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夜读 | 特朗普关税2.0全面推演:这四个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

2025-04-08 23:55

2025年的4月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月份。就在几天前,美国总统特朗普正式签署了其“对等关税”行政令,宣布向全球贸易伙伴开征最低10%、最高49%的“对等关税”,其中对中国的关税率为34%,再加上之前的20%,已经高达54%。

图片

就连只有企鹅居住的无人岛屿,也被收取了10%的关税,下面两张漫画颇为应景。

图片

中国也不甘示弱,马上宣布了对美全面加征34%关税等一系列反制措施。

时隔7年,贸易战再度打响。美股闻风丧胆,纳斯达克指数短短两天就下跌了2000点,堪比五年前疫情来临之际的熔断时刻。全球股市也全面下跌,被加征46%关税的越南更是股指暴跌6.7%。

图片

面对前所未有的变局,我们应当怎么做?不妨,先从搞清楚以下四个问题开始。

第一个问题,加关税能拯救美国的制造业吗?

当然不可能。如果加关税就能振兴制造业的话,印度早就是全球制造业大国了。

本质上,一个国家的制造业主要取决于三个因素:基建能力,用工成本,科技水平。

对比中美的情况,科技水平基本在同一档次(美国整体科技水平强于中国,但是制造业相关的部分差距不太大),但是基建能力和用工成本两项相差极为悬殊。同样的商品,美国的人力成本是中国的五倍,运输、环保等成本也远高于中国,最重要的是缺乏供应链,最终的结果就是制造业成本的差价远超过54%的关税金额。

图片

我们前段时间刚和某制造业品牌交流,他们的主营业务是技术含量不算高的儿童安全座椅,即便如此,在美国也只能完成缝纫等最基本的操作,并且成本大幅提升。至于注塑、模具等相对工艺要求较高的步骤,必须要依赖中国的供应链才能实现。

至于光伏组件这种供应链要求更高的行业,中美成本差价更是达到了3-4倍。如下图所示,最上面的两条线是美国的光伏组件价格,而下面的几条线是中国制造的组件在国内和欧洲的价格,差距之悬殊一目了然。

图片

相反,中国、欧盟等贸易伙伴的对应加税,反而对美国本土的优势产业打击颇大。美国的出口产品主要有三类,第一类是石油天然气,第二类是农产品,第三类是以汽车、半导体、医疗器械为代表的高端制造。前两类如果加上34%关税,马上就失去任何竞争力,后者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日韩欧,基本上除了极个别具备独特技术的品类,其他的也会竞争力大减。

图片

美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问题不是没有市场,而是供给不足。真想复兴制造业也很简单,把工会取缔掉,鼓励内卷和996,劳动力成本回归合理化,产业竞争力马上就能提升一大截。

然而,美国有1440万工会会员,占到了1.6亿选民的接近10%,是个任何党派都得罪不起的大票仓,包括特朗普在内的任何一个总统都不可能动得了。而工会的问题不解决,美国的制造业竞争力就完全无从谈起。

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既然关税不能真正解决制造业问题,特朗普的打击对象又是谁?

其一,当然是以中国为代表的竞争对手。

客观说,我们觉得美国对华加征关税这件事本身对中国经济的影响被高估了。中国每年对美出口大概是4000亿美元,由于54%关税带来的需求抑制,估计这部分会降低1/3左右,也就是每年减少1万亿人民币左右的出口。

什么样的等效措施能够完全抵消这样一部分冲击呢?我们假设,现在变成中国政府每年花1万亿来买单,然后收购这些商品之后直接倒进太平洋,就相当于将美国加税的影响完全对冲掉了。换句话说,美国关税的影响看起来大,实际上说破天也就是每年1万亿人民币的事情,再加上其中还会有一部分商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或者留在本国消费,真正对于中国GDP的影响应该在每年5000亿左右,总体来说也不至于伤筋动骨。

