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资讯> 正文
2025-03-11 21:48
(来源:华龙证券研究)
邢甜:机械行业分析师
摘要:
2025年3 月3日至 2025年3月7日,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 2.52%。同期沪深300上涨 0.99%,上证综指上涨 1.56%,深成指上涨2.17%。
行业政策更新:①2 月 28 日,北京出台政策,加快危险、重复、繁重岗位作业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替代。②深圳市科技创新局于2025年3月3日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③2025年3月5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印发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并通过政府官网发布公开征求意见。④2025年3月6日晚,《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正式发布。
中国政府网于2025年3 月3日晚通过其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创意视频《机器人群侠传》。
《政府报告》中首次出现“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
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 赛道。①小米机器人团队宣布了人形机器人进展,目前正推进旗下CyberOne(铁大)在自家制造产线上的分阶段落地。CyberOne被官方定义为“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支持家庭护理、陪伴等多种场景。②理想汽车放出做人形机器人的消息,100%会做人形机器人,但节奏不是现在。何小鹏此前透露,AI 机器人小鹏 Iron将搭载多块自研芯片支持端到端大模型,拥有15 个可动自由度、支持触控反馈的拟态双手。③财联社消息,蔚来汽车已组建了一支约20 人的团队,专门调研机器狗项目。
2025年3月10日,智元机器人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推出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启元/智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enie Operator-1,简称 GO-1)。据了解,GO-1 模型基于智元机器人 2024 年年底发布的 AgiBot World 数据集开发,并开创性提出了 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实现了利用人类视频进行学习和小样本快速泛化,显著降低了具身智能的技术门槛。目前,GO-1 模型已成功部署到智元多款机器人本体中,与机器人系统紧密结合。随着后续的持续进化和优化,GO-1模型将为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可能。
投资建议: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的黄金周期,行业有望成为2025年核心投资主线,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围绕:①大脑作为机器人进化的突破口,正快速迭代。智元 GO-1模型实现了利用人类视频进行学习和小样本快速泛化,显著降低了具身智能的技术门槛。后续可关注华为在语言整合、视觉与运动控制等方向的技术突破;②场景创新,包括极限作业(电力巡检、矿山等)、医疗康复、智慧物流等方向;③各大主机厂供应链边际变化,三个方向进行布局。
个股方向可以关注:(1)特斯拉链:三花智控(002050.SZ)、拓普集团(601689.SH)、峰岹科技(688279.SH)、绿的谐波 (688017.SH)、五洲新春(603667.SH)、鸣志电器(603728.SH)、 双环传动 (002472.SZ) 、 北特科技 (603009.SH) 、 恒立液压 (601100.SH)、凌云股份(600480.SH)。(2)宇树链:长盛轴承 (300718.SZ)、曼恩斯特(301325.SZ)、道通科技(688208.SH)、奥比 中光-UW(688322.SH)。(3)华为链:兆威机电(003021.SZ)、中 坚 科 技 (002779.SZ) 、 禾 川 科 技 (688320.SH) 、 埃 夫 特 -U(688165.SH)、拓斯达(300607.SZ)。(4)智元链:卧龙电驱 (600580.SH)、蓝思科技(300433.SZ)、中大力德(002896.SZ)、富临 精工(300432.SZ)、博众精工(688097.SH)等。(5)乐聚链:富 佳 股 份 ( 603219.SH ) 、 海 晨 股 份 (300873.SH) 、 蓝 黛 科 技 (002765.SH)。(6)小米链:震裕科技(300953.SZ)、恒立液压 (601100.SH)、双环传动(0024720.SZ)、金杨股份(301210.SZ)等。
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量产进度不确定性、估值风险、政策风险、所引用数据来源发布错误数据等。
1. 行情回顾
我们选取 wind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 8841699.WI 作为跟踪对象,2025年 3 月 3 日至 2025 年 3 月 7 日,人形机器人指数上涨 2.52%。同期沪深300 上涨 0.99%,上证综指上涨 1.56%,深成指上涨 2.17%。
Wind 人形机器人概念指数共包含个股 87 支,2025 年 3 月 3 日至 2025年 3 月 7 日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丰立智能(+38.59%)、集智股份(+36.54%)、捷昌驱动(+28.7%)、恒立液压(+19.65%)、巨能股份(+18.54%);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中大力德(-10.45%)、新时达(-8.41%)、慈星股份(-6.67%)、汉宇集团(-6.65%)、柯力传感(-4.78%)。
