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热门资讯> 正文

“杭州六小龙”首个IPO!索菲亚、顾家家居都是Top5客户,雷军也投了 | 原创

2025-03-14 18:05

冲刺“杭州六小龙”第一股、“3D云设计第一股”的群核科技,收入主要来源于客户订阅,其个人客户超过41万人,企业客户超过4.4万名。企业客户贡献绝大多数收入,且大客户客单价73万元。定制家居巨头索菲亚顾家家居均是群核科技Top5客户,年贡献超过千万元。

在国内空间设计行业,群核科技市占率第一,但领先优势较小,业绩成长性也没有跑赢行业,影响其估值。转股后,群核科技D+1轮融资价格为0.54美元/股,最后一轮融资价格为0.6美元/股,两年增长10%。获得IDG、顺为资本、高瓴等机构多轮投资后,群核科技股权较分散,三位85后创始人亦无一致行动协议,或为公司未来的决策效率埋下隐患。

来源:新财富杂志(ID:xcfplus)

作者:鲍有斌

《黑神话:悟空》和DeepSeek爆火,带动其背后的游戏科学、深度求索等“杭州六小龙”出圈。如今,其中第一家IPO公司出现了,这就是杭州群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简称“群核科技”)。

01

从美股到港股,“杭州六小龙”冲刺首个IPO

2021年4月,群核科技曾向纳斯达克市场递交申请上市材料,2023年2月宣布放弃美股上市。

2025年2月中旬,群核科技向港交所提交招股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建银国际。其不仅有望成为“杭州六小龙”中的第一家IPO公司,还可能成为“3D云设计第一股”。

2021年10月底,群核科技完成最后一轮融资,认购股份成本价是1.46美元/股,以其总股本15.39亿股估算,估值约22.5亿美元(160亿元人民币)。

“杭州六小龙”中,群核科技成立时间最早,迄今近14年;深度求索历史最短,迄今不到两年,但因DeepSeek在全球AI界脱颖而出,引起轰动(表1)。

工业机器人公司云深处科技,于2017年11月成立。2018年10月成立的游戏科学,六年磨一剑,打造了爆款《黑神话》。比游戏科学成立晚两个月的强脑科技,2023年10月迎来高光时刻,杭州第四届亚残运会开幕式现场,游泳运动员通过脑波控制强脑科技的智能仿生手,点燃了主火炬。

目前,游戏科学完成A轮融资,《黑神话》大卖,再融资需求较弱。宇树科技2024年9月完成C轮融资,其在一级市场炙手可热。强脑科技和DeepSeek一样,尚未开展融资。

群核科技完成E+轮融资,率先冲刺IPO。按照融资轮次进度来看,机器人公司宇树科技也许会成为“杭州六小龙”中第二个完成IPO的企业。

02

拿下行业第一,成长性却低于整体水平

群核科技官网的自我定义是“以GPU集群和人工智能技术为底座的空间智能企业”,通俗来理解,即空间设计软件企业,其也是中国空间设计软件行业的头号选手。近年,该行业发展迅猛,整体市场规模从2019年6亿元增长至2023年30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6.6%,预计2023年至2028年将以复合年增长率17.7%继续增长至68亿元,全球市场规模将从2023年的180亿元增加至2028年的369亿元。

目前,群核科技为房地产、家居、公装等领域客户提供全空间云设计软件平台及相关服务,涵盖设计渲染、营销展示、生产施工等解决方案。经过10多年发展,群核科技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空间设计平台及中国最大的空间设计行业软件提供商。

群核科技以AI(人工智能)技术和GPU(专用图形处理器)集群驱动的设计和可视化云平台Manycore,可以将设计师天马行空的创意转化为视觉效果,并进一步变成现实,简化从设计至最终生产的路径。

其产品矩主要有三个:酷家乐、Coohom、群核空间智能平台(SpatialVerse)。

酷家乐主要针对中国市场,用户通过拖放3D模型,可快速开始新设计,并通过渲染实时呈现作品。截至2024年末,酷家乐包含超过3.62亿个3D模型及空间设计元素。

Coohom于2018年推出,专为国际用户开发,支持包括英语、韩语、日语及西班牙语在内的14种语言,服务全球超过200个国家和地区,主要目标市场为美国、韩国、日本及东南亚。

群核空间智能平台是面向室内环境AI开发的下一代空间智能解决方案,它使开发者能够在虚拟环境中训练AI生成内容模型,并增强智能机器人、AR/VR系统及具身AI的认知能力。用户可利用多传感器兼容性进行工业级模拟,并通过与英伟达Isaac Sim的OpenUSD(通用场景描述)框架对接,实现高保真RTX渲染。

