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31 23:17
(来源:市场投研资讯)
航运方面,中远海特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海峡股份拟收购中远海运客运100%股权;航空方面,北京首都机场2024年收入约54.92亿元,东航在新航季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快递方面,顺丰2024年归母净利润突破100亿元,中国造大型无人运输机实现首飞。
①中远海特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海峡股份拟收购中远海运客运100%股权。2024年中远海特实现收入167.80亿元,同比增长37.57%,实现归母净利润15.31亿元,同比增长43.82%。经营方面,公司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运沿线货量同比增长30.9%,全年先进制造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34%。船队方面,半潜船队、重吊船队持续领跑全球,纸浆船运力规模跃居世界第二,汽车船队加速迈向第一梯队。3月22日,海峡股份公告,公司拟收购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总价约为25.15亿元。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峡股份通过中远海运客运开展渤海湾客滚运输业务,一方面有利于海峡股份客滚运输业务实现跨区域运营,从而进一步增强海峡股份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海峡股份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琼州海峡与渤海湾在淡旺季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通过整合船舶资产,将有利于提升经营效率,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②北京首都机场2024年收入约54.92亿元,东航在新航季将进一步加大投入。3月27日,北京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公告,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的业务增长,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4.2%、27.4%和29.3%,营业收入达到54.92亿元,同比增长20.5%。2025年3月30日起,中国民航开始执行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此次新航季,东航将进一步优化航网布局、加大运力投放、提升服务水平,共计划投入客机803架,执行客运航线960余条;日均执行航班达到3197班,较2024年夏秋航季增加1.7%,较2019年同期增加12.5%。③顺丰2024年归母净利润突破100亿元,中国造大型无人运输机实现首飞。2024年,顺丰控股成功登陆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成为快递物流行业首家A+H公司,在A+H的转型元年,实现营收2844亿元,归母净利润突破100亿元,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速达国内双倍。3月15日,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自主研发的TP1000大型无人运输机在青岛莱西机场的首飞,开启低空物流新时代。
1.1 中远海特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海峡股份拟收购中远海运客运100%股权
事件: 3月22日,海峡股份披露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海峡股份(002320)拟以支付现金的方式向中远海运(大连)有限公司购买其所持有的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总价约为25.15亿元。3月27日,中远海特发布2024年年度报告。
中远海特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5.31亿元,业绩创历史新高。2024年中远海特实现收入167.80亿元,同比增长37.57%,实现归母净利润15.31亿元,同比增长43.82%。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74%,同比上升3.11个百分点,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达到36.16亿元,同比增长23.74%。经营方面,中远海特深度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承运沿线货量同比增长30.9%,全年先进制造出口货运量同比增长34%。船队方面,半潜船队、重吊船队持续领跑全球,纸浆船运力规模跃居世界第二,汽车船队加速迈向第一梯队。