2. 产业动态
2月28日,北京出台政策,加快危险、重复、繁重岗位作业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替代。2025 年 2 月 28 日,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等部门联合印发《北京具身智能科技创新与产业培育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提出加快推动工业、商业场景规模化落地。政策要求通过央地协同,鼓励汽车生产、电子制造、工业焊接、煤炭矿业等领域的央国企率先开放应用场景,促进技术方与场景方联合研发,提升具身智能机器人在危险、重复、繁重岗位中的任务执行能力,加速机器人替代进程。(北京发布公众号)
中国政府网于 2025年3月3日晚通过其官方网站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了创意视频《机器人群侠传》。该视频以武侠风格展现了中国机器人产业的多领域技术突破,涵盖工业、服务、特种及医疗机器人等场景,并预告了次日(3 月 5 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科技创新的内容。(中国政府网)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于2025年3月3日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指出到2027年,在机器人关键核心零部件、AI 芯片、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融合技术、多模态感知技术、高精度运动控制技术、灵巧操作技术等方面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实现十亿级应用场景落地 50 个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 1000 亿元以上,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集群相关企业超过 1200 家。打造公共服务平台矩阵,吸引更多上下游企业、科研机构、创新团队等加入,形成更完善的产业生态,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综合实力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深圳科技创新公众号)
2025 年 3 月 5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印发的《5G 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并通过政府官网发布公开征求意见。在“5G+人形机器人”任务中,方案提出:探索在人形机器人中预置 5G 模组,加强人形机器人与 5G 工业互联网的协同适配能力;推进具备 5G 通信能力的人形机器人在高端制造场景、消费服务场景的规模化应用,并拓展人机协同、柔性生产等新模式。(北京企业技术中心创新服务联盟)
2025 年 3 月 6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经济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将设立国家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基金将聚焦人工智能、量子科技、未来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郑栅洁还表示,越来越多的产品装上了“中国芯”,打压封锁只会让中国加快步伐。(财联社)
《政府报告》中首次出现“具身智能”、“智能机器人”等新词。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 等未来产业;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等新一代智能终端以及智能制造装备。今年以来,从丝滑舞蹈到前空翻,再到进厂“打工”,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爆发期。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介绍,陪伴型机器人可能在三年左右进入家庭,能对失能半失能老人进行护理的机器人,有望在五年左右的时间进入家庭,并将催生未来万亿元规模的新兴产业。(央视新闻)
2025 年 3 月 6 日晚,《人形机器人标准化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系统梳理了当前人形机器人领域的标准化现状,指出行业存在术语不统一、关键技术指标(如运动灵活性、反应速度)缺乏明确衡量标准、安全性与伦理规范缺失等问题。这些问题导致产品性能参差不齐,用户体验不一致,且制约了跨领域应用(如家庭、医疗、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全国机器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小米、小鹏、蔚来等多家汽车产业链公司宣布切入“人形机器人”赛道。“目前正推进旗下 CyberOne(铁大)在自家制造产线上的分阶段落地。” 小米机器人团队宣布了人形机器人进展。CyberOne 被官方定义为“全尺寸人形仿生机器人”,支持家庭护理、陪伴等多种场景。“100%会做人形机器人,但节奏不是现在。”理想汽车放出做人形机器人的消息。何小鹏此前透露,AI 机器人小鹏 Iron 将搭载多块自研芯片支持端到端大模型,拥有 15个可动自由度、支持触控反馈的拟态双手。蔚来汽车已组建了一支约 20人的团队,专门调研机器狗项目。(财联社)
中国移动、华为和乐聚发布 5 G-A 机器人。据财联社消息:近日,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2025)上,中国移动、华为、乐聚联合发布全球首款搭载 5G-A 技术的人形机器人。据悉,此次发布的 5G-A 人形机器人“夸父”,系中国移动、华为与乐聚机器人在 GTI 平台下合作的阶段性成果。GTI 是由中国移动、日本软银、英国 Vodafone 等运营商于 2011 年发起成立的国际合作平台,其首要目标便是推动 5G-A 技术和产品实现智慧融合。(财联社)