其二,也是更重要的,则是美国内部的自由贸易派。因为这一部分才是特朗普真正想打击的,也是被打击得最疼的。

中国出口美国商品主要以FOB(到岸价)计价,而以美资为主的贸易商一般都在此基础上成倍加价。我今天刚和某家主要市场包括美国的上市公司管理层通电话交流,他们的产品终端零售价,足足是出厂价的三倍之多,绝大部分利润都被贸易商赚取。

因此,一旦关税大幅上升,中国厂商的出货价格是不会有太大空间的,所以要么是贸易商降低利润空间,要么就进一步涨价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而另一方面,中国对等加税,冲击的同样是美资贸易商和一些在华投资美企的利益。

从这个意义上讲,特朗普关税最大的受害者反而是美国国内与中国做生意的一群人,尤其是自由派把控的中美贸易网络。而他们则是民主党的基本盘。将他们的利益削弱,就是重塑国内利益分配格局的开始。

第三个问题,世界各国会怎么反应,特朗普下一步又会如何加码?

目前来看,针对高额关税,世界各国基本上分成了三派。

中国、加拿大、欧盟是“反抗派”,这里边中国和欧盟都具备较大的本土市场,也保持着一定数量的美国商品进口可以作为制衡筹码,尤其欧盟还是美国各大互联网公司的重要市场,可以用“数字税”进行反制。至于加拿大,本来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的小弟,结果被特朗普扬言吞并搞的全国上下同仇敌忾,任何一个总统如果乖乖认怂就会分分钟被选民投下去,所以硬着头皮也要跟美国死扛。

以越南、柬埔寨、新西兰等一众小国为代表的是“投降派”,越南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缺乏本土市场,现在美国对他们的关税已经比中国还高,一旦持续下去就是外资逃离和大面积失业,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降低对美关税,求取和解,至于新西兰、英国等,本身就是10%低关税,还算是占了个便宜,自然也就没必要反击。

第三派就是“骑墙派”,主要代表是日本、韩国和墨西哥。这三个国家本次受到的冲击都相当之大,手上的反制筹码也相对有限,但又没办法彻底躺平,估计会等待第一派出完招再见机行事。

图片

针对“反抗派”里挑头的中国,特朗普已经扬言要再加码50%关税。这一点,我们持一个保留态度,毕竟他的“亲密战友”马斯克也在尝试着把他往回拉——中国的态度已经展露无遗,如果美国继续加码,很可能下一个被反垄断审查的就是特斯拉了。

至于投降派中,类似越南、柬埔寨这样的小国,由于本身购买力有限,对美降低关税也很难带来较多的对美进口,所以更多是给特朗普面子而非里子。针对他们,特朗普还有一个很关键的杀器,叫做“二级关税”,简单说,就是和被收关税的国家逐一谈判:你不是不想被收税吗?好了,你给中国加关税,我就把你的关税降下来。

但是“投降派”和“骑墙派”会遂美国的心愿,转而对华加征关税吗?在我看来,这个事情的概率并不高。用个最简单的逻辑,如果你是班上的同学,今天班长忽然威胁你说:要么交个投名状,要么明天打你一顿。你问投名状是什么,他说:看到副班长了吗?扇他一嘴巴子。

换成你,你会扇吗?被班长打一顿固然不好受,但副班长同样不好惹啊。

更何况,很多国家本身就已经通胀高企,一旦对华加收关税,再遭到中国的关税反制,通胀失业都会立马爆棚,到时候就是分分钟被选民赶下台的份了。东盟国家对中国的经济依赖程度自不必说,即便拿相对亲美的墨西哥为例,2025年的GDP增长率只剩下0.5%,而通胀率高达5%,面对这种局势,中国和美国肯定是一个也得罪不起。

最后的结果就是,即便是“投降派”和“骑墙派”,也大概率是对美国阳奉阴违。长此以往,反而是更有可能促进一个“环美国自由贸易区”的形成。

最后一个问题,这场闹剧会怎么收场?