海峡股份拟收购中远海运客运100%股权,跨区域运营增强公司主营业务盈利能力。3月22日,海峡股份披露重大资产购买暨关联交易报告书(草案),海峡股份拟以支付现金的
1.2 北京首都机场2024年收入约54.92亿元,东航在新航季将进一步加大投入
方式向中远海运有限公司购买其所持有的中远海运客运有限公司100%股权,收购总价约为25.15亿元。海峡股份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后,海峡股份通过中远海运客运开展渤海湾客滚运输业务,一方面有利于海峡股份客滚运输业务实现跨区域运营,从而进一步增强海峡股份主营业务的盈利能力,提升海峡股份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琼州海峡与渤海湾在淡旺季上具有较强的互补性,通过整合船舶资产,将有利于提升经营效率,具有较强的协同效应。
1.2 北京首都机场2024年收入约54.92亿元,东航在新航季将进一步加大投入
事件:3月27日,北京首都机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4年业绩公告,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的业务增长,飞机起降架次、旅客吞吐量和货邮吞吐量分别同比增长14.2%、27.4%和29.3%,营业收入达到54.92亿元,同比增长20.5%。2025年3月30日起,中国民航开始执行夏秋航季航班计划,此次新航季,东航将进一步优化航网布局、加大运力投放、提升服务水平,共计划投入客机803架,执行客运航线960余条;日均执行航班达到3197班,较2024年夏秋航季增加1.7%,较2019年同期增加12.5%。
北京首都机场在2024年实现了显著的业务增长,飞机起降架次达到433572架次,同比增长14.2%;旅客吞吐量达到67367428人次,同比增长27.4%;货邮吞吐量为1443286吨,同比增长29.3%。在收入方面,公司2024年营业收入为54.92亿元,同比增长20.5%,其中航空性收入增长27.2%,非航空性收入增长14.7%。尽管经营费用较上一年度减少约1.0%,但公司税后净亏损仍为13.9亿元,较上一年度减少18.1%。公司董事会决定不建议派发2024年度末期股息。在财务状况方面,资产总额为306.76亿元,较2023年有所减少;负债总额为172.19亿元,略有减少;权益总额为134.56亿元,较2023年减少。展望2025年,预计飞机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将分别同比增长2.0%和2.1%。首都机场2024年业务量和收入的大幅增长,表明航空市场复苏强劲,旅客和货邮需求旺盛。未来,机场将进一步优化成本结构,提升非航空性业务的盈利能力,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2025年3月30日起,中国民航进入夏秋航季。东航(含旗下上海航空、中国联合航空)根据市场需求,优化航网布局,加大运力投放。新航季,东航计划投入客机803架,执行客运航线960余条,日均航班3197班,较2024年夏秋航季增加1.7%,较2019年同期增加12.5%。东航重点布局北京、上海、成都、昆明、西安等枢纽城市,加密“空中快线”,总数达42条,日均班次约800班。国际航线方面,东航国际和地区航线周计划始发班次量超1500班,其中国际航线1250余班,航班量同比2024年增长22%,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111%。
机场方面: 2025.3.22-2025.3.28:国内进出港执飞航班量TOP5机场依次是广州白云机场(11275班次)、上海浦东机场(10872班次)、北京首都机场(9315班次)、深圳宝安机场(9004班次)、成都天府机场(8102班次)。各枢纽机场国内航班量周环比变化:首都+1.51%、大兴+2.73%、双流+1.87%、江北-1.08%、浦东+1.44%、虹桥+1.20%、白云+0.65%、宝安-0.28%、三亚-0.32%、海口+1.58%、萧山+0.80%、天府+2.77%、咸阳+2.23%。
1.3 顺丰2024年归母净利润突破100亿元,中国造大型无人运输机实现首飞
事件:2024年,顺丰控股成功登陆中国香港资本市场,成为快递物流行业首家A+H公司,在A+H的转型元年,实现营收2844亿元,供应链及国际业务营收速达国内双倍。3月15日,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自主研发的TP1000大型无人运输机在青岛莱西机场的首飞,开启低空物流新时代。
