71%)。"一带一路"战略强化(中国中冶、中工国际),中欧东盟合作深化。美国新关税或促国内基建加码,3月PMI扩张,Q2投资有望稳健增长,低估值央企(中国建筑)及国际工程(中材国际)具配置价值。

建材

2025年建材行业受美国关税冲击(玻纤出口承压),内需政策加码对冲。水泥行业受益节能降碳政策(2025年熟料产能控制在18亿吨)及成本下降,龙头盈利改善;玻纤受电子布涨价及新兴需求(5G/光伏)支撑,中国巨石等海外布局企业优势显著;消费建材通过提价传导成本压力,零售端企稳。浮法玻璃供需趋稳,光伏玻璃需求回升。行业分化明显,水泥、玻纤板块跑赢大盘,推荐海螺水泥、中国巨石、东方雨虹等龙头。

轻工制造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至125%-150%,东南亚暂缓90天,利好海外布局企业(裕同科技、思摩尔国际)。中国反制加征34%关税。内需政策提振家居(欧派、索菲亚)、文创(晨光、布鲁可)及个护(登康口腔)。家居景气回升,智能家居(好太太)及AI赋能(尚品宅配)受关注。造纸分化,林浆纸一体化(太阳纸业)占优;包装(裕同、众鑫)海外扩产。轻工估值低位(PE 30.7倍),推荐太阳纸业、欧派家居等。出口链关注海运费回落及回购企业(嘉益股份)。纺织服装内需品牌(波司登、安踏)及户外经济(牧高笛)表现突出。

机械

磨床行业:国产替代加速,进口额从2018年12.9亿美元降至2023年6.6亿美元,核心部件逐步自给,高端市场仍由国际厂商主导,人形机器人等新兴需求推动增长。工程机械:3月挖机内销同比+28.5%,出口+2.87%,内需复苏明显,政策支持、开工率提升及设备更新周期为主要驱动因素,海外布局对冲关税影响。机器人:产业化提速,特斯拉Optimus优化步态,宇树、优必选等技术突破,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或达380亿元,灵巧手、减速器等核心部件受关注。机械板块:3C设备领涨,煤化工、半导体设备动态活跃,企业业绩分化,柯力传感、柳工等净利润增长显著。关税影响:中美互加关税,工程机械、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加速,低空经济、3D打印等新质生产力方向受益。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

风电板块PE 18.89倍,漂浮式海风项目启动,一季度招标同比增32%;光伏PE 29.99倍,N型技术效率突破24.43%,分布式政策松绑。储能PE 23.9倍,国内外政策推动虚拟电厂及户储发展。氢能加速西部“氢走廊”建设,绿氢产能目标20万吨/年。锂电方面,3月新势力销量亮眼,固态电池研发提速。电网投资同比增28%,特高压建设加速。美国加征关税对锂电(税率82.4%)和光伏(81.5%)影响有限,企业通过海外产能布局应对。风电出口主力转向非美市场,海风招标高增。技术迭代(如BC电池、快充材料)及全球化产能为行业核心趋势。

国防军工

国防军工行业受益于地缘政治紧张及内需刚性,中国核聚变技术突破(ITER部件交付)、国防预算增长(2025年同比+7.2%)及“十四五”收官催化景气拐点。军工产业链自主可控(国产化率近100%),军贸、商业航天(北斗立法)、低空经济等新域新质领域成增长点。AI与卫星产业加速(GPT-4.1多模态升级、低轨卫星),光模块、导航应用受关注。国产大飞机(C919)长期替代空间大,但短期面临供应链压力。军工板块估值处78%分位数,2025年业绩复苏预期强,建议关注航空航天、军工电子及央企资本运作。

汽车

3月乘用车零售同比增12%-14%,新能源渗透率超50%,自主品牌份额提升至62.7%。华为智驾业务首盈,问界M9等新品热销。人形机器人马拉松赛凸显步控与算法进步;车企加速混动、智驾(L3)及机器人协同研发(如长城合作宇树科技)。关税影响:美国加征关税对华整车出口(占1.8%)影响有限,零部件企业通过墨西哥/东南亚布局缓解冲击。投资主线:聚焦智能化(华为链、激光雷达)、新能源(混动/快充)及全球化标的(比亚迪、赛力斯等)。