中国智造再突破,优必选推动机器人群体智能进化。中国经济网记者从优必选获悉,其在极氪 5G 智慧工厂开展全球首例多台、多场景、多任务的人形机器人协同实训,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单机自主向群体智能进化。据了解,在此次实训中,优必选首次将群体智能技术引入人形机器人,以人形机器人集群为物理载体,探索通过群体行为与外部物理环境密集交互而进化出的高阶具身智能。优必选提出了人形机器人群脑网络(BrainNet)软件架构,并设计人形智能网联中枢 Internet of Humanoids (IoH),为群体智能的软硬件实现提供了可借鉴的路径。针对人形机器人群体协作场景,优必选群脑网络(BrainNet)架构由端云协同的推理型节点和技能型节点灵活链接,形成群体维度下的超级大脑和智能小脑,重新定义人形机器人的大小脑。(中国经济网)
2025 年 3 月 10 日,智元机器人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推出首个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智元通用具身基座大模型(Genie Operator-1,简称 GO-1)。据了解,GO-1 模型基于智元机器人 2024年 年 底 发 布 的 AgiBot World 数 据 集 开 发 , 并 开 创 性 提 出 了Vision-Language-Latent-Action(ViLLA)架构,实现了利用人类视频进行学习和小样本快速泛化,显著降低了具身智能的技术门槛。目前,GO-1模型已成功部署到智元多款机器人本体中,与机器人系统紧密结合。随着后续的持续进化和优化,GO-1 模型将为具身智能技术发展带来更多前所未有的可能。(人形机器人发布)
3.公司动态
【双环传动】2025 年 3 月 5 日-2025 年 3 月 6 日,监事李瑜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供 3.02 万股。
【领益智造】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及支付现金的方式向常州优融、上海迈环、万里扬管理、芜湖华安、常州青枫、常州星远、常州超领、江苏信保等 8 名交易对方购买其合计持有的江苏科达 66.46%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
【昊志机电】2025-03-04 董事韩守磊通过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 2.79万股,成交均价为 CNY26.5 元;此次减持后持股数为 8.37 万股。2025-03-04,韩守磊减持韩守磊减持股份 2.79 万股公司股份,成交均价为 CNY26.5 元,平均减持价格为 26.5CNY。
【卧龙电驱】截至 2025 年 3 月 3 日,卧龙电气驱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兼高级管理人员黎明先生持有公司股票 1,637,459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 1,302,622,626 股的 0.1257%,公司董事万创奇先生持有公司股票1,229,921 股,约占公司总股本 1,302,622,626 股的 0.0944%。
【华兴源创】2025-03-03 董事陈文源通过二级市场买卖方式增持股份20 万股,成交均价为 CNY27.946 元;此次增持后持股数为 5719.25 万股。
4.投资建议
我们认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已进入“技术突破→量产降本→场景渗透”的黄金周期,行业有望成为2025年核心投资主 线,维持行业“推荐评级”。建议围绕:①大脑作为机器人进化的突破口,正快速迭代。智元 GO-1模型实现了利用人类视频进行学习和小样本快速泛化,显著降低了具身智能的技术门槛。后续可关注华为在语言整合、视觉与运动控制等方向的技术突破;②场景创新,包括极限作业(电力巡检、矿山等)、医疗康复、 智慧物流等方向;③各大主机厂供应链边际变化,三个方向进行布局。
个股方向可以关注:(1)特斯拉链:三花智控(002050.SZ)、拓普集团(601689.SH)、峰岹科技(688279.SH)、绿的谐波 (688017.SH)、五洲新春(603667.SH)、鸣志电器(603728.SH)、 双环传动 (002472.SZ) 、 北特科技 (603009.SH) 、 恒立液压 (601100.SH)、凌云股份(600480.SH)。(2)宇树链:长盛轴承 (300718.SZ)、曼恩斯特(301325.SZ)、道通科技(688208.SH)、奥比 中光-UW(688322.SH)。(3)华为链:兆威机电(003021.SZ)、中 坚 科 技 (002779.SZ) 、 禾 川 科 技 (688320.SH) 、 埃 夫 特 -U(688165.SH)、拓斯达(300607.SZ)。(4)智元链:卧龙电驱 (600580.SH)、蓝思科技(300433.SZ)、中大力德(002896.SZ)、富临 精工(300432.SZ)、博众精工(688097.SH)等。(5)乐聚链:富佳股份( 603219.SH ) 、 海 晨 股 份 (300873.SH) 、 蓝 黛 科 技 (002765.SH)。(6)小米链:震裕科技(300953.SZ)、恒立液压 (601100.SH)、双环传动(0024720.SZ)、金杨股份(301210.SZ)等。
5.风险提示
技术迭代风险:灵巧手、传感器方案未统一,柔性关节可能颠覆传统传动,需要警惕技术迭代对相关上市公司产生影响。
量产进度不确定性:主机厂量产进度不及预期可能对行业产生负面影响。例如特斯拉产能爬坡可能延迟,供应链弹性需验证等。
估值风险:部分概念股短期涨幅过高,需关注业绩兑现能力。
政策风险:人形机器人领域立法尚不完善,缺乏具体法律法规来规范开发、生产和使用,存在法律空白和不确定性。
所引用数据来源发布错误数据: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公开或已购买数据库,若这些来源所发布数据出现错误,将可能对分析结果造成影响。