2024年,顺丰控股实现了业绩的全面增长,营业收入达到2844.20亿元,同比增长10.07%;净利润突破100亿元,达到101.70亿元,同比增长23.51%。顺丰通过加速行业化转型,从传统的“卖产品”模式向“卖解决方案”转型,推动了各业务板块的协同发展。其中,时效快递业务营收1222.1亿元,经济快递业务营收272.5亿元,快运业务营收376.4亿元,同比增长13.8%;同城即时配送业务营收88.7亿元,同比增长22.4%。供应链及国际业务成为顺丰的第二增长曲线,2024年收入达到704.9亿元,同比增长17.5%。顺丰通过收购KLN(嘉里物流)并持续整合,打造多元化物流网络,强化了跨境快递及供应链服务能力。2024年,顺丰在多个国家实现国际供应链项目突破,累计中标100多个海外项目,服务覆盖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泰国、韩国、菲律宾、荷兰、德国、法国等多个国家。顺丰在国际资源布局上也取得显著进展,通过自营或与代理合作,可在全球78个口岸提供货物清关服务。此外,顺丰运营全货机110架,拥有航权时刻343对,全球航空货运量超过242万吨。顺丰依托鄂州花湖国际机场构建“轴幅式”网络,优化空网布局,逐步实现“一夜达全国,隔日连世界”的目标。顺丰在2024年通过加速行业化转型和深化国际化战略,取得了显著的业绩增长。其从“卖产品”向“卖解决方案”的转型,不仅提升了自身的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也为客户提供了更全面、高效的物流解决方案。供应链及国际业务的快速增长,显示出顺丰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大潜力和战略布局的成功。
2025年3月15日,烟台黄渤海新区的壹通无人机系统有限公司成功实现了自主研发的TP1000大型无人运输机在青岛莱西机场的首飞。TP1000是按照中国民航大型货运无人机适航标准设计制造的,起飞重量达3.3吨,有效载重1000公斤,满载航程可达1000公里。相比此前的TP500,TP1000的载重与航程性能显著提升,二者将形成高低搭配的产品矩阵,精准满足低空货运市场多元化需求。此外,TP1000还具备智能空投功能,在应急救援与抢险救灾场景中能够发挥关键作用。此次首飞总时长26分钟,飞行状态平稳,各项数据表现优异,达到了预期目标。壹通无人机公司计划于2025年底前启动TP1000适航取证构型的试飞工作,预计2026年取得中国民航大型货运无人机型号许可。目前,公司已在烟台黄渤海新区建成4000平方米脉动生产线,并启动超2万平方米无人运输机产业园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实现年产100架大型无人机的生产能力。TP1000的成功首飞标志着我国在高端无人航空装备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为全球航空货运智能化升级提供了创新的“中国方案”。这一成果不仅展现了我国在无人机技术研发方面的强大实力,也为低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2
行业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2.1航空物流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2.1.1价格: 3月中旬至3月下旬期间,中国至亚太航线运力整体稳定
航空货运价格:截至2025年3月24日,上海出境空运价格指数报价4547.00点,同比+3.4%,环比+6.2%。波罗的海空运价格指数报价2127.00点,同比+3.5%,环比+2.3%;中国香港出境空运价格指数报价3512.00点,同比+3.1%,环比-0.1%;法兰克福空运价格指数报价1189.00点,同比+10.3%,环比+9.5%。
2025年3月中旬至3月下旬期间,中国至亚太航线运力整体稳定。据德迅披露,3月中旬至3月下旬期间,中国至欧洲航线,空运需求进一步反弹,德国工会在2月底和3月10号(当地时间)的两次罢工对转运效率略有影响;中国至美洲航线,运价较2月份有所回升,需求明显复苏,随着国内工厂全面复工和长协签约季开启,出货量可能回升,部分企业为了规避关税风险提前备货;中国至亚太/中东/印度航线,运力整体稳定,较1-2月份货量回升。电商在澳洲持续发力,货量同期有所增长。
2.1.2 量:2025年2月货运执飞航班量国内航线同比上升,国际航线同比上升
2025年2月货运国内执飞航班量同比上升,国际航线同比上升。根据航班管家数据,2025年2月,国内执飞货运航班5291架次,同比+17.34%;国际/港澳台地区执飞货运航班9172架次,同比+41.04%。
2.2航运港口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2.2.1 集运运价指数上升,干散货运价下降
集运:SCFI指数报收1356.88点,运价上升。2025年3月28日,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SCFI)报收1356.88点,周环比+4.96%,同比-21.68%;2025年3月21日,中国出口装箱运价指数(CCFI)报收1147.76点,周环比-3.69%,同比-10.21%,分航线看,美东航线、欧洲航线、地中海航线、东南亚航线周环比-3.72%/-2.22%/-2.28%/-1.57%,同比-14.17%/-15.90%/-17.88%/+35.03%。
内贸集运:内贸集运价格周环比上升,PDCI指数报收1248点。2025年3月14日,中国内贸集装箱运价指数(PDCI)为1248点,周环比+0.97%,同比+6.76%。