商贸零售

政策端,商务部推动外贸转内销,永辉、京东等提供专项支持;离境退税“即买即退”全国推广,拉动入境消费。中美关税战升级,中国加征对等关税,内需政策加码(3000亿元以旧换新补贴)。零售板块表现强劲(周涨2.88%),免税龙头中国中免周涨12.13%。企业层面,锦波生物获批全球首款重组胶原蛋白填充剂;老铺黄金差异化策略显效,单店销售达3.3亿元。美国消费企业分化,沃尔玛中国同店增23.1%,耐克大中华区下滑15%。投资主线关注传统零售(永辉)、黄金珠宝(潮宏基)、国货美妆(珀莱雅)及免税(中免)。

消费者服务

2025年清明假期旅游市场表现强劲,全国出游1.26亿人次(同比+6.3%),旅游收入575.49亿元(同比+6.7%),山岳类景区及高品质度假区客流创新高。跨境游复苏显著,出入境人次同比+19.7%。消费者服务行业指数上涨0.38%,旅游休闲板块领涨(+7.04%),行业PE为32.58倍,低于历史均值。餐饮业1月景气指数升至130.1,2月回落至114.8。驱动因素包括政策支持、长线游需求及免签政策扩围。

家电

2025Q1中国电视出货量同比增4.7%,连续两季度增长。加征关税对黑电行业影响有限,主因品牌商墨西哥产能布局对冲风险。美国暂缓部分关税至10%,家电龙头通过转口贸易缓解压力。内需方面,政策刺激下白电表现分化,空调增长持续性较强;黑电高端化及Mini LED技术普及推动利润提升,TCL、海信等中国品牌全球份额有望扩大。清洁电器依赖中国供应链,关税或致终端涨价。轻工、跨境电商企业加速调整供应链布局,墨西哥产地优势凸显。白电中海尔因美国本土化产能受关税冲击较小,格力内销占比高受益政策。行业整体呈现出口承压、内需复苏格局,具备全球产能及技术优势的龙头更具韧性。

纺织服装

近期中美关税博弈升级,双方互加关税至125%,但中国涤纶长丝对美直接出口占比仅1.7%,影响有限;东南亚产能布局(如申洲国际、华利集团)可规避部分风险。内需回暖,2025年1-2月涤纶长丝表观消费量同比+1.4%,纺织制造出口分化,越南Q1纺织品出口增12.1%,中国服装出口降7.4%。运动服饰稳健增长(安踏Q1主品牌增高单位数),黄金珠宝消费复苏(1-2月零售额+5.4%)。行业集中度提升,涤纶长丝CR6达66%,未来产能增速放缓至1.5%。建议关注涤纶龙头(桐昆股份)、纺织制造(申洲国际)、运动品牌(安踏)及黄金珠宝(周大福)。

医药

2025年4月,中美关税上调至125%-145%,医疗器械、原料药出口承压,但药品暂获豁免,创新药(License-out)及国产替代(血制品、医疗设备)受益。政策端,多地出台创新药械支持措施,医疗设备更新加速(招投标同比+108%),高端器械(CT/MRI)需求强劲。内需聚焦消费医疗(眼科、中药)及老龄化相关(慢性病、家用器械)。市场表现分化,血液制品、药店抗跌,CXO、医疗外包回调。投资主线包括创新药(恒瑞、百济)、国产替代(联影、迈瑞)、消费医疗(爱尔、华润三九)及AI医疗/手术机器人。行业估值低于历史均值,结构性机会明确。

食品饮料

食品饮料行业内需韧性凸显,白酒板块受益政策预期及估值低位,龙头增持频繁(茅台、五粮液),区域酒企(古井、今世缘)表现亮眼。大众品中乳制品(原奶成本改善)、啤酒(燕京U8高增长)及零食(盐津铺子、三只松鼠)景气度高。关税加码推升原料成本但影响有限,内需政策(消费券、生育补贴)支撑板块防御性。行业分化明显,白酒需求触底、结构升级为主逻辑,大众品关注高成长赛道及成本改善标的(伊利、东鹏饮料)。板块估值处历史低位,资金偏好稳健龙头及弹性品种。

