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观点 | 近期市场风格扩散背后的逻辑和本质

2025-03-18 06:20

本文来自格隆汇专栏:兴证策略张启尧,作者:兴证策略团队

 

 

 

近期,市场上一个很明显的感受就是投资机会正在扩散。市场正在由年初以来AI板块的“一枝独秀”,逐步扩散至新能源、军工等先进制造板块,再到近期消费、金融、周期等顺周期板块“百花齐放”。

 

 

这背后,固然有积极政策密集落地的推动、以及部分板块结构性过热后市场向外寻找轮动、均衡的诉求,但从日历效应的角度,或能够更加探知近期市场风格变化的逻辑和本质:

首先,从宏观环境的“日历效应”来看,3-4月是一个宏观感知容易超预期、乐观预期易于发酵的传统窗口。以花旗经济意外指数作观察,每年的3-4月该指标显著抬升,指向该阶段宏观环境来到来到了一个容易超预期、乐观预期易于发酵的窗口。究其原因,一方面是两会政策定调后,各类宏观政策加速落地,容易引起市场对未来经济的乐观预期;另一方面则是开工数据、1-2月经济数据陆续披露后,市场具备寻找景气优势的“锚”,对投资机会的关注也在向各个领域扩散。

 

 

以中国高频经济活动指数作观察,3-4月也是一个宏观经济活动更加活跃的阶段。每年的宏观经济有两个传统旺季,一个是“金三银四”,一个是“金九银十”,背后是消费、基建开工、地产销售等领域的活跃在推动,因此3-4月本身也是一个宏观体感更好、乐观预期容易得到事实验证的阶段。

 

 

其次,从市场环境的“日历效应”看,进入3月、临近4月业绩期以后,市场本身也来到了一个行情趋于扩散、风格有望更加均衡的传统窗口。我们统计了近十年各类风格相对全A的胜率,可以看到,3-4月本身就是一个从前期风格明确、向风格趋于均衡、再到进一步向绩优方向聚焦和缩圈的过渡期:

每年2月到3月上旬,都是风格β最为鲜明的阶段之一,小市值、高弹性板块胜率明显较高,而大市值、低估值往往较难跑赢。因此,前期以AI为代表的科技成长风格持续演绎,除产业趋势催化外,也有基本面和政策真空期下,市场风险偏好抬升的助力。

3月中旬到4月上旬,市场将从此前小市值、高弹性板块的一枝独秀,逐渐步入一个更加均衡、各类风格胜率基本相当、没有特别明确主线的阶段。近期市场风格的扩散,也是在这一传统窗口下发生的。

而进入4月下半月,随着财报披露,市场也将迎来全年最基本面、最价值的时间之一,市场也将向绩优股、业绩确定性强的方向进一步聚焦和缩圈。当前市场风格的扩散,本身也是临近4月业绩期,市场正在积极向更多领域寻找景气有望改善的方向,从而带动市场由此前对高弹性方向的极致追逐,逐步转向风格趋于均衡、再进一步向绩优方向聚焦的过程。

 

 

 

 

 

 

 

 

风险提示

 

 

 

 

经济数据波动,政策宽松低于预期,美联储降息不及预期等。

注:文中报告节选自兴业证券经济与金融研究院已公开发布研究报告《本轮中国资产重估扩散的本质——A股策略展望》,分析师 :

张启尧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080005

胡思雨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1110003

张勋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070004

吴峰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10120002

杨震宇  SAC执业证书编号:S0190520120002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