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多部门协同破堵点 激活我国航空物流新动能

2025-04-09 10:46

转自:中国水运网

近日,海关总署会同国家移民局、中国民航局等部门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促进航空口岸通关便利化若干措施》(简称《若干措施》),围绕提升航空口岸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重点航空口岸枢纽能力建设、公共服务水平、规范降低航空口岸综合物流成本等方面,推出16项创新举措,助力我国打造“管得住、通得快”的国际航空枢纽新格局,为高水平开放注入强劲动能。

货运监管提质增速

《若干措施》提出,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优化完善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具备条件的主要航空口岸7×24通关保障制度。通过优化航空物流网络和试点创新模式,显著提升货运效率。

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这里实施“进口空侧内转”监管模式,进口货物经海关放行后可直接通过RFID智能感应卡口通关,平均每单节约通关时间5小时。“2024年,公司通过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从北欧进口冰鲜三文鱼近6000吨,除了供应本地消费者外,相当一批随着客运航班转运至其他城市。”四川省国际航空货运发展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侯畅表示。

目前,各地航空口岸特别是北京、上海、广州等国际航空枢纽口岸,多措并举,在确保航空安全运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

北京首都机场航空口岸在确保安全监管的前提下,优化压缩全程操作环节,创新开展“连程直转”业务模式,中转出口货物操作时间最快仅需3小时;原有4次货物交接10个步骤减为1次交接,货物操作时效由原来24—36小时缩短为3—8小时,企业节约约70%的地面物流操作时间,降低约20%的操作成本。

上海积极推动航空货运设施布局优化、智能货站和海关集中查验中心建设、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优化进口货物处理流程,有效压缩通关时效;针对跨境电商空运敏感货物出口运输遇到的难题,出台实施上海机场跨境电商货物出口便利化收运试点方案,2024年底出台进一步提升上海航空物流枢纽能级的若干措施。

2024年,上海航空口岸货邮吞吐量达420.6万吨,同比增长11%;其中,浦东国际机场达377.8万吨,货邮吞吐量排名首次跃升为全球第二位,境外航线货邮吞吐量达90.9%。

按照《若干措施》确定的具体任务,下一步,在进一步提高航空口岸进出口货物通关效率方面,强化主要航空口岸通关服务保障;提高特殊货物通关效率;提高航空口岸场站操作效率,支持航空口岸深入开展多式联运;推进陆海空铁多式联运发展,推广多式联运“一单制”“一箱制”等服务模式;加快空运跨境电商发展。优化跨境电商监管模式,支持跨境电商转关出口。

加强航空枢纽建设

去年年底,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提升上海航空物流枢纽能级的若干措施》,提出,到2025年,上海机场年货邮吞吐量超过410万吨,航空货物中转业务量比2019年翻一番;到2030年,业务规模持续保持全球领先,航线网络持续拓展、中转功能显著增强、口岸环境持续改善、经营主体作用更加突出、智慧绿色转型进一步加快,全面实现“数智化、全球通、全链畅”综合转型升级。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打造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鼓励航空公司加大全货机运力投放力度,加密定期国际全货机航线,拓展国际航空货运运力。支持有条件的区域性航空枢纽开展全货机业务。借鉴国际通行做法,推进航空货运安保制度优化,实施分级分类差异化安检措施。

“双货航”协同发力,“空中丝路”飞出新高度,这是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建设与发展思路,据悉,河南航投与卢森堡货航达成股权合作,欧洲排名第一的全货运航空公司入驻郑州机场,并逐步增加运力投放。2019年,河南航投重组成立了本土基地货运航空公司——中原龙浩航空,与卢森堡货航协同发力,完善以郑州为中心,通达国内、覆盖全球的航空货运网络。

依托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功能定位,中豫航空集团引导卢森堡货航和中原龙浩航空“双引擎”发力,持续优化航线网络、加强运力投入。截至12月20日,卢森堡货航、中原龙浩航空2024年在郑货运量分别为13.6万吨和13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8.8%、207.2%,合计占郑州机场货邮吞吐量三分之一以上;今年共实现增量12万吨,成为郑州机场货运量持续攀升的龙头骨干。

“郑州机场强劲的发展势头令人欣喜,卢森堡货航会不断加大运力投入,巩固提升郑州作为卢森堡货航亚太物流枢纽的地位和优势。”卢森堡货航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理查德·福森表示。

毗邻上海的嘉兴机场是长三角第一个、全国第二个专业性国际货运枢纽,列入我省实施世界一流强港和交通强省“十大标志性工程”之一。机场所在的秀洲区立足长三角产业区位优势,政企合力谋划枢纽建设。

据悉,秀洲区将现代航空产业优势与秀洲区现代物流园产业集聚优势相融合,打造“空铁公水”多式联运物流枢纽。枢纽东片区以嘉兴现代物流园为基础,顺丰创新产业园投产运营,启盈嘉兴跨境电商供应链总部竣工投产,加快谋划铁路物流基地。西片区以圆通航空物流枢纽项目为主,大力发展航空物流产业,中国商飞集团、圆通航空集团总部项目纷纷落户。

服务能级全面提升

《若干措施》提出,提升航空口岸设施现代化水平和服务效率,支持航空枢纽所在地发展临空经济和产业集群。深入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依托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开发建设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推动各类经营主体间信息互通,扩大利用成效。

自2018年以来,厦门依托“单一窗口”开展试点建设,目前该平台已实现航空货运业务电子单证化、一单多报、线上办单、安检电子放行,涵盖厦门空港所有服务企业,运行总单量超140万票,空港货运作业收运效率提升90%。同时首创“单一窗口+航空物流”模式,将传统的进口业务中纸面交接环节从原来5次减少为1次无纸化交接,整体物流作业时间最快可压缩90%以上。

广州航空依托“单一窗口”开展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试点,整合航空口岸物流各环节资源,实现不同类型主体互联互通、共享共用、协同作业;推出货物查验全流程,“一键获取”货物查验通知、预约查验、调货到场、移位通知等多节点信息,为企业提供“通关+物流”一站式进出港服务,提货速度缩短3个小时,每年为企业节约成本1000万元以上。据广州航空相关负责人介绍,2024年,该平台服务航空物流企业超11万家,累计处理报关单超120万票、舱单超950万票,减少企业跑腿超4000万次。

“下一步,按照《若干措施》有关要求,我们将积极扩大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利用。深入推进‘智慧海关、智能边境、智享联通’建设,积极支持具备条件的航空口岸,依托‘单一窗口’开发建设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强推广应用、优化拓展功能,促进航空物流全链条信息集成,推动各类经营主体间信息互通,更好地服务地方和企业发展。”广州航空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相关负责人表示。

与此同时,海关秉持着“管得住、通得快”的理念,在航空口岸探索开展进出口货物“直装”“直提”。有需求的企业可在海关等部门放行后,直接在机坪完成提货或装机等手续。“与传统航空货站提货相比,‘直提’‘直装’模式减少了货物进库、搬卸、出库等环节,提高货物周转效率,在保证海关严密监管前提下,推动进出口货物在企业与口岸间快速联动,助力口岸物流降本增效。”海关总署口岸监管司专家表示。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