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4-03 08:46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本报记者 鲍曼君
厦门作为金融创新的前沿阵地,积极落实“四项试点”工作,在AIC股权直投试点及科企并购政策推进等方面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
2024年9月14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做好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扩大试点工作的通知》;9月24日,《关于扩大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的通知》正式明确扩大试点范围,厦门列入18个试点城市名单。
厦门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试点政策落地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辖内各大型银行召开专题会议,建立工作联系机制,主动拜访市财政部门,积极加强与厦门创投等多方沟通交流,强化协调配合。”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截至2025年3月7日,5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均已在厦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总规模240亿元。目前已落地基金注册规模45亿元,备案规模30亿元,落地投资项目1个,总投资金额10.3亿元。这一系列亮眼数据见证了厦门在AIC股权直投试点工作中的高效与务实。
在众多落地项目中,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的项目投资格外引人注目。
“2024年9月股权投资试点扩大至厦门后,我们就敏锐地捕捉到了政策机遇。”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副行长陈大文介绍,“在厦门金融监管局和厦门市财政局共同指导下,我们积极联动工银投资与省、市、区产业投资主体,联合发起设立工融产投股权投资基金、产投工融债转股基金两只AIC专项基金。”
据了解,这种双基金组合模式在18个试点城市基金合作中系首创,通过厦门产投、福建省产业基金、厦门市产业引导基金、自贸区及海沧区两级政府引导基金的多级资本联动,形成了“央企+省+市+区”四位一体资本矩阵。双基金目标总规模100亿元,首期实缴30亿元,重点聚焦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新材料等厦门“4+4+6”现代化产业体系核心领域。
“为了加快助力产业升级,我们争分夺秒。”陈大文继续说道,“双基金于2024年末前高效完成注册、备案并实现首个本地项目──第三代半导体龙头企业瀚天天成Pre-IPO轮组合式投资落地。”
瀚天天成董事长赵建辉表示,“这次投资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不仅为我们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资金动力,更强化了厦门在宽禁带半导体产业链的链主引领效应。我们将借助这笔资金,支撑产能扩建,增加研发投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努力在全球半导体市场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
此次投资不仅是厦门市落地的首单AIC基金群协同投资,更是厦门市首个实现“基金设立+项目投放”双落地的创新实践,彰显了厦门市抢抓政策机遇、加速产融协同的改革成效。
此外,该笔项目的落地也是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持续深化投贷联动、密切银企关系、打造“金融+产业”协同的又一范例。
除股权投资外,工商银行厦门市分行还充分发挥工银集团在信贷、结现、国际业务、海外服务等领域的优势,在账户开户、本外币存款、表内贷款及代发工资等商行业务方面与企业加深合作,不断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支持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陈大文表示,将以此次基金设立投资为起点,积极响应党中央对新质生产力培育与产业升级的战略部署,持续深化商投融合,综合运用股债结合满足厦门区域科创企业在技术创新、产业培育、产业升级等方面的多元融资需求,切实发挥耐心资本作用,为厦门地区新兴产业注入资本活力,助力厦门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在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方面,厦门金融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学习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方案通知,组织辖内部分银行机构召开专题工作会,了解科技企业并购业务现状、政策实施困难并对政策落地进行指导。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迅速响应国家战略部署,主动对接厦门地区企业需求。
“我们深知科技企业对于资金的迫切需求,所以,在得知试点政策后,立即行动起来。”兴业银行厦门分行投资银行部负责人吴光煌介绍,“我们开辟绿色审批通道,两天内完成从尽调到放款全流程,于3月21日落地福建省首笔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业务,为厦门某上市企业发放并购贷款。该笔贷款审批金额为整体并购交易价款的80%,期限10年,系兴业银行厦门分行以金融活水滴灌科技创新的突破性实践。”
兴业银行厦门分行此次成功落地首笔业务,不仅为企业的并购活动提供了有力的资金支持,也为厦门地区科技企业的产业整合和发展壮大提供了新的动力。
“我们将进一步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优化金融服务环境,吸引更多金融机构和优质项目落地。”厦门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同时,我们也会不断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试点工作稳健有序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