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4-10 17:31
中美关税政策对制药产业链的影响:药品阶段性豁免
对等关税落地,药品阶段性豁免
美国“对等关税”计划对全球众多国家征税,药品此次阶段性豁免。美国时间2025年4月2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白宫玫瑰 园举行的活动上宣布了美国“对等关税”计划,具体包括:对所有国家征收10%的“基准关税”,但符合墨西哥、加拿大和美 国之间的USMCA自由贸易协定的商品除外;对美国贸易逆差最大的国家征收个性化的更高关税,如对中国商品征收34%的关税、 对欧盟商品征收20%的关税、对越南商品征收46%的关税、对日本商品征收24%的关税、对泰国商品征收36%的关税等、对瑞士 商品征收31%的关税、对印尼商品征收32%的关税、对柬埔寨产品征收49%关税等。下述商品不受此次“对等关税”加征约束: 钢铁和铝、汽车及零部件(受232条款约束,已加征25%);铜、木材、半导体、药品、某些关键矿物以及能源和能源产品;未 来可能受232条款约束的征税商品。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关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法律法规和国际法基本原 则,经国务院批准,自2025年4月10日12时01分起,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有关事项如下: 一、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34%关税。 二、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此次加征的关税不予减免。
信达生物:整体看,公司商业化产品目前主要为国内销售,少量进口产品产地基本不在美国,且2027年200亿销售目标为国内 销售额目标,因此不受短期政策波动影响。出海来看,主要通过产权方式出海,因此产品国际化受影响较小。
荣昌生物:公司RC18和RC48主要在国内进行销售,RC18集中于自免适应症,产品整体不受海外政策影响。长远来看,RC18 的生产全流程基本不受政策影响,因此产品成本将保持稳定,公司业绩将实现稳健增长。
亚盛医药:公司奥雷巴替尼已经实现出海,但出海形式主要为合作形式,通过与MNC进行合作开发的形式将产品实现全球销售, 因此受短期政策影响较低。公司后续发展稳健。
泽璟制药:公司商业化产品主要为国内销售,临床前管线目前也集中于国内开展。未来具备国际化前景的分子受政策影响较小, 整体运营稳健。
再鼎医药:我们认为拟议关税对业务没有实质性影响,Zejula以及未来的bemarituzumab和KarXT等区域性生产的产品不受影响, 因为已经 (或计划) 在中国本地生产。 从美国以外进口的产品 (例如VYVGART、Optune) 不受拟议关税的影响,VYVGART已经 拥有全球供应链,能够从美国以外的地点为中国供应产品。目前唯一从美国进口的产品是Qinlock和Xacduro,Xacduro正在进 行本地生产的安排中,公司预期明年以前会实现本地化生产,然后计划参与医保谈判。
对药品出海而言,目前国内创新药出海主要是IP转让,通过BD合作对外授权,不产生商品销售逻辑。市场较为关注的百济神州在 中美均有自己的工厂,可以供应两地的销售。其余多数为授权交易,由中国负责早期发现,美国企业进行后续的研发和销售生产等。 对药品进口而言,关税的增加一定程度上会影响药品的毛利率,潜在影响后续的供货量,目前国内份额/销售绝对值仍然较大的进 口药物包括纳武利尤单抗,国产替代的国内公司包括绿叶制药、山德士制药等。
原料药:绝大多数品类本次豁免加征34%关税
绝大多数原料药品类本次豁免加征。根据美国白宫披露的文件,本次加征关税对于文件中列举的产品,包括铜、药品、半 导体、木材制品、某些关键矿物以及能源和能源产品进行豁免(不按命令规定的从价税率缴纳)。 观点:从目前文件来看,绝大多数原料药品类本次豁免加征(维生素、抗生素、甾体、生物碱、氨基酸类、糖苷类以及各 类按化学结构区分的化合物和药物等)。我们认为这可能与美国本土长期缺乏供应链配套有关,从美国DMF数据来看, 印度和中国为最主要供应来源,美国本土DMF申报占比不足10%。
原料药:短期影响较小,API直接对美进出口敞口均有限
中国在直接对美进出口方面敞口较小。从中国进出口数据来看,中国2023年API出口前三大目的地为欧盟、印度和东盟,合计占比 超50%,美国为第四大出口目的地,占比9.87%。进口方面,前三大进口来源分别为欧盟(41.27%)、东盟(12.69%)和美国 (7.18%)。整体而言,美国不是API进出口主要目的地,中国在直接对美进出口方面敞口较小(不足10%)。
全球分工下,影响有待进一步观察。本次美国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进行了关税加征,例如印度(26%)、韩国(25%)、日本 (24%) 、欧盟(20%),由于原料药行业普遍存在的全球分工,因此需结合后续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加征关税的反应和应对措施, 来判断供应链分散其他国家的影响。
原料药:短期影响较小,后续关注美国制造业回流情况
关注美国制造业回流情况。在拜登2022年提出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计划之后,根据美国白宫于2024年6月的一份简报,拜登任 期内已刺激了290亿美元的公共和私营部门生物制造投资用于美国各地的项目。我们认为后续应关注美国生物制造供应链的回 流情况。
关税政策对器械行业的影响:继续看好自主可控及器械出海趋势
中美关税政策对医疗器械行业的影响
2025年4月2日,美国政府宣布对中国输美商品征收“对等关税”。2025年4月4日,中国国务院批准对原 产美国的所有商品加征34%关税。并对原产于美国、印度的进口相关医用CT球管发起反倾销立案调查。 关税政策冲击下,对产业链影响较为复杂,可能仍存变数,但我们仍坚定看好器械自主可控及出海的长期 趋势。可重点关注国内份额提升、受冲击影响较小及长期出海能力较强的公司。特别需要提示的是,单个 企业的分析需要关注美国竞争对手的发货/生产地是否在美国、海外企业在中国的本土化策略、中国企业 出口至美国的收入占比等。
关税政策对生物制品的影响:国产血制品存在量价齐升机会,疫苗 受关税影响有限
生物制品:国产血制品存在量价齐升机会,疫苗受关税影响有限
我们组建了研究报告知识星球社群,加入后您可以享受以下服务:
1、星球中分享最新、专业、深度的行业研究报告、投行报告、白皮书、蓝皮书、公司研报等。报告持续更新,公众号发布的报告可同步下载;
2、海量研究报告均可下载PDF高清版,无限制;
3、会员可以用提问方式获取具体报告需求;
业务咨询、商务合作:136 3162 3664(同微信)
温馨提示
应广大粉丝要求,「报告研究所」成立了报告交流群,欢迎各位公司企业、投行、投资机构、政府机构、基金、创业者及金融资本圈朋友加入!
这里能且不限于:“行业交流、报告交流、信息交流、寻求合作等......”
入群方式:添加助理微信【touzireport666】,发送「个人纸质名片」或「电子名片」审核后即可入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