在GPU基础设施、AI应用程序、合成虚拟数据生成这三项核心技术能力的支撑下,群核空间智能平台的AI助手能够自动将用户上传的文件(例如计算机辅助设计图纸、广告布局和图形设计),转换为逼真影像及沉浸式3D设计方案,将客户设计理念转化为即时视觉体验。

2024年,群核科技的平台利用AI功能生成超过6.4亿张图片,包括平面图可视化、电商产品、灯光效果图等。2024年12月,约三成月活用户在订阅产品版本中使用了AI功能。

2022年,该平台处理一张典型2K图像需时53秒,到2024年,只需要1.2秒,提速40余倍。高性能平台大大提高设计师的效率,吸引更多用户关注,并转为订阅客户。

群核科技以此汇聚超过8600万月活跃访客,以及270万月活跃用户。访客一般会先使用免费版产品,随着粘性增加,升级为订阅用户。

按照收入统计,群核科技2023年实现营收6.64亿元,在国内空间设计软件行业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为22.2%,但与排名第二的Autodesk(21.9%)和第三的华天软件(16.4%)并未拉开明显差距(表2)。无法在市场规模取得明显优势地位,或许会影响群核科技的估值。

群核科技的营收增长也不算惊艳,2023年实现收入6.64亿元,增长10.5%;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5.53亿元,增长13.8%,业绩成长性低于行业整体,同样不利于估值提升。

03

1名大客户创收等同3400名个人客户,索菲亚、顾家家居始终是Top5

群核科技的客户既有个人,也有企业,并以企业客户为主。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其个人客户从31.1万人增加至41.4万人,企业客户从3.31万名增加至4.41万名。个人客户的订阅期限取决于产品版本,费用基于订阅时长按照固定费率支付,并在激活客户账户前预先收取。企业客户订阅时间多为1至3年,需要在协议签订5个工作日内全额支付产品及服务款项。

近年,群核科技的个人客户数量持续增加,客单价也明显提升,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9%,提升至2024年前三季度的14.3%。企业客户的收入则始终占绝对优势地位,占比超过八成。其还有部分专业服务收入,2022年能占到9.4%,并超过个人客户,后逐渐缩水,占比不到两个百分点(表3)。

企业客户的平均订阅收入更高,平均过万,其中,年贡献20万元收入以上的大客户从2022年316名,增加至2024前三季度的368名。

2023年,个人客户的平均订阅收入为216元,企业客户为1.37万元,大客户平均订阅收入接近73万元,一个大客户相当于3400名个人客户。

企业客户贡献收入从2022年4.9亿元增加至2023年5.63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达到4.64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企业大客户平均收入81.86万元,比2023年增加近9万元,占总营收比例在四成左右(表4)。

其客户也不乏知名上市企业。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家居巨头顾家家居(603816)和索菲亚(002572)始终位列群核科技前五大客户,贡献收入规模也从数百万元提升至超过千万元。2024年前三季度,第二大客户索菲亚贡献1255万元收入,占群核科技的总营收比例为2.3%,第四大客户顾家家居贡献728万元收入,占比为1.4%,两大优质客户合计贡献3.7%的收入,比2022年的1.7%提升两个百分点(表5)。

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顾家家居、索菲亚合计为其贡献5000万元收入。其中,2023年,索菲亚贡献1252万元营收,相当于900个企业客户、17个大客户、7万多个人客户。从索菲亚创收轨迹来看,2023年较2022年翻倍还多,而同期索菲亚自身营收仅增长4%,这侧面反映家居类企业对群核科技的产品认可度和需求黏性较高。

2022年、2023年,群核科技实现收入6亿元、6.64亿元。

研发投入始终是群核科技最大支出项,2022年、2023年分别达到4.48亿元、3.91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73%、59%,呈现收窄趋势。而这两年的销售费用分别达3.21亿元、3.56亿元,占营收的比例分别为53%、54%。

研发与销售费用合计占比超过100%,使得群核科技一直在亏损状态,2022年和2023年合计亏损约13.5亿元,2024年前三季度再亏4.2亿元,现金也紧绷起来。

招股书披露,群核科技IPO前合计募资超过2.95亿美元,2019年8月,其回购价值1243万美元的股票,融资净额为2.83亿美元。

至2024年9月末,群核科技货币资金仅剩下2亿元,加上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投资2.1亿元,全部流动性在4亿元左右,打开新融资通道刻不容缓。