农林牧渔

政策推动种业自主,转基因玉米/大豆加速推广,2025年种植面积或超预期。中美关税互征推高大豆、玉米进口成本,短期豆粕价格走强,国内或通过增产及南美进口弥补缺口。生猪养殖产能去化压力加大,饲料成本上升挤压利润,头部企业优势凸显。白羽鸡引种受限延长景气周期,国产种源替代加速。种植板块受益粮价稳中偏强及生物育种政策,宠物国产替代趋势显著。农业板块整体跑赢大盘,种业、养殖龙头及饲料企业为关注重点。

银行

银行板块跑输大盘,但息差改善、中收修复推动4Q24业绩回升,部分银行一季度净利息收入转正。中央汇金增持ETF及银行股东增持提振市场信心,信贷边际回暖,社融同比多增,M1增速改善。政策支持科技金融及小微企业,流动性宽松预期强化。高股息国有行(工行、建行)及区域优质银行(江苏银行、成都银行)防御性与弹性兼具,板块股息率4.55%,估值低位。

非银行金融

非银金融板块表现分化,券商受益市场活跃(25Q1净利润普遍增超50%,日均成交额同比+71.1%),保险权益投资上限放宽(部分险企提升5%至50%),潜在增量资金超万亿。政策维稳加码,“国家队”及险资增持ETF,中长期资金入市方案优化流动性。监管趋严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信托、AMC聚焦主业。量化私募小微盘策略占优(中证1000增强收益+6.3%),险企负债端承压但资产端改善(2024年综合投资收益率7.21%)。飞机租赁供需偏紧,融资租赁转向新能源。外部关税博弈边际缓和,板块估值修复逻辑强化(券商PB 1.37X,保险PEV普遍低于1x)。

房地产

政策端中央及地方持续加码(如南京取消限售、天津降首付),专项债加速发行;市场分化显著,核心城市土拍热度高(一线溢价率超15%),新房成交同比下滑但二手房改善;房企拿地谨慎,国央企主导,头部房企优势凸显。REITs表现亮眼(中证指数+7.65%),保障房板块活跃。行业估值低位(A股PB 0.7X),政策驱动修复预期强化,关注核心城市优质地块及产品力强的房企。物管板块盈利韧性显现,高股息标的受青睐。

交通运输

铁路装备:政策优化推动创新,2035年铁路网规划支撑长期需求,关注中国中车等企业。低空经济:广东立法加速,应用场景拓展,长安汽车等企业加码布局。船舶行业:新船价格同比上涨,手持订单增24%,供需紧张利好龙头。快递物流:2024年业务量增21%,无人配送成本下降,无人机应用扩大。航空航运:航司周转量恢复,油运供需趋紧;关税扰动集运市场,短期抢运、长期承压。公路铁路:高股息公路标的受关注,铁路客运受益消费回暖。

电子

中美关税博弈升级,美方豁免部分科技产品(如光模块、半导体)关税,利好果链及算力企业;中方反制加征美芯片关税至125%,并出台“流片地”原产地新规,压制美系IDM厂商,加速国产替代(模拟芯片、晶圆代工、设备/材料)。消费电子方面,国产手机份额提升(华为Pura70本土化率90%),AI手机、折叠屏驱动需求;算力领域,谷歌TPU v7及国产AI芯片(寒武纪、昇腾)推动硬件升级。全球供应链重构,亚洲代工厂(台积电、三星)受益,国内成熟制程承接转单。短期关注关税豁免受益板块,长期聚焦半导体自主可控及AI基础设施。

通信

通信行业近期受中美关税政策影响,光模块等出口板块短期承压,但海外产能布局(如中际旭创、新易盛)及关税豁免缓解冲击。算力需求强劲,AI驱动光模块(1.6T技术)、服务器及IDC高功率改造(润泽科技等)增长;国产替代加速,光芯片(光迅科技)、量子通信(国盾量子)及卫星通信(通宇通讯)受政策支持。运营商(中国移动、电信)云业务高增,分红提升至75%+,估值优势凸显。技术端5G-A商用、6G/量子通信研发推进,低轨卫星及AI手机(中兴通讯)成新增长点。行业短期波动,长期聚焦算力、自主可控及高股息主线。