干散货:BDI指数小幅下降,报收1602点。2025年3月28日,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报收1602点,周环比-0.36%,同比-10.46%,分船型看,巴拿马型、海岬型、轻便型、轻便极限型运价指数分别报收1497/2472/614/995点,环比-1.00%/-2.82%/+4.54%/+6.18%,同比-28.44%/+1.97%/-23.11%/-25.13%。我们认为BDI中长期走势需要观察全球工业经济恢复情况,可以持续动态跟踪世界钢铁产量、澳大利亚和巴西铁矿石出口、中国煤炭进口等指标。
2.2.2量:2025年1-2月全国港口货物、集装箱吞吐量分别为26.74亿吨/5354万标箱
2025年1-2月,全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6.74亿吨,同比增长2.3%,其中内贸货物吞吐量实现18.02亿吨,外贸货物吞吐量实现8.71亿吨,同比增长1.9%。完成集装箱吞吐量5354万标箱,同比增长8.2%。
2.3快递物流动态数据跟踪
2.3.1快递业务量及营收
2025年2月快递业务量同比上升58.75%,快递业务收入同比增加30.43%。2025年2月月度快递业务量135.9亿件,同比增加58.75%,环比下降8.73%,快递业务收入完成990.9元,同比增加30.43%,环比减少18.75%;2025年1-2月累计快递业务量284.82亿件,同比增加22.44%,2025年1-2月快递业务收入2210.40亿元,同比增加11.20%。
顺丰控股:2025年2月快递业务量9.16亿票,同比上升17.74%,环比下降31.13%,业务收入131.49亿元,同比上升3.81%,环比下降36.67%。
圆通速递:2025年2月快递业务量18.46亿票,同比上升48.75%,环比下降18.61 %,业务收入42.90亿元,同比上升36.45%,环比下降19.66%。
申通快递:2025年2月快递业务量16.99亿票,同比上升63.37%,环比下降16.02%,业务收入34.66亿元,同比上升48.06%,环比下降16.86%。
韵达股份:2025年2月快递业务量18.10亿票,同比上升69.95%,环比下降10.08%,业务收入35.37亿元,同比上升45.32%,环比下降13.07%。
2.3.2快递价格
顺丰控股:2025年2月单票价格16.61元,同比+2.03%(+0.33元),环比+6.41%(+1.00元)。
韵达股份:2025年2月单票价格2.02元,同比-11.79%(-0.27元),环比+0%(+0元)。
申通快递:2025年2月单票价格3.06元,同比+36.00%(+0.81元),环比+48.54%(+1.00元)。
圆通速递:2025年2月单票价格2.35元,同比-7.11%(-0.18元),环比+0%(+0元)。
2.3.3快递行业市场格局
2025年2月快递业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7.10。2025年2月,快递与包裹服务品牌集中度指数CR8为87.10,较1月环比上升。
顺丰控股:2月顺丰的市占率为10.52%,同比+1.43pct,环比+0.16pct。
圆通速递:2月圆通的市占率为17.42%,同比+2.93pct,环比+2.19pct。
韵达股份:2月韵达的市占率为15.55%,同比+3.11pct,环比+2.03pct。
申通快递:2月申通的市占率为15.62%,同比+3.47pct,环比+2.04pct。
2.4航空出行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2.4.1 3月第四周国际日均执飞航班量同比上升
2025年3月第四周国际日均执飞航班1689.43次,环比+11.93%,同比+22.27%。2025年3月22日至2025年3月28日,国内日均执飞航班12636.71架次,环比+1.19%,同比+0.49%;国际日均执飞航班1689.43次,环比+11.93%,同比+22.27%。
国内飞机日利用率环比上升。2025年3月22日﹣2025年3月28日,中国国内飞机利用率平均为7.71小时/天,较上周日均上升0.04小时/天;窄体机利用率平均为7.76小时/天,较上周日均上升0.03小时/天;宽体机利用率平均为8.82小时/天,较上周日均值上升0.23小时/天。
2.4.2国外航空出行修复进程
2025年3月23日至2025年3月29日,美国国际航班日均执飞航班1183.79架次,周环比-3.38%,同比+11.26%。
2025年3月23日至2025年3月29日,泰国国际航班日均执飞航班684.41架次,周环比-2.68%,同比+9.38%。
2025年3月23日至2025年3月29日,印尼国际航班日均执飞航班507.29架次,周环比-0.06%,同比+3.56%。
2025年3月23日至2025年3月29日,英国国际航班日均执飞航班1762.71架次,周环比+4.25%,同比+0.28%。
2.4.3重点航空机场上市公司经营数据
2025年2月吉祥、春秋、国航、南航、东航、海航ASK已超19年同期。可用座公里(ASK)方面,2025年2月,南航、国航、东航可用座公里分别相对去年同比增长-0.88%、-2.41%、0.97%,恢复至19年同期的251.66%、330.17%、286.15%;吉祥、春秋、海航12月可用座公里恢复至19年同期的190.95%、164.56%、228.26%,已远超疫情前水平。收入客公里(RPK)方面,南航、国航、海航、吉祥2月收入客公里分别同比+0.80%、+0.44%、-2.96%、+5.82%,南航、国航、海航、吉祥已恢复至19年同期的103.30%、337.05%、439.60%、283.31%。
