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联易融科技-W(9959.HK):战略深化驱动韧性增长 行业龙头锚定长期价值

2025-04-05 00:00

核心观点

公司公布2024 年全年业绩,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10.31亿元,同比+18.8%;毛利润7.17 亿元,同比+36.2%,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增提的影响,经调整亏损录得6.79 亿元。分业务来看,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在行业下行环境中仍能取得逆势增长,直接融资业务通过快速拓客实现了业务规模扩张;新兴市场则抓住龙头企业出海机遇,积极开拓小微电商市场。建议关注公司未来经营修复的机遇,给予“增持”评级。

事件

公司公布2024 年全年业绩,收入、毛利均明显改善。2024 年全年公司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及收益10.31 亿元,同比+18.8%;毛利润7.17 亿元,同比+36.2%,毛利率同比+8.9pct 至69.6%。

期内主要受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增提的影响,经调整亏损6.79 亿元(去年同期经调整亏损为2.89 亿元)。

简评

全年业绩韧性凸显,核心指标实现增长。2024 年,公司在供应链金融科技领域的龙头地位进一步巩固。尽管面临宏观经济波动与地产行业信用风险,公司通过业务结构优化、技术赋能与战略并购实现高质量增长。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0.31 亿元,同比增长18.8%;毛利率同比大幅提升8.9 个百分点至69.6%,推动毛利同比增长36%至7.17 亿元。核心业务表现亮眼,全年处理供应链资产总规模达4112.1 亿元,同比增长28%。新增核心企业及金融机构客户373 家,客户数较2023 年增长51%至1,108 家。

资产证券化业务(AMS 云与ABS 云):行业下行环境中取得逆势增长,未来增长空间有望进一步打开

2024 年宏观经济弱复苏背景下房地产行业承压延续,供应链资产证券化市场发行规模同比下滑18%。公司AMS 云与ABS云供应链资产处理规模仍能实现正增。其中,1)AMS 云通过加速拥抱大基建、新能源与高端制造等新兴领域,通过专业壁垒支撑市场份额扩张、以结构性调整对冲行业风险,供应链资产处理量同比增长16%至750 亿元;2)ABS 云把握大基建链条的行业机遇,积极联动金融机构协同创新,资产处理量同比大幅增长101%至542 亿元。

展望未来,当前我国供应链金融科技行业正处于政策支持与市场集中度提升的双重窗口期,公司核心优势在于轻资产模式下对客户需求的快速响应能力及技术壁垒的构建。根据灼识咨询的统计,公司以21.1%的市占率连续五年蝉联榜首,未来伴随着一系列稳增长政策的出台,宏观经济和房地产等行业有望逐步企稳回升,进一步打开公司业务增长空间。

直接融资(多级流转云和e 链云):快速拓客带来业务规模扩张,已落地多个综合产融平台项目公司多级流转云2024 年全年保持快速拓客,新增客户370 家,总客户数量达至928 家。通过为核心企业打造一站式全场景综合产业链金融科技平台、持续深化存量客户运营,公司已经与通用环球医疗集团、长江产业投资集团、陕西交通控股集团及云南白药集团等35 家央国企及头部民企落地了综合产融平台项目。作为公司核心战略板块,多级流转云的地位进一突出,占交易总体规模比重已从2023 年的43%进一步提升至50%。e 链云方面,受面对核心企业加速主导产融生态圈建设导致存量业务转移,以及基于优化产品组合的战略考量,业务处理的供应链资产总量同比下降34%至530 亿元。

展望未来,公司以“AI 重构产融生态”为战略支点,顺应市场变化,开始积极探索与各类金融机构在场景化金融科技服务及模块化智能工具输出方面的创新发展机遇。目前,公司基于LDP-GPT 垂直大模型与蜂联AI智能体的突破性进展,已构建起覆盖数据智能、决策优化与自动化运营的AI 赋能体系。依托与DeepSeek 大模型的深度协同,蜂联AI 将搭载新一代认知引擎,实现供应链金融场景的智能交互精度提升40%、风险识别效率优化60%,有望通过科技平台的搭建助力自身实现降本增效并帮助金融机构实现高质量数智化转型。

