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4-01 18:21
当手机一碰"滴"的一声完成支付、开门、取餐时,很少有人意识到,这声轻响背后是一场持续20年的城市科技长征。随着支付宝"碰一下"功能风靡全国,这一新支付方式背后的核心NFC芯片供应商——上海复旦微电子集团(以下简称"复旦微电")也浮出水面,走入大众视野。
这家低调的"隐形冠军",恰是观察上海科技创新战略的一扇窗口,也是20余年来上海科技创新发展的一个生动缩影。
从集成电路产业的崛起到“碰一下”支付模式率先落地再到人形机器人的突破,人们不禁追问:为何上海能源源不断孕育出像中芯国际、复旦微电这样的科技领军企业?
答案藏在上海政府20多年来对科技创新的执着与布局之中。这座城市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何为“战略定力”。今天,移动支付背后“滴”的一声,是上海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注脚。这一切,离不开上海政府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精准施策。
前瞻布局:从中国硅谷到NFC产业链的崛起
如今上海之所以能积累集成电路产业雄厚的“家底”,离不开这座城市极具前瞻性的战略目光,这段光辉岁月甚至要追溯到1998年。
当年,时任上海市经信委副主任江上舟赴美国硅谷考察,积极招揽张汝京、尹志尧等顶级人才来沪创业,这直接催生了中芯国际、中微半导体等撑起国内芯片江湖半边天的行业巨擘和中流砥柱。
如今,上海已汇聚了超过2.85万家集成电路企业和全国约40%的产业人才,产业规模已突破3000亿元,约占全国的25%, “中国硅谷”的名声也逐渐响起。
在这一基础上,上海并未止步于硬件制造,而是进一步推动技术与应用场景的深度融合,注重技术的实际应用。
无论是商汤科技在人工智能领域的突破,还是复旦微电在NFC芯片上的深耕,上海的企业往往能在技术研发的同时找到真实的应用场景。
以“碰一下”为例,这项基于NFC技术的服务不仅覆盖支付、餐饮、文旅等消费场景,还延伸至小区门禁管理、外卖配送等民生领域。短短数月内,支付宝“碰一下”已在全国100多个城市落地,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
城市骄傲:上海为何能批量造就科技企业?
首先,上海拥有完善的产业基础和人才储备。作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城市,上海不仅聚集了全国最顶尖的技术人才,还形成了从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完整产业链。
其次,上海政府善于通过政策引导和资本赋能,为企业提供成长空间。如果说早期的人才引进和技术积累是上海科技崛起的基础,那么近年来的政策支持则是其持续发展的加速器。
如今,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母基金已经正式启动,设立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母基金以及未来产业基金,总规模1000亿元,以发挥“投早投小”、产业投资、并购整合、补链强链功能。上海,既做"战略规划师",又当"风险投资人",与科技企业齐行。
最后,上海始终关注技术与应用场景的结合,推动科技成果快速转化为实际生产力。
比如,手机“碰一下”就能开门、支付、预约,看似简单的操作,背后却是国产NFC产业的进阶之路。
2024年,中国市场智能手机出货量高达3.14亿部,其中内置NFC功能的智能手机占比超70%。行业数据预测,随着5G、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进步,NFC的应用场景正在持续扩展。2028年,全球NFC支付市场的规模有望增长至677.1亿美元。
在此基础上,随着“碰一下”应用场景的不断延伸,NFC设备端和用户端条件逐渐成熟,上下游产业链的业绩增长空间将进一步打开。汇顶科技透露,国内手机NFC的使用频次持续增加,有望提升智能手机NFC的渗透率,为公司的NFC/eSE产品提供更多商用机会。而复旦微电在NFC领域的研发优势将日益显现,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春江水暖鸭先知,“碰一下”拓展市场边界之时,资本市场布局先行。媒体报道称,此前,相关产业上市公司股价一度走强,涨幅显著高于大盘和行业水平。相关产业链集群更是被冠以“支付宝概念股”之称,引发市场热议。
值得一提的是,“碰一下”支付首个试点城市正是上海,支付宝总部注册地也落户上海,支撑创新支付的核心NFC芯片企业同样是上海企业,这种由充分的用户需求带动场景创新进而牵引科技应用普及的闭环,充分体现了上海这座城市对市场需求的敏锐洞察和快速响应能力。经过多年的产业集聚,上海已摸索出一条“技术底座+应用场景”的科技创新之路。
今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上海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三大先导产业规模达到1.8万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全市的比重也持续维持在43%以上,且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连续15年位居全国之首。世界集成电路协会最新发布的《全球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百强城市白皮书》,上海名列前五位,成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综合竞争力最强的城市。
值得期待:上海科技的未来
《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发展报告2024》显示,上海市重点服务独角兽(潜力)企业的数量达156家,估值超1.2万亿元,科技属性愈发凸显,大多分布于集成电路、创新医疗器械、机器人等赛道。
复旦微电和“碰一下”的样本,只是上海科技创新浪潮中的一朵浪花。在这片土地上,还有无数新兴的企业正在破土而出,共同书写着这座城市的科技篇章。而这一切的背后,是上海政府20多年如一日的战略定力与远见卓识。
上海已在科技创新的赛道上抢占先机。当更多城市还在追逐风口时,上海已在构建自己的"造风"体系——从一枚NFC芯片的突围,到三大先导产业1.8万亿元的集群爆发,这座城市的创新故事,才刚刚翻开序章。
作者:卓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