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25 09:15
3月20日,拼多多交出一份年度成绩单。最新发布的财报显示,受益于宏观经济稳中有进,以及平台高质量发展战略的显著成效,拼多多第四季度营收1106亿元,全年营收3938亿元。
这是拼多多启动“百亿减免”后首个财报。在电商行业从增量竞争转向存量深耕的背景下,集团核心增长引擎从规模扩张转向“高质量发展”与“新质供给”战略的协同发力。“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创新举措,在商家扶持、消费普惠、就业促进等领域释放出显著的社会价值。
“目前,我们长期坚持的高质量发展战略正在进入收获期,平台及产业生态的效用不断释放,持续为供需两侧带来普惠,这也更加坚定了我们投入生态建设的决心。”拼多多集团执行董事、联席CEO赵佳臻表示,今年1月初,平台还成立了“商家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商保会”),旨在统筹各项业务团队,全面研究商家需求,持续优化商家经营环境,进一步完善平台及产业的生态建设。
“过去几个季度,我们在生态建设上的坚定投入,帮助平台更好地应对了消费变化、产业转型以及行业竞争,引领电商行业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崭新阶段。”拼多多集团董事长、联席CEO陈磊表示,2025年,集团将以“钉钉子精神”继续践行高质量发展战略,发挥平台的数字化优势,扩大“新质供给”的上行规模,持续普惠广大消费者的美好生活,全力构建用户、商家及平台的共赢生态。
发力“新质供给” 深耕长期生态价值
过去一年里,拼多多聚焦高质量发展战略,在平台生态和产业纵深上持续发力,将“减免、扶持、治理”的多重措施,贯彻至平台运营、商家经营、产业转型、物流升级等各个环节。“新质供给”成为核心关键词,即通过技术赋能、流量倾斜与全链路支持,将传统产业带的“低效内卷”转化为差异化竞争力。
去年以来,拼多多先后推出“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等一系列惠商新举措。其中,“百亿减免”累计为超千万的商家实现提质增效,仅“推广服务费退返”一项就为商家每年降本数十亿;“电商西进”带动西部地区的订单量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并为偏远地区的近亿消费者实现了“全面包邮”的电商普惠;“新质商家扶持计划”的首批项目先后助力上千个农牧产区、产业集群逐步转向“新质供给”的发展阶段。
众多商家借拼多多弯道超车。在宁夏,当地老字号金河乳业曾陷入“乳企魔咒”,强敌环伺下寻找突围的机会。在拼多多的布局为这家企业打开了局面。针对年轻人研发的脱脂牛奶,成为拳头产品畅销江浙沪;拼多多“百亿减免”“电商西进”政策,为金河乳业叩响了西藏等西部市场的大门。2024年,金河乳业拼多多销售额突破了1500万元。
广东省惠东县曾是国内女鞋产业的领头羊,但因市场变化逐渐陷入停摆的边缘。去年冬天,拼多多联合当地商家依托平台的数据分析能力,研发了女性用户更加青睐的加绒勃肯鞋,并对传统的女鞋供应链进行了改造,一家中型制鞋厂的单日出货量就能达到1.5万双,成功走出了一条“新质供给”的转型之路,挽救了数十万产业工人的岗位。
这种突破性转型还在六安婚纱、青浦母婴、泉州纸尿裤等众多产业集群复制。通过对当地商家进行产品、营销、运营及供应链的全链路支持,拼多多培育了一批具备商品、技术创新能力的新质商家,带动产业带突破“同质化竞争”的发展痼疾,既激活了传统产能,又为消费市场注入高质量供给。
加码商家保护 构建多方共赢生态
为了加快“新质供给”的上行力度,拼多多构建了多维度的支撑体系。
流量引擎方面,“百亿补贴”频道相继推出“百亿消费券”“超级加倍补”等新玩法,助力新质商家加快迈向品牌化道路。去年双十一期间,平台多次上线“超级加倍补”,对“新质供给”进行超额补贴,仅前两轮的订单量就累计超过6100万单。
制度保障层面,今年1月初,拼多多成立了“商保会”,由赵佳臻亲自带队,彰显了集团对商家权益的高度重视,以及构建多方共赢生态的决心。平台先后推出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异常订单预警” 和 “低价风险预警” 等功能,帮助商家及时发现并应对潜在风险。在促进 “商家净成交” 方面,拼多多提供升级版服务,给予商家更精细化的数据支持,助力其优化经营策略,提高投入产出比。
3月5日,“商保会”召开首次商家座谈会,邀请了来自各个行业的数十名商家代表参与。经充分交流推出“常态化交流机制”“违规经营预警功能” 等四大升级举措,持续加码商家权益保护。
“在高质量发展的指引下,商保会将继续聚焦商家权益保护,定期召开座谈会,及时了解商家及产业的发展需求,持续加大惠商力度,不断完善平台的服务机制,推动商家及产业的健康发展。” 赵佳臻的表态,让商家们对平台的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与此同时,拼多多持续加大战略性投入,通过技术赋能与模式创新,深度挖掘行业新质生产力,构建更具活力的产业生态系统。作为国内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集团在农业科技领域的系统性布局收获颇丰——“多多农研大赛”“全球农创客大赛”“科技小院”等产学研融合项目,与“农研基金”等长效扶持机制形成协同效应。
“多多农研大赛”以赛为媒、研以致用,在最新一届赛事中,6支决赛队伍利用前沿科技设计的“新农田”,在单产、总产、效率、能耗等方面均取得了显著突破,并在市场化的探索中进行了实际应用。比如有团队已形成多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绿叶菜生产装备体系,并在日本、韩国、阿鲁巴、泰国等国家和地区落地了植物工厂模式。
技术“普惠” 创造社会价值
拼多多通过技术普惠构建的生态价值体系,正释放出深远的社会效益。
平台以“电商西进”战略为突破口,扩大商业流通路径——通过免除甘肃、青海等偏远地区的物流中转费,推动西部地区近亿消费者迈入“全面包邮”时代。这种“普惠式基建”不仅让全国消费者买到更多好物,更激活了区域经济新动能。
平台发布的《2025年夜饭报告》显示,在拼多多“年货节”的推动下,全国各地消费者置办年货的热情一路高涨,蔬果、鲜花、肉类、水饺、海鲜、零食、酒水、礼盒等年货消费持续走热。“年货西进,特产东出”成为年货消费的新趋势。报告显示,西部地区的水饺、海鲜、坚果等年货产品的订单量均实现翻倍增长,当地的羊肉、牦牛肉、酸奶糕等特产也加快进入东部及全国市场。
在创造经济价值的同时,拼多多的技术赋能模式更催生了显著的就业乘数效应。中国社科院大学发布《电商生态高质量发展与就业促进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拼多多平台商家数量已达到1420万家,涉及品类丰富、业态多元。综合商家端带动直接就业、仓配物流端就业、平台员工就业以及间接就业四个维度,拼多多在国内累计激发就业岗位达到5532.1万个。
多多买菜覆盖国内除西藏、港澳台外的30个省级行政区,建立了超过200万个驿站自提点。该业态的仓配体系和社区自提点,为妇女、中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社区弱势群体提供了灵活就业以及创收增收的选择,促进了社区“毛细血管”就业。
新电商 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