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政策松绑预期点燃市场​,消费电子集体“回血”​,上演“2019续集”​?

2025-04-10 14:59

4月10日,A股消费电子板块继续反弹,华勤技术、朝阳科技、东尼电子、工业富联等多股涨停,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等大幅跟涨。

港股方面,截至发稿,TCL电子涨超27%,瑞声科技、比亚迪电子、高伟电子等纷纷跟涨。

消息方面,特朗普对于关税问题的态度转变是关键。他还在讲话中表示,会考虑对部分美国公司豁免关税,苹果作为美国“旗舰企业”之一,被视为豁免的潜在候选。隔夜苹果股价大涨15.33%,重回全球“市值第一”。


政策松绑预期点燃市场​


政策风向的微妙变化,成为点燃行情的核心变量。

特朗普政府近日释放的关税豁免信号,成为撬动行业情绪的关键支点。据白宫内部人士透露,美国正考虑对部分战略性企业实施"阶梯式关税豁免",而作为美国科技产业标杆的苹果公司,已被列入首批潜在豁免名单。这一政策转向直接刺激苹果股价创下26年来最大单日涨幅,其供应链企业估值随之水涨船高。

回溯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期间,苹果曾成功为Mac Pro零部件、Apple Watch等产品争取到关税豁免,如今历史似乎正在重演。华安证券研报指出,若豁免政策落地,苹果产业链公司估值中枢有望上修20%-30%,"市场过度反应的悲观预期正在快速修正"。

同时,在这场关税风暴中,消费电子巨头的全球产能布局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压力测试。立讯精密在越南、墨西哥等9个国家布局的21个生产基地,近期将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蓝思科技泰国工厂紧急扩产,首批北美订单已通过保税区完成交付。

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当地时间周三,苹果被曝动用5架专机将印度产iPhone空运至美国,这种"空中走廊"策略使其在关税窗口期前抢运价值17亿美元货物。摩根士丹利测算显示,这类应急物流虽使单机成本增加8%,但较54%的潜在关税,仍为最优解。


​​成本传导暗流涌动​


产业链中游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定价权博弈。

据华泰证券测算,若美国对华54%关税全面实施,iPhone 16 Pro在美售价或将突破1240美元,较现价跳涨24%。面对近160亿美元的潜在成本压力,苹果的"成本转嫁方程式"引发市场担忧——富国银行分析师指出,苹果可能要求供应商降价5%-8%,同时延长账期至120天。

这种压力已传导至二级市场,歌尔股份、蓝思科技等企业紧急启动总额超50亿元的股份回购,试图稳住投资者信心。

尽管关税大棒高悬,中国消费电子制造的全球地位仍难撼动。

麦肯锡最新研究显示,中国在消费电子领域保持着42%的综合成本优势,东莞产业集群的新品研发周期比东南亚快30天,宁波港的物流效率更是墨西哥的1.7倍。

国信证券强调,中国280万电子工程师储备形成的"人才红利",使高端精密制造领域的领先优势至少维持5-8年。这种根基在资本市场得到验证——北向资金本周大举加仓果链龙头,立讯精密获外资净买入12.3亿元,彰显机构对中国供应链韧性的认可。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