很多人都认为,中国在这场博弈中,由于高额贸易顺差反而带来了天然劣势。比如,某知名投资人就搬出了所谓的“甲方乙方论”,这种心态我倒也能理解,毕竟他的基金短短几天就亏掉了去年一整年的收益,比他更希望求和的,大概是真金白银出钱给他的LP们吧。

其实,甲方和乙方都只是相对而言。但对于美国加关税这件事,中国最好的反制措施并非对美加税,而恰恰是美国加税这件事本身。

原因很简单:对中国商品加税导致涨价最敏感的群体,正是特朗普的MAGA基本盘。

特朗普的铁杆粉丝是哪些人?中部红脖子,乡巴佬,文化低,收入也不高。对于中产阶级来说,无非就是在从中国进口的割草机和高尔夫球车上多交一份关税钱,尚可接受。然而对于那些常年入不敷出的中下层民众来说,Made in China涨价意味着要么自己的孩子没有新玩具,要么老婆没有新衣服穿,要么自家的狗没有狗粮,这就是肉眼可见的生活水平倒退。

特朗普的支持率最近几个月已经飞速下降了,能让他稳住局面的恰恰是MAGA粉丝们。一旦他们意识到川普新政最大的受害者恰恰是自己,川普的执政合法性就会出问题。

图片

特朗普的关税大炮绕了地球一圈,正中自己眉心。

图片

花旗之前的一篇分析是:贸易战持续越久,对美国越有利。此话的确不假,但持久战对特朗普是否有利呢?要知道,明年就是中期选举,一旦有失,川普就会沦为又一个“跛脚鸭总统”,并且很可能遭到民主党的弹劾。

所以,站在特朗普个人的角度,他的目标一定是通过“极限施压”速战速决,在较短的时间内争取较大的国家利益和个人政治资本,这也是为什么加征关税来得如此之快,税率如此之高的关键原因。

但结局会如何呢?按照他的一贯作风,加税这件事的成果,一定还是有的。

一方面,大多数其他国家的关税会在相对较短时间内被降低甚至取消,各国会争相降低对美关税,并且达成各种对美战略投资协议,金额显然一个比一个大,细节自然是一个都没有,反正让懂王赢,就完了。

另一方面,因为中国短期内不会低头,相对较高的关税(可能保持在20-30%)会长期持续下去。美国消费者会负责买这笔单,但确实每年1000亿美元左右的关税收入也进入了美国国库——懂王又赢了一次。

但是长期而言,这件事对美国的长远伤害也是超出想象的。

我们设想一下,港片里威望颇高的黑社会大哥,某一天放下身段,亲自挨家挨户到夫妻老婆店收每人100块的保护费,短期内确实能赚到不少。但从此之后,大家就知道他是个贪图小利之辈,和街边的地痞流氓毫无区别,多年积累的江湖地位自然损失殆尽了。

同理,上百年来,美国一直以自由民主灯塔的形象屹立于世。如今,“灯塔国”却变成了拦路虎,盟友们又该如何信服?

更严重的问题在于,“极限施压”看似是个利益最大化的谈判策略,但也意味着当你面对着实力接近的对手方时,一次打出所有牌就失去了继续要挟的筹码。

远了不说,如果东方大国下定决心收回东南小岛,已经失去了贸易制裁筹码的美国,就真的要眼睁睁看着统一大业顺利完成,Make China Great Again吗?

对了,这件事还有一个最大的受益者,就是墨西哥和中美洲的走私团伙,因为他们会用各种各样的方式,将大量的中国货带入美国境内,从而赚取巨额差价。

 

 

 

 

 

 

 

风险提示: 投资涉及风险,证券价格可升亦可跌,更可变得毫无价值。投资未必一定能够赚取利润,反而可能会招致损失。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将来的表现。在作出任何投资决定之前,投资者须评估本身的财政状况、投资目标、经验、承受风险的能力及了解有关产品之性质及风险。个别投资产品的性质及风险详情,请细阅相关销售文件,以了解更多资料。倘有任何疑问,应征询独立的专业意见。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