计算机

信创与AI成为核心主线。中美贸易摩擦升级推动国产替代加速,华为昇腾、海光等硬件及达梦数据库等软件渗透率提升;党政信创下沉区县,Q1订单同比增152%。AI领域,Meta Llama4、阿里Qwen3等大模型迭代,Google A2A协议与阿里MCP推动智能体生态标准化。金融科技方面,人民币国际化提速,CIPS与数字人民币系统建设加快。投资聚焦国产算力(海光、中科曙光)、信创软硬件(金山办公、中国软件)及AI应用(恒生电子、寒武纪)。云计算厂商算力升级,阿里云、华为云能力提升显著。

传媒

国内影视(《哪吒2》票房破151亿)、出版抗跌,恒生科技受关税拖累跌9.98%。AI技术加速迭代,Meta、商汤、Kimi等发布多模态大模型(参数最高6000亿),游戏(《我的世界》AI智能体)、教育(AI校对)、电商(AI广告)应用落地。投资主线聚焦AI大模型(腾讯、商汤)、IP变现(泡泡玛特、光线传媒)及港股(腾讯、B站)。政策端,电影进口缩减利好国产内容,游戏出海受海南政策支持。数据方面,流媒体收入增9.6%,iOS游戏榜头部稳固。AI商业化中,图像生成出海潜力显著,内需板块(美团、携程)防御性凸显。

综合金融

2025年3月资管市场呈现结构性变化:银行理财存续规模环比降1.01万亿至28.88万亿,但新发产品数量环比增31.7%,收益率上行;公募基金规模达32.56万亿(环比+0.38%),新发份额环比增53.42%至1009亿份,股票ETF份额增1%但净值降1%。信贷科技公司盈利改善,奇富科技等头部平台受益于拨备释放及监管明确化,2025年盈利增速预计达15%-50%。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引发汇率波动,人民币兑SDR贬值,中美利差收窄12bp至-2.34%,中国资产吸引力提升。美国401(k)因经济担忧减持权益类资产,英国拟允许养老金购房。监管持续支持资管创新,ETF市场扩容,权益类基金注册提速。

2. 利用大模型衡量景气度

行业研究报告通常提供分析师对行业趋势的深入分析与总体评价,但其应用性较弱,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行业评级是行业研报中的标准化输出,但其并非连续指标,通常仅分为三类,缺乏足够的区分度。因此,分析师细微的态度和用词变化可能不会导致行业评级的调整。其次,不同证券公司采用的行业分类标准并不一致,例如有的使用申万行业分类,有的使用中信行业分类,而一些报告分析的是一级行业,另一些则分析二级行业。这些差异使得行业比较变得困难。

大模型普及之前,并不容易解决这些问题,而大模型的应用可能为此提供更有效的支持。为了深入挖掘行业研报的信息,我们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整理与标准化。

我们构造了一个能够提取行业研报所涉具体中信一级、二级行业名称以及对应行业景气度的提示词。在提示词中,我们给出了中信一级行业和二级行业的名称,和行业之间的隶属关系,并给出了景气度和超预期的定义,明确要求返回两个标准格式json。图1展示了我们使用的提示词。

由于大模型对于较长、客观的文字有着更好的理解能力,因此本部分使用大模型对摘要进行分析。我们使用DeepSeek-V3模型(为保证结果可重复性,我们将模型的随机性设为0),对每一篇报告,我们将图1所示的提示词和摘要拼接,作为模型的输入,得到每一篇报告所涉及的一级、二级行业,和对应行业的景气度和超预期程度。我们按照中信二级行业计算的“景气度”、“超预期程度”的均值,并保留行业的报告数目大于2的行业。 

3. 最新行业研报文本景气度

我们对2025年4月7日至2025年4月13日的发布行业研报进行整理,共计得到772篇行业报告。我们又进一步删除评级不属于“推荐”、“增持”、“买入”、“超配”、“强于大市”等的报告后,还有728篇报告,再删除摘要中含有“港股”的报告,最终使用686篇报告作为分析样本。

在下表中,景气度、超预期程度为基于20250406-20250413行业研报计算的结果,景气度变化、超预期程度变化为本周结果相较于上周结果的环比变化。

最新结果显示,本周大模型对航空航天、旅游及休闲行业研报解读得到的行业景气度较高,且边际变化明显提升;橡胶及制品、普钢行业景气度较低。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