04

IDG大赚33倍,顺为、高瓴下重注

2013年12月至2021年10月,群核科技共进行10轮融资,主要融资来自D-2、E和E+轮,分别获得机构5700万、8200万、1亿美元投资,合计2.39亿美元。顺为资本、高瓴、Coatue是这三轮的主要机构投资者。

群核科技IPO前,有五大机构股东持股比例在5%以上。

IDG在A轮(12000万股)、A1轮(5106万股)都是独家投资,并跟投了B2轮(477万股)、C轮(502万股)、D2轮(1773万股),合计持有近2亿股,总持股成本为868万美元,平均每股成本大约为0.043美元/股,主要是前两轮以180万美元获得1.7亿股,大大摊薄了持股成本。以最后一轮融资价格1.46元/股测算,IDG账面盈利近33倍,大赚近3亿美元。

高瓴则从D+1轮开始追到最后一轮,共计投资四轮,合计持有1.94亿股,占比12.6%。纪源资本(GGV Capital)从B1轮开始投资五轮,合计持有1.77亿股,占比11.52%。

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雷军控制的顺为资本从D2轮开始,连续投资四轮,合计持有1.33亿股,占比8.66%。Coatue则在最后两轮出手,总持股成本大约是6000万美元,合计持有1.04亿股,占比6.75%。

据招股书披露,群核科技D+1、E、E+轮优先股将按照1:1.08,1:1.87,1:2.44的转换比例转为普通股,其他轮次优先股按照1:1比例转化为普通股。这也表示,Coatue在E轮、E+轮的持股成本降为0.56美元、0.6美元,和群核科技D+1、D+2轮的融资价格0.54美元、0.52美元差距无几。

群核科技的创始人、董事长和执行董事黄晓煌,持有2.38亿股,占比15.46%。创始人、首席执行官和执行董事陈航,持股1.7亿股,占比11.04%。创始人、首席技术官和执行董事朱皓,持股6500万股,占比4.22%。此外,股权激励平台Wide Future持股3.67%。管理团队控制及可影响的股权比例超过34%。

三大创始人都是85后。黄晓煌、陈航分别出生于1985年、1987年,都毕业于浙江大学,同在2007年获计算机科学学士学位。朱皓出生于1986年,2007年毕业于清华大学,获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士学位。

朱皓、黄晓煌、陈航先后在2009年、2010年获得美国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的计算机科学硕士学位,应该是在该校结下了友谊。毕业后,黄晓煌曾在英伟达(NVDA.O)从事软件设计开发,朱皓则服务过亚马逊(AMZN.O)和微软(MSFT.0)。在全球科技巨头的工作经历为他们后续创业打下了基础。

从公司治理看,黄晓煌负责公司整体战略规划和发展方向,陈航偏向于业务营运及管理,朱皓主要负责技术研发和管理。执行董事、首席财务官沈倍也是80后,45岁的他曾在高盛高华证券、摩根大通和花旗银行等任职,包括2010年3月至2019年9月担任高盛高华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执行董事,2007年7月至2010年2月担任 J.P. Morgan Securities (Asia Pacific) Limited 经理,并于2002年8月至2005年5月担任 Citigroup Global Markets, Inc 高级分析师。

沈倍在群核科技的融资和投资规划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招股书显示,沈倍的合计薪酬远超三位创始人,主要来自股份激励,2022年至2024年前三季度,其中获得股份支付金额分别为601万元、406万元、317万元,占总薪酬九成左右,为投行从业者成功转身入职企业又提供一个参照。

非执行董事中,符绩勋为纪源资本高级合伙人,90后谭之谦曾在IDG、高瓴任职。独立董事中,杨国安曾任腾讯(00700.HK)高级管理顾问,葛珂曾担任金山软件(03888.HK)高级副总裁以及金山办公(688111)总经理及董事长。科技行业内更有经验的大佬出任独立董事,弥补了85后创业者经验的不足。

不容忽视的是,招股书中没有披露控股股东,也没有提及一致行动人,且三大创始人所持普通股没有采取AB股设计,股权较为分散情况下,或为将来公司的决策效率埋下隐忧。

风险及免责提示: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的个人立场和观点,不代表华盛的任何立场,华盛亦无法证实上述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原创性。投资者在做出任何投资决定前,应结合自身情况,考虑投资产品的风险。必要时,请咨询专业投资顾问的意见。华盛不提供任何投资建议,对此亦不做任何承诺和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