2.5公路铁路高频动态数据跟踪
2.5.1 公路整车货运流量变化
2025年3月24日-2025年3月28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48.06点,比上周回升0.08%。分车型看,各车型指数环比小幅回调。其中,整车指数为1053.03点,比上周回升0.10%;零担轻货指数为1027.39点,比上周回升0.01%;零担重货指数为1052.54点,比上周回升0.09%。本周,公路物流需求总体平稳,运力供给略有增长,运价指数小幅回升。从后期走势看,运价指数或将继续小幅震荡波动。根据交通运输部数据显示,3月17日-3月23日,全国高速公路累计货车通行5463.1万辆,环比增长4.11%。
2025年2月,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4.8点,环比回落0.80%。2025年2月份,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和林安物流集团联合调查的中国公路物流运价指数为104.8点,环比回落0.80%,同比去年回升2.21%。从月内看,第一、二、三周运价指数环比有所回升;第四周运价指数环比有所回落。
3月17日-3月23日,国家铁路累计运输货物7953.9万吨,环比增长1.54%。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全国铁路货运周转量为3259.03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70%。
3月24日-3月28日,查干哈达堆煤场-甘其毛都口岸炼焦煤短盘运费日均60.00元/吨;3月17日-3月23日,通车数环比上升3.17%,日平均通车743.71辆。查干哈达堆煤场-甘其毛都口岸炼焦煤短盘运费环比保持不变,3月17日-3月20日均值达60.00元/吨。
A股交运上市公司为127家,占比2.41%;交运行业总市值为32296.61亿元,占总市值比例为3.26%。截至3月29日,目前市值排名前10的交通运输上市公司:京沪高铁(601816.SH)2759.78亿元、中远海控(601919.SH)2205.49亿元、顺丰控股(002352.SZ)2083.43亿元、上港集团(600018.SH)1343.33亿元、大秦铁路(601006.SH)1321.65亿元、中国国航(601111.SH)1141.52亿元、南方航空(600029.SH)942.05亿元、招商公路(001965.SH)898.24亿元、上海机场(600009.SH)808.76亿元、中国东航(600115.SH)762.09亿元。
本周情况:本周(2025年3月23日-2025年3月29日),上证综指、沪深300涨跌幅分别-0.40%、+0.01%,交通运输行业指数-0.38%;交通运输各个子板块来看,铁路公路+0.67%、航空机场+0.02%、航运港口-0.30%、公交-4.03%、物流-1.73%。本周交运子板块有涨有跌。
本周交运个股涨幅前五:唐山港(601000.SH)+10.02%,青岛港(601298.SH)+9.78%,山东高速(600350.SH)+5.68%,吉祥航空(603885.SH)+5.38%,龙洲股份(002682.SZ)+5.27%。
年初至今:2025年初以来,上证综指、沪深300累计涨跌幅分别为-0.01%、-0.50%,交通运输指数-4.41%;交通运输各个子板块来看,铁路公路-5.45%、航空机场-8.16%、航运港口-3.78%、公交-1.80%、物流-0.92%。
年初至今交运个股累计涨幅前五:海晨股份(300873.SZ)+27.14%,龙洲股份(002682.SZ)+22.70%,音飞储存(603066.SH)+21.54%,原尚股份(603813.SH)+19.93%,三羊马(001317.SZ)+19.27%。
截至2025年3月28日,交通运输行业市盈率为13.72倍(TTM),上证A股为12.49倍。
在市场28个一级行业中,交通运输行业的市盈率为13.72倍(2025.3.28),处于偏下的水平。
3.2.3 A股和H股交运行业估值比较
我们选择[HS]工用运输指数和[SW]交通运输指数数进行对比,截至2025年3月28日,上述指数的市盈率分别为15.49倍、13.72倍。
本文来自中银证券研究部于2025年3月31日发布的报告《中远海特2024年业绩创历史新高,顺丰2024年归母净利润突破100亿元(20250331)》欲了解具体内容,请阅读报告原文。(分析师:王靖添,执业编号:S1300522030004)
以报告发布日后公司股价/行业指数涨跌幅相对同期相关市场指数的涨跌幅的表现为基准:
公司投资评级:
买入: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 6-12 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20%以上;
增持: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 6-12 个月内超越基准指数 10%-20%;
中性: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变动幅度在-10%-10%之间;