新兴解决方案(跨境云和中小企业信用科技解决方案):抓住龙头企业出海机遇,开拓小微电商市场2024 年,公司跨境云业务以科技赋能跨境贸易生态,全年实现供应链资产流转规模207 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幅增长64%。通过"Go Early 生态链接"与"Go Deep 价值深挖"双轮驱动战略,公司已经构建起多层次的跨境服务矩阵。在生态链接维度,依托与Infor 等供应链管理系统的数据穿透,联手Amazon、Shopee 等电商平台生态网络为超过1,000 家跨境中小微企业提供跨境贸易融资服务;在场景深挖维度,公司聚焦消费领域,为出海龙头企业打造了全球供应链产融体系。展望未来,随着我国企业出海潮的持续以及跨境电商平台国际竞争力的不断提升,公司跨境云业务凭借轻资产模式、技术壁垒与ESG 先发优势,有望在行业集中度提升浪潮中持续领跑。

中小企业信用科技业务板块,公司已完成了传统线下商户数据信贷业务的转型出清,开始探索发展直播电商场景融资业务。目前,公司基于直播小微商家交易、物流和结算等数据驱动的创新实验性供应。2024 年,公司基于直播小微商家交易、物流和结算等数据驱动的数位化融资解决方案“小微蜂电商供应链金融科技平台”已服务了电商平台上近3,000 家中小微商家,并成功引入了35 家金融机构展开合作。

战略收购拓展业务边界,国际业务加速全球布局2024 年 8 月,公司公告其全资子公司联睿达拟收购拜特科技 29.3763% 股权,收购完成后公司对拜特科技持股比例将增持至54.3763%。公司通过战略性收购拜特科技,切入智慧司库管理市场,形成“资金管理-供应链融资”闭环。拜特科技深耕司库领域20 余年,服务超1500 家大型企业并接入超过2000 家银行,其系统集成能力与联易融的供应链金融场景深度融合,有望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矩阵,从核心企业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融资解决方案延伸拓展至集团司库管理类解决方案。此外,公司全球化战略进入纵深推进阶段,全面打造全球化业务体系,计划在美国、英国、印度设立区域运营中心,并与新加坡总部的亚太资源、浩立(Olea)的东南亚产业生态网络及绿联数字银行的跨境清算能力形成有机联动。

投资建议:2024 年全年公司营收、 毛利向好,关注未来经营修复,给予“增持”评级尽管2024 年因审慎计提供应链资产减值6.40 亿元使公司2024 年出现亏损,但公司现金储备逆势增长至50.72 亿元,为技术创新和业务拓展提供充足弹药。公司未来增长动能明确:一是战略收购协同效应有望在未來释放利润;二是AI 技术规模化应用推动人效提升,并打开新的增长空间;三是跨境业务全面布局实现快速获客。

管理层通过派发末期特别股息每股0.03 港元及年内的多次回购传递出对长期价值的信心。

我们根据公司最新的运营情况调整了我们的盈利预测; 我们预计 2025~2027 年公司将实现营收11.86/13.79/16.89 亿元,同比分别+14.97%/+16.31%/+22.46%;调整后净利润为-1.75/0.33/1.45 亿元。考虑到板块估值整体有所下修,给予未来6 个月目标价1.82 港元,对应3.5 倍PS 给予增持。

风险分析

房地产行业恢复不及预期:虽然公司近年来积极拓展其他行业的客户,但整体而言由于房地产行业客户较多开展的是费率较高的资产证券化业务,因此其对公司收入的贡献也更大。 2024 年上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迎来一系列政策利好,销售数据亦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房地产行业自身的债务问题还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若房地产行业恢复不及预期则可能导致公司业绩下滑。

客户自营平台分流风险:面对核心企业加速主导产融生态圈建设,金融机构的供应链普惠业务逐步向核心企业平台转移,对于 ABS 云业务造成了业务交易分流的压力,未来公司若不能够有效拓展业务范围,谋求新的业绩增长点, 则企业核心业务交易规模将会面对持续缩减压力。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