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21 11:16
转自:中国水运网
春和景明,万物勃发。今年以来,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粮食南下的重要节点,辽港集团充分发挥一体化运营优势,加速打造辽港特色粮食物流服务品牌,坚定维护“北粮南运”大通道高效畅通,实现全年粮食转运业务良好开局。
强化协同联动
高效应对粮食集港
3月7日,随着“新粤顺”“萨卡杯特”轮陆续抵达营口港粮食公司并开始装船,该公司迎来6船同时靠泊作业。
2月份,营口港粮食公司持续强协同、优服务、保畅通,实现吞吐量同比增幅超55%,为冲刺季度“开门红”注入强劲动力。
今年以来,面对粮食大量集港,营口港粮食公司围绕“北粮南运”枢纽港服务品牌建设,持续释放内外部协同效能。一方面该公司不断加强与口岸部门沟通协调,抢抓气温回暖期,积极争取粮食船舶按时靠泊,并对船舶实行全过程精准管控,降低季节性气候对船舶作业的不良影响,确保船舶“即到即卸、即装即离”;另一方面,该公司结合粮食储存特性,科学调配场地资源,充分发挥敞顶重箱落地“以箱代库”功能,统筹优化筒仓、库房、散粮车等物流资源配置与计划管理,大力强化露天场地监管,在切实提升粮食中转储存能力和作业效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粮食综合运输成本。
为进一步确保粮食运输安全高效,该公司针对粮食集港作业特点,在海铁联运作业组织上持续发力,通过优化铁路敞顶箱装船中转、全面推行车船直取等方式,压减粮食入库环节和粮食中转次数,有效控制转运过程中的粮食损耗,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截至目前,该公司今年已作业铁路敞顶箱超2万箱,吞吐量超65万吨,充分盘活公司生产资源,为粮食转运高效顺畅提供积极助力。
释放资源潜能
切实保障通道畅通
近日,随着装载6.72万吨玉米的“鼎新103”轮靠泊大连港散粮码头并顺利完成粮食接卸,大连港散粮码头分公司圆满完成生产作业小高峰。
今年以来,大连港散粮码头分公司紧密围绕腹地市场需求,深入践行“行商”文化,在“扩增量”上持续发力。随着新粮陆续上市,该公司抢抓机遇,不断加大期货货源市场开发力度,积极培育新的货源增长点,推动期货、现货业务相互促进、循环增长,借助期货市场拉动现货大量集港,实现粮食接卸量稳步提升。
在刚刚过去的2月份,该公司完成粮食吞吐量同比增加10余万吨。其中,完成内贸玉米下海作业量同比增加近20万吨,创近三年来单月增幅新纪录。
大连港散粮码头公司还进一步加强与客户、铁路间沟通协作,不断完善粮食临港服务功能,实时把握货物运输状态,及时开辟进出港绿色通道;并与大连中心站联合开发敞顶箱业务,提前对公司在用卸车线进行改造升级,实现敞顶箱日均接卸能力500吨,单日集港峰值提升至1.8万吨,有效缓解了粮食集港作业所带来的生产压力。
在作业中,该公司科学制定生产作业方案,统筹安排泊位、机械及人力等生产资源,持续优化船舶靠、离泊方案,实现高效卸船、快速疏港;与此同时,该公司积极配合海关做好拍照、采样等相关工作,最大限度缩短船舶在港停时,全面提高作业效率。
深耕腹地市场
不断培育业务增量
3月13日,笔者走进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作业现场,只见“东方海泰”“鼎鑫106”轮等船舶依岸而靠,抓斗此起彼伏,流机往来不息,呈现出一派紧张而繁忙的作业景象。今年以来,该公司粮食作业量保持高位增长,交出新年亮眼答卷。
随着腹地粮食市场发生季节性变化,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把握供需、主动出击,组建专业营销团队,深入东北粮食主产区,走访粮食加工企业、贸易商,充分发挥公司区位、设备设施等资源优势,以专业化、个性化物流方案不断挖掘潜在客户;不断加强与海关、边检等部门的沟通协调,提高通关效率,为客户提供便捷高效的通关环境,今年成功吸引4家新客户选择丹东港作为中转港。
面对船舶作业高峰,该公司开展为期18天的船舶装卸“大会战”,组建工作专班确保粮食快装快卸,并积极研发新工艺,创新作业流程,新增2条装船作业线,实现5船同时靠泊作业。
为保证作业效率,该公司进一步落实管理责任,通过增加车船直取比重、优化货场资源、码头提前备货等举措,全力保障粮食在港周转高效顺畅。
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丹东港散粮码头分公司创下18天内完成船舶作业12艘、吞吐量43万吨的生产作业纪录。期间,“东亿602”轮比计划提前6小时完船,“中达华星”轮比计划提前5小时完船,为后续船舶顺利靠泊争取宝贵时间,公司服务态度和生产组织能力获得各方客户一致好评。
食为政首,粮稳天下。辽港集团将继续发挥好交通“国家队”和港航“主力军”作用,不断完善粮食物流服务功能,为切实保障粮食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维护“粮食安全”作出港口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