减持:预计该公司股价在未来 6-12 个月内相对基准指数跌幅在 10%以上;
未有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行业投资评级:
强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 6-12 个月内表现强于基准指数;
中性: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 6-12 个月内表现基本与基准指数持平;
弱于大市:预计该行业指数在未来 6-12 个月内表现弱于基准指数;
未有评级:因无法获取必要的资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给出明确的投资评级。
沪深市场基准指数为沪深 300 指数;新三板市场基准指数为三板成指或三板做市指数;香港市场基准指数为恒生指数或恒生中国企业指数;美股市场基准指数为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或标普 500 指数。
本报告发布的特定客户包括:1) 基金、保险、QFII、QDII 等能够充分理解证券研究报告,具备专业信息处理能力的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机构客户;2) 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其可参考使用本报告。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团队可能以本报告为基础,整合形成证券投资顾问服务建议或产品,提供给接受其证券投资顾问服务的客户。
本报告及其所载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并未考虑到任何特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特殊需要,不能成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票据的要约或邀请,亦不构成任何合约或承诺的基础。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不能确保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产品适合任何特定投资者。本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阁下不会因为收到本报告而成为中银国际集团的客户。阁下收到或阅读本报告须在承诺购买任何报告中所指之投资产品之前,就该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包括阁下的特殊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及其特别需要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
尽管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都是中银国际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及其证券分析师从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或达到,但撰写本报告的证券分析师或中银国际集团的任何成员及其董事、高管、员工或其他任何个人(包括其关联方)都不能保证它们的准确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中银国际集团任何成员不对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对其中所包含的或讨论的信息或意见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公平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阁下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仅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撰写本报告时的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中银国际集团成员可发布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亦有可能采取与本报告观点不同的投资策略。为免生疑问,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中银国际集团成员的立场。
本报告可能附载其它网站的地址或超级链接。对于本报告可能涉及到中银国际集团本身网站以外的资料,中银国际集团未有参阅有关网站,也不对它们的内容负责。提供这些地址或超级链接(包括连接到中银国际集团网站的地址及超级链接)的目的,纯粹为了阁下的方便及参考,连结网站的内容不构成本报告的任何部份。阁下须承担浏览这些网站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