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24 18:40
3月24日,康桥资本宣布已正式完成第一支人民币医疗健康并购基金的首次关闭,规模超70亿元,基金的目标规模为100亿元。意味着该基金已获得足够的初始资本,可以开始进行投资活动。
据悉,这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专注于医疗领域的并购基金。由康桥资本担任管理人,康桥资本与北京顺禧基金共同担任普通合伙人,后者是北京国管旗下市场化运作的基金投资平台。
将聚焦医疗健康行业的并购整合,依托北京市及经开区在政策支持、产业链配套、临床及科研创新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围绕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消费医疗、医疗产业服务等核心领域。
自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简称“并购六条”)以来,生物医药领域的并购重组活动愈发活跃。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鼓励战略性并购重组和资源整合,培优扶强中药领域龙头企业。在政府引导、资本助推、技术驱动下医药行业整合加速,迎来新机遇。
既是“财务投资者”
也是“深度运营者”
医疗健康产业是北京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根据《北京市加快医药健康协同创新行动计划(2024-2026年)》,到2026年,北京医药健康产业总规模将达1.25万亿元,实现5~8项全球领先的科学发现和技术突破,加速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现代化医药健康产业集群。
在此背景下,康桥资本的医疗健康并购基金设立不仅有力地响应了北京市及经开区的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战略,更将充分利用北京市及经开区的区位优势和创新生态,持续发掘医疗健康领域的优质投资机会,通过资本赋能推动产业升级,为中国医疗健康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业内看来,医疗健康并购基金将康桥资本在医疗健康并购领域的全球化视野、“投资者-运营商”模式与北京市、区两级国资在资源整合和政策支持方面优势联合。
在康桥资本医疗并购领域中,最经典案例当属云顶新耀。2017年,康桥资本以“联合创业者”身份创立云顶新耀,主导A轮(5000万美元)和B轮(6000万美元)融资,奠定资金基础,构建“孵化+运营”模式。
2019年,云顶新耀以8.35亿美元从吉利德子公司引入Trodelvy的亚洲权益,推动其2020年港股IPO市值突破200亿港元,让持股超60%的康桥资本收益丰厚。然而,康桥资本并未止步于IPO成功,而是在云顶新耀经历市场波动时继续坚守。
2022年,云顶新耀将Trodelvy的权益归还给吉利德后,股价暴跌。康桥资本主导云顶新耀剥离肿瘤业务,回笼资金,聚焦肾病、重症抗感染、mRNA疫苗等蓝海领域。同时,其利用自身全球资源为云顶新耀重新配置团队,拓展海外市场。
2023年,云顶新耀的经营业绩显著提升,总收入达到1.26亿元,同比增长884%,运营成本大幅下降,成功实现盈利。到2024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3.02亿元,同比增长33倍。
通过“投资者-运营商”模式,康桥资本积极参与被投企业的管理和运营。这种模式在苏桥生物、天境生物等项目中验证其可行性。天境生物是由康桥资本孵化的两家企业合并而来,创立于2016年,于2020年1月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在国内构建生物医药产业大平台,除引入和研发外,扎根本地的规模化生产至关重要,康桥资本也早有布局。2017年,其助力苏桥生物成立,并与苏州生物医药产业园领投其A轮融资。此后,苏桥生物迅速成为国内CDMO界发展最快的企业之一,其服务客户包括君实生物(PD-1生产)、信达生物(CD47单抗)、启愈生物(双抗)等生物医药企业。
业内人士认为,一些中国Biotech面临“研发强、商业化弱”等短板,传统VC(风险投资)仅提供资金难以破局。康桥资本的“投资者-运营商”模式对行业的启示在于,中国生物医药产业需要更多“懂产业的资本”。
政策加码需求释放
万亿基金砸向生物医药
3月6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相关负责人透露,国家将组建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带动地方资金、社会资本近1万亿元。如此“航母级”基金聚焦的方向是硬科技,细分到具体领域,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氢能储能等前沿领域,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的生物制造也在投资领域之内。
值得注意的是,在“航母级”的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出现前,全国各大生物医药高地都已陆续放出大招,通过引导基金对医药产业进行投资,进一步推动了医药产业的整合与发展。
除了北京,无锡市委、市政府旗下的市级股权和创业投资机构锡创投宣布,于1月初集中投资于“AI+医疗”领域,依次完成了对途深智合的天使+轮融资、英矽智能超过1亿美元的战略投资以及赛博派科技的A轮融资。
2025年2月,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其拟作为有限合伙人之一参与设立上海生物医药并购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名称最终以工商登记为准,以下简称“并购基金”)。据悉,该并购基金尚处于筹备和募集阶段,募集资金预计50.1亿元,其中上海医药将以自有资金认缴出资10亿元。
综合相关企业公告,该并购基金主要关注的投资方向为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规划的重点领域,包括生物制药、创新中药、高端医疗器械、先进装备及材料、新型服务及创新业态等。
随后,上海医药发布公告称,《关于拟收购和黄药业有限公司10%股权暨成为实际控制人的进展公告》将以约10亿元(以最终国资备案价格为准)收购和黄药业10%股权,由于上海医药原本就持有后者50%的股权,本次交易完成后合计持股将达到60%,成为其实控人并实现并表。
事实上,在政策与资本的支持下,中药领域并购也动作频频,国资主导的“华润系”“国药系”表现尤为活跃。其中,2025年2月华润三九宣布收购天士力控股权,交易金额高达62亿元,至此,“华润系”旗下中药企业已有华润江中、东阿阿胶、昆药集团等。
随着国家和地方层面的政策支持与资本投入不断加大,中国生物医药产业正加速整合与发展,有望在关键技术领域实现突破,提升中国在